台北·敦仁|byU你的視角 Marck’s Playground馬克實驗館

馬克實驗館Marck’s Playground 絡繹不絕好評如潮,感謝大家與我們分享’byU 你的視角’ 觀展心得:

「Marck的作品形式在亞洲很少見,很新鮮,《Waterfall》《Gegenstorm》等作品都很有意境,很耐看」 — 40+ 藏家

「《Bon Appetit》的內容最吸引我,既有在窺探秘密的感覺,同時又是在餐桌上開誠佈公,好看的矛盾。」 — 20+ 藝術愛好者

「我覺得這次展覽很接地氣,有台灣的元素,比較能跟台灣觀眾連結,另外娃娃機的設計有互動性,也是很棒的展覽設計」 — 50+ 美術館導覽老師

「喜歡《Clock Works》,作品中的女生很像這個社會的縮影,努力掙扎卻又無從反抗」—  20+ 學生

「前幾天來看過展覽,今天特地帶朋友來看。太喜歡這個展覽了,尤其是《Gegenstrom》作品,每次看都很喜歡,也覺得不同材質的呈現很有趣」— 30+藝術愛好者

「作品《Hin und her》將兩人之間的衝突比喻成平衡木,透過影像和機械裝置的搭配,帶給觀眾不同角度的思考」— 20+ 傳播系

「很多作品有跳脫框架的感覺,物理上的、形式上的跳脫,感覺得出來他想表達很多東西。」— 30+ 工程

「最喜歡《Art student》,利用真實的煙霧連結影像,想法和作品都很有趣」 — 20+多媒系

「很喜歡Marck作品帶有超現實的感覺」 — 20+ 藝術愛好者

「馬克的作品很有互動性」 — 30+ 影像工作者

「對於《Gegenstrom》,覺得像是在尋找出口,突破框架,或是逆流而上的感覺」 — 50+ 社區大學美術課社員們

「最喜歡的作品是《Bon appetit》,在馬克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女性對於身體自主與性解放的議題,在父權主義的社會框架下,如何影響女性的身體與心理自我觀感」 — 20+ 紀錄片影像工作者

「喜歡有動力裝置像是《Art Student》《Hin und her》的作品,會很讓人引起好奇」 — 20+ 藝術愛好者

「對於藝術家作品經常提到的『框架』很有感觸,尤其是《Gegenstorm》作品中的主體有很多逃離框架的機會卻還是選擇回到框架」 — 20+ 金融業

「喜歡現地創作系列的作品,原來有這一層淵源,藝術家到在地集市找到的元素和既有錄像作品結合的概念很有趣。」 — 50+ 退休教師朱女士

「喜歡《Hin und her》和《Sleepless》互相呼應的手法,給觀者有聯想的空間。」 — 20+ 藝術愛好者

「喜歡《Sleepless》《Shame》《Clockwork》這幾件有結合影像雕塑跟動力裝置的作品,也覺得《Bon Appetit》的設計,讓人很想打開罐頭一探究竟」 — 20+ 藝術愛好者

「非常喜歡現地創作系列,融合台北元素很可愛,也覺得這次的展覽體驗很棒,不愧是Bluerider ART 會做的展覽」 — 40+ 藏家

「馬克的作品創作手法新穎」 — 20+ 影像製作人員

「特別喜歡《Sleepless》作品,觀眾可以參與互動,也覺得馬克的作品影像非常的逼真」 — 20+ 藝術愛好者

「特別喜歡游泳的作品,覺得拍攝的很精細,另外也喜歡《Hin Und Her》作品,作品的互動性設計很驚喜」 — 30+ 設計師

「展場中藝術家工作區的設計很有趣,桌上還擺著未完成的作品,感覺他人還在現場的感覺」 — 20+ 藝術愛好者

「喜歡現地創作系列的小作品,覺得作品變得很親切,也覺得這次展場和之前展覽很不一樣,很特別的呈現」 —  20+ 藝術愛好者

「馬克打破了以往大眾對於錄影藝術的認知(單純的螢幕播放),結合雕塑、動力裝置、繪畫等手法,呈現出他獨特的「Video Sculpture」創作語彙。根據不同的錄影內容進行巧妙的動力機械安排,不喧嘩也不刻意,使在觀看作品中會心一笑。」 — 40+ 藏家

「最印象最深刻的是現地創作系列的紅色箱子游泳作品,視覺上最驚豔,藝術家想法很特別」 — 20+ 藝術愛好者

「特別喜歡《Hin Und Her》跟《Shame》這兩件動力裝置作品,《Hin Und Her》兩個女生敲擊叫囂很像現在網路的世代,大家隔空對戰,不同的意見彼此對抗」 — 20+ 藝術愛好者

「特別喜歡《Hin Und Her》作品,覺得作品裡面女生表情生動挑釁,也會特別瞧看觀眾,有互動感」 — 30+ 藏家 Zoe

「Marck的作品以螢幕邊框與雕塑代表有型的社會框架,去敘述無形的社會壓力,有趣的手法讓人同樣能夠感同身受」 — 40+ 藝術愛好者

「看到別人分享覺得藝術家的創作形式特別有趣才來看展,實際看展後也覺得藝術家透過作品傳遞他對於「人」的觀察很有深度」 —  20+ 藝術愛好者

「特別喜歡《Black hair》這件小的作品,白框與螢幕的設計極簡,本身也關注黑人種族議題」 — 40+ 平面設計師

「特別喜歡在台製作的小作品,覺得很在地東方風格」 — 30+ 藝術家

「最喜歡台北版的紅色箱子游泳作品,箱子透明感,加上女生游泳畫面,很有生物感」 — 30+ 藝術愛好者

「《Clockwork》這件動力裝置作品,因為無法預測鐘擺的時間,很像人生的寫照」 — 30+ 工業設計師

「從以前就有看過Marck水的系列,這次展覽特別喜歡《Split》,很像是從過去到現在的延伸,在作品上的再突破」 — 30+ 藝術愛好者

「平常來逛都是畫,這次的形式很特別跟以往看到的不太一樣,喜歡《hun und her》影像互動的結合很驚艷」 — 20+ 銀行行員

「很喜歡Marck的作品,把亞洲女性的束縛傳達得很好,看展很有感觸,Good Job, Marck 」 — 40+ 藝術愛好者

「到現場看作品,作品除了視覺的驚喜感外,還有很多女性跟父權等的社會議題」 — 30+ 藏家

「《Phone Connceted》的表現很有意思,把大家串聯起來,很有當地網路文化串起大家的感覺」 — 30+ 藝術愛好者

「藝術家用女性的形象表達一些打破框架的概念,很有意思。」 — 30+ 藝術愛好者

「最喜歡《hun und her》的作品,兩個人較勁沒有結果,留下想像空間」 — 30+ 媒體

「別喜歡小件的《Sex sell》作品,覺得白框搭配藍底很醒目,在居家空間是很有趣的小物件裝置」 — 20+ 藝術愛好者

「很喜歡現地創作系列的作品,知道是從古董市集找到的物件很有意思,尤其喜歡《watch》」 — 20+ 藝術愛好者

「特別喜歡有結合動力機械裝置的作品,像是《hun und her》跟《Split》還有《Art Student》,有煙霧跑出來的設計讓人驚喜。」 — 20+ 插畫家

「特別喜歡《Phone connected》作品,覺得很生活化,看到藝術家的紀錄日記」 — 20+ 藝術愛好者

「結合藝術家工作室想法很新鮮,觀眾可以更了解藝術家的創作模式和環境” — 20+ 藝術愛好者

「覺得馬克的作品給人很壓抑的感覺,尤其是《Sex sells》女性被關在罐頭狹小的空間裡,女性在這件作品也被物化的感覺。」 — 30+ 藝術愛好者

「到現場看作品有點意外,作品除了視覺的驚喜感外,還有很多女性跟父權等的社會議題」 — 30+ 藝術愛好者 張女士

「最喜歡現地創作的系列,藝術家使用台北的元素和原有的影像作品結合很可愛」 — 20+ 藝術愛好者

「Marck的作品形式很獨特,特地來看耐人尋味」 — 30+ 藏家

「很喜歡《Art Student》或《Hin und her》作品的那種動態感,各自有情緒,另外也覺得Marck的媒介運用得很多元」 — 30+ 藝術愛好者

「很喜歡這次的展覽,跟自己的生活很有呼應感,像是《Clockwork》就像是遇到問題時,自己會蹲下逃避的狀態,或是《Art Student》作品,社會對於男性抽菸覺得很一般正常,但假使女性抽煙就會有限制的想法觀點」 — 20+ 藝術愛好者

「覺得跟外面展覽形式很不同,類型也很特別,比較少見」 — 20+ 藝術愛好者

「展場中的傢俱,好像讓我們以旁觀的角度看著社會的縮影」 — 30+ 攝影師

「最喜歡《Clockwork》作品,覺得身為女生很多事情都要小心翼翼,像作品中的女性一樣」 — 20+ 藝術愛好者

「作品《Bon appetit》充滿女性意識,覺得很震撼也非常感動」 — 20+ 創作者

「馬克的作品很有互動性,非常吸引人,會想一直看下去」 — 20+ 藝術愛好者

「特別喜歡電視吹拂金髮女性這件作品,沒有想到竟然會有假髮飄起來,覺得非常驚喜」 — 20+ 藝術愛好者

「聽完作品《Black Hair》的介紹更喜歡作品想要傳達的概念跟想法!」 — 30+ 藝術愛好者

「最喜歡《Split》作品,作品突破影像界線到真實的生活」 — 40+ 藝術家

「喜歡馬克工作區域,工具材料,甚至留下的灰塵木屑等,都很有臨場感」 — 20+ 藝術愛好者

「作品影像與木條、水其他媒介之間產生出的節奏感很有趣」 — 20+ 藝術愛好者

「Marck作品以錄影結合動力裝置的搭配,將議題更具象的呈現在觀眾眼前」 — 20+ 藝術愛好者

「很喜歡《Clockwork》這件作品,會一直想盯著影像看,感受到緊張」 — 20+ 藝術愛好者

「之前就有看過時鐘的作品,這次現地創作融合了不同的元素,可遇不可求!」 — 30+ 藏家

「Marck的創作加上動力裝置很特別,作品的敘事也能夠理解,容易去體會他想說的「框架」是什麽」 — 20+ 藝術愛好者

「喜歡現地創作系列,覺得藝術家馬克跳脫傳統美術館錄影藝術的框架」 — 30+ 攝影師

「特別喜歡《Gegenstrom Kupferkern》作品,這件作品外框媒介質感,讓視覺游泳更加壓迫,覺得更有感」 — 20+ 藝術愛好者

「特別喜歡《Transport crate》,藝術家運用多種媒介,影像很逼真,感覺有真人在裡面」 — 20+ 藝術愛好者

「作品的互動性讓觀眾更能帶入馬克所設計的框架」 — 20+ 學生

「簡單的擺設,但卻不簡單藝術,雖然不能觸碰這些藝術品,但作者的巧思讓藝術的平面擴增到了現實,進去空間中也在思考我們其實也是藝術中的一個環結」— 40+ 藝術愛好者

「馬克的作品探討不同人性層面,很有趣」 — 20+ 學生

「非常有趣的展覽體驗!會讓人一直思考為什麽可以平面立體同步進行及作品背後的動力裝置」 — 30+ 藝術愛好者

「現地創作的作品,有義美餅乾鐵盒,還有超市的魚罐頭,二手舊時鐘等,具有台灣在地元素,獨特性高」 — 30+ 藏家

「很有趣的展覽,展區空間很舒服,每個展品結合動態與靜態,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在多個選擇中找到共同性,勇於選擇,愛我所選! 」 — 30+藝術 愛好者

「木箱作品很像人在裡面找一個舒適自由的空間,也提到在觀看作品時有發現藝術家用簡單的機械原理去執行想法,覺得很厲害。」 — 40+ 建築師

「作品都是動態的很特別,細細品味每件作品都會覺得充滿巧思很有趣」 — 20+ 藝術愛好者

「《Transport Crates》旁邊的內有活體的印字很有趣,讓人很想把箱子打開」 — 20+ 藝術愛好者

「馬克使用的創作媒介與眾不同,給人很深的印象」 — 40+ 藝術愛好者

「之前沒有看過錄影帶裝置結合的展覽,覺得特別。也覺得展覽中有藝術家的工作桌的細節留在現場,能夠較深入去看到作品背後的過程」 — 40+ 藝術愛好者

「影像與動態機關的結合十分巧妙,被攝者的情緒表達相當到位,是很有趣的展覽!」 — 20+ 藝術愛好者

「錄影人物的表情都很生動,會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被牽動,很棒的展覽」 — 20+ 藝術愛好者

「作品本身的流動感讓身為設計系的學生的我很有共鳴」 — 20+ 設計系學生

「特別喜歡《Transport Crate》,內心突然有種壓抑的情緒湧現。」 — 20+ 藝術愛好者

「Marck作品形式很新鮮,很佩服他的靈感和想法,也喜歡展覽的擺設和陳列,有別於一般白牆展示畫廊,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 20+ 管理系

「觀看作品《Gegenstrom》,感受到從悠遊水中轉變為嘗試掙脫束縛,藉由時間變化帶來不同觀影效果,給人很深刻的感受」 — 20+ 藝術愛好者

「除了媒介的搭配運用,人物間的互動和表情也很有趣」 — 30+ 藝術愛好者

「藝術家的創作表現很平易近人卻又很有深度,影像作品真的很吸引人目光」 — 20+ 藝術愛好者

「第一次看到這樣影像結合雕塑框的類型作品,覺得很特別,藝術家表現自由與框架的平衡很逼真,也有女權意識的涵義」 — 20+ 藝術愛好者

「作品很精彩,現地製作系列值得收藏」 — 30+ 藏家

「很棒的展覽,尤其結合在地元素,搭配影像視覺、敲擊裝置會讓人看得很入迷,再去思考藝術家想要傳達的」 — 20+ 藝術愛好者

艺术家 Artist

Marck 马克
(Switzerland, b. 1964)

馬克Marck(瑞士,b. 1964),瑞士當代藝術家以錄像雕塑(Video Sculpture)聞名,現生活和工作於蘇黎士。馬克Marck是一名非典型的藝術家,年輕時才華洋溢進入知名藝術學府,卻因無法忍受制式教育而半途輟學,之後從事汽車拆解、機械電工、搖滾歌手、設計科技裝置等。馬克Marck異類豐富的人生體驗,走出學院派藝術家的想像,自行創造的錄像雕塑表現型式,以框架、女性、觀看、互動,拋出社會議題深入人心。由Bluerider ART介紹至亞洲,2019年獲義大利Academia Culturale Internazionale Cartagine頒發International Culture Award獎項。作品於國際重要展覽展出,拉珀斯維爾藝術中心、聖彼德堡當代美術館等,並由波士頓藝術博物館、伊斯坦布爾藝術中心、卡爾斯魯厄多藝術與媒體中心等重要國際機構及全球眾多私人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