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博会】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 #E11

看展览 Exhibition


展场視頻

展场照片

现场照片

Bluerider ART 艺博 ART021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 E11

Bluerider ART蓝骑士艺术空间将于2022年11月再度参展ART021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
 
参展艺术家包括正于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呈现大陆首展的雷诺·奥德霍恩(Reinoud Oudshoorn)、德国纸质雕塑艺术家安格拉·格莱扎(Angela Glajcar)、研究语言、算法等领域的法国艺术家帕斯卡尔·多比斯(Pascal Dombis)、录像雕塑艺术家马克(Marck)及中国艺术家曹吉冈、张惠文。此次参展还将推出西瑞·菲兹(Thierry Feuz)、强纳森·保罗(Desire Obtain Cherish)、克里斯蒂安·格琳(Christiane Grimm)、迪尔克·萨尔兹(Dirk Salz)、葛雷戈·艾达尔(Gregor Eldarb)、威利·希伯(Willi Siber)、杨·克拉(Jan Kaláb)、坦佳·罗切迈尔(Tanja Rochelmeyer)、斯芬·杜尔(Sven Drühl)、彼得·克劳斯科夫(Peter Krauskopf)、尼克·维西(Nick Veasey)和卡萝·杰斯特(Caro Jost)超过20位海内外艺术家的重量级作品。

Bluerider ART创办人Elsa Wang王薇薇表示:“蓝骑士艺术空间去年以‘原力The Force’为主题携多元作品首次参展ART021,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今年再突破,以‘互动创新’、‘空间能量’、‘精神气场’为主旋律,囊括几何、雕塑、绘画等来自20位东西方国际艺术家的精选作品,将带给藏家惊艳有趣的艺术新体验。同时,也预祝今年ART021圆满度过十周年的里程!”

部分展出艺术家

中国艺术家曹吉冈(Cao Jigang, b.1955)
使用古老的西方坦培拉技法,以多层打底,以有为创造“留白”,表出中国山水文人精神上的“虚空”意境;初期以油画描述历史长城的生命,之后历经不同技法及概念创新演变阶段,形成个人独特风格。近年则以西方古老的坦培拉技法,慢工细活多层打底中的有为留白、玉质感,表现中国山水文人精神最高虚空意境。

荷兰艺术家雷诺奥德霍恩(Reinoud Oudshoorn,b.1953)
专注透视法与空间的探索以及“视觉的模拟两可性”,将灭点(Vanishing Point)的视觉高度统一设在1.65米,繁复精准且大胆地创造视觉空间无限反射延伸的“绝对过程”。奥德霍恩主张“雕塑应创造比作品本身更大的空间”,以“灭点”作为每件作品的开端,由线延展成面,再由面创造诗意的想象空间。

德国女性艺术家安格拉格莱扎(Angela Glajcar,b.1970)
曾接受知名英国雕塑家Tim Scott的指导,早期以钢铁、⽊质或玻璃纤维等材料进行创作,近年来则专注于使用纸张作为雕塑的独有材料。她跳脱出纸张细腻柔软的传统观念,使用特殊纸打造出笔直锐利的边缘,呈现⼏何块⾯及延伸性画⾯,也让原有空间创造出新的想象。纸作为材料,吸收了周围环境的光与⾊,因温湿度产⽣卷曲,拥有⼀种暂时性的变化,与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绽放它独有的姿态。

法国艺术家帕斯卡尔·多比斯(Pascal Dombis,b.1965)
是一位研究语言、算法等领域的视觉艺术家。他所创造的动态视觉环境和艺术作品,以它们技术过程的繁杂操作、重复性和不可预测性而著名。多比斯将AI等技术应用于绘画中,展开一场绘画与科技的探讨,并展现科技所带来的艺术之美。

瑞士艺术家马克 (Marck,b.1946)
作品展现社会各阶层的人在熟悉与陌生环境中的生理及心理状态,和对时间及空间的认同。在各处层层叠叠的限制之下,当代的人们游走在生存的边界,并做出身体的回应。马克将这些问题藉由录像雕塑(Videosculpture)抛向观众,唤起共鸣与想象。

瑞士艺术家西瑞·菲兹 (Thierry Feuz,b.1968)
从⽣命经验及⾃然风景中取材,将具体之物放入虚实之间,并巧妙地跨越⽂化及抽象的界线,用艺术的方式记录生命的美好瞬间。作家Oliver Orest Tschirky如此评价西瑞.菲兹的画作:“ 不仅可以看到⾊彩、形式、层次以及主题中那明亮、闪耀、且欢乐的情绪交织,也能感受深刻且令⼈回味的意义。”

美国艺术家强纳森保罗(Desire Obtain Cherish,b.1975)
创作综合了街头艺术、波普艺术与挪用艺术的手法,并融入幽默讽刺性的商业符号,试图唤起公众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其棒棒糖及药丸系列作品是对过度消费及名牌崇拜等现象进行的深入讨论,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挑战观看者的价值观。他的作品常使用巨大现成物或放大扭曲的物体装置,以直接有力的方式传达深刻的创作观念。

德国艺术家斯芬杜爾(Sven Drühl  ,b.1968)
对于艺术史相当着迷,风景一直是他创作的重要主题。他运用颠覆传统绘画的手法,利用非传统的材料如硅氧树酯、油彩、漆料等不同化学组成的颜料,描绘山景、树木、火山等多样的自然景观。

德国艺术家彼得·克劳斯科夫(Peter Krauskopf,b.1966)
创作以抽象绘画为主。他在创作时先将流体颜料进行反复涂抹,再用刮刀把颜料刮除,使整个画面形成层层叠叠的效果。克劳斯科夫对这种“反复绘画的过程” (process of overpainting)相当感兴趣,他认为这是“对时间的反复书写”(overwriting of time),在抹去过去回忆后,再涂上一层新的历史与记忆。

英国艺术家尼克·维西(Nick Veasey,b.1962)
国际知名的X光艺术家,借由独特X光的穿透手段,揭示表面下隐藏的面貌,幽默而顽童式地探索人和事物的内在本质。维西的X光创作始于一个汽水罐的成像,纯粹的构造美学引起他的共鸣。在其逾二十年的创作历程中,他曾将大型波音 747 拆解,并进行浩大的拍摄工程。维西的X光摄影所使用的设备需首先获得国家的许可,并且辐射强度远超出医院的使用水平。在高度危险的环境下,艺术家凭借丰富的经验对X光发射剂量与曝光时间进行精准调控,进而揭开我们看不见的丰富层次与内在的构成。

美国艺术家强纳森·罗森(Jonathan Rosen,b.1972)
毕业于VCU Brandcenter 广告学系,过去于广告界担任创意总监的经历使他深切地感受到文字、影像和宣传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力。现为全职艺术家的他,以概念性的拼贴与挪用艺术手法创造出梦想来揭开每个人深埋心中的渴望。

看作品 Works


艺术家 Artist


Cao Jigang 曹吉冈
(China, b.1955)

曹吉冈 Cao Jigang(China, b. 1955)出生於北京,1984年曾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000年日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材料表现修组。任教于教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基础部。曹吉冈的作品融合了方方美学,用混生方式表现中国山水画中的“虚空”。与当代,现实与梦想之间的仲介,是在极无极与朱德群的抒情故事之后,华人艺术家所献上的新阶段,这就是古典山水画的历史记忆与西方古典的触感,经过新的极简主义与虚化转换,更具有生命洗东方薄高贵的气质与精神。」曾多次于中国艺术及海外漫画,青春第九届全国美银奖(1999)由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经典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Reinoud Oudshoorn 雷诺‧奥德霍恩
(Netherland, b. 1953)

Reinoud Oudshoorn 荷兰当代极简艺术家,毕业于荷兰阿尔特兹艺术大学(AKI),现 居住创作于阿姆斯特丹,执教于荷兰皇家艺术学院。Reinoud Oudshoorn 以构筑空间的极简凋塑着称,主张「凋塑应创造比作品本身更大的空间」,「消失点」是每件作品的 开端,尽情延伸空间表述的可能,由线延展成面,再由面砌出空间的存在。展览经历遍 及欧美,曾于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Stedelijk Museum),佛多尔美术馆(Museum Fodor)展出。作品于阿姆斯特丹市立美术馆(Stedelijk Musuem Amsterdam)、荷兰 AkzoNobel Art Foundation、荷兰银行(ABN AMRO)、德国私人美术馆(Sammlung Schroth)等永久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Angela Glajcar 安格拉·格拉札
(德国, b. 1970)

于纽伦堡美术学院取得艺术学士学位,现居住创作于德国。 Glajcar 以纸为创作媒材,颠覆传统、并透过纸作品本身的质量色系、重新构筑光影变化及空间场域氛围。其作品在许多知名大型公共艺术展出,如:科隆圣彼得大教堂、法兰克福市文化部、杰克逊维尔当代艺术博物馆、美因茨古腾堡博物馆等大型场域,展现媒材极大的适应性、及改变空间氛围的能力。作品永久收藏于美国杰克逊维尔当代艺术博物馆、德国威斯巴登博物馆、德国美因茨艺术与科学中心和奥地利的汉滕施密特家族等。

👉更多详细资讯

Pascal Dombis 帕斯卡尔·多比斯
(法国, b. 1965)

法国国立里昂应用科学学院主修工程科学学位,美国波士顿塔夫茨大学修习电脑艺术。现居住及创作于巴黎。出身工程及电脑科学的Pascal Dombis为法国知名数位艺术家,90年代开始利用电脑演算法作为创作手法,透过撰写简单的程式编码,让电脑进行重複性运算,操作不同变项而产出不同的视觉影像,透过立体光栅的叠合,作品呈现特殊未来感。Dombis有丰富的国际展览经历,包含巴黎大皇宫(Grand Palais)「艺术家与机器人」展,55届威尼斯双年展官方卫星展「Noise」,法国文化部于巴黎皇家宫殿(Palais Royal)委託客製现地计画「Text(e)s~Fil(e)s」,巴黎白昼之夜(La nuit Blanche),义大利阿克里当代艺术博物馆等。作品由台湾国巨基金会,布达佩斯美术馆、日本大型企业Seiko Epson Corp. Canon Inc.,韩国大邱美术馆等重要机构永久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Marck 马克
(Switzerland, b. 1964)

瑞士着名 Videosculpture 录像凋塑艺术家 Marck,现居住与创作于苏黎世。曾说「录像凋塑是四十岁后的摇滚乐」,其独创结合录像与凋塑手法,巧妙述说女性面临的社会框架。特殊的表现手法及跨文化的内容,使其展出遍及世界各地,受众多而广泛的收藏,包括美国波士顿美术馆(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韩国斗山艺术中心、土耳其伊斯坦堡艺术中心、韩国私人美术馆 KOO HOUSE等等。

Marck 的作品看似以女性为主体,实际上则是以其作为社会缩影的代表,与框架的冲撞更探讨着有形与无形的束缚,唤起观者心中的共鸣。作品无法被单纯定义为录像与凋塑的结合,更像虚实的壹体呈现,由出演的排序、影片拍摄的精确定位,「录像的目的不是叙述壹个故事,而是激发观众的情绪」,渗入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以动态的画面触拨我们观看凋塑的思维,同时也筑起多媒体素材,至动力机械和凋塑的手工制作。录像凋塑以全新的形式,揉合影像的平面表述与凋塑的空间意义,不仅辟出录像创作的新道路,也再扩张观者的感官体验。

👉更多详细资讯

Thierry Feuz西瑞‧菲茲
(瑞士, b. 1968)

艺术家Thierry Feuz西瑞・菲兹,出⽣于维也纳,拥有瑞⼠⽇内瓦艺术与设计⼤学硕⼠ (Haute École d’Art et de Design),⽬前以⽇内瓦为创作据点。在他的艺术世界中,艺术、科学、哲学是相遇的,他关⼼⼈类普世间共有的「存在」(Existence)之意义,并⽤独有的绘画技术呈现未曾可⾒之境域。Thierry Feuz 西瑞・菲兹作品亦获重要机构与美术馆收藏,包含瑞⼠历史与艺术博物馆(Musée d’Art et d’Histoire, Neuchâtel)、新加坡艺术基⾦会(Singapore Art Foundation)、瑞⼠银⾏(UBS)、美国萨克斯第五⼤道精品百货(Saks Fifth Avenue)以及微风集团、⽟⼭银⾏等企业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Desire Obtain Cherish 强纳森・保罗
(美国, b. 1975)

艺术家 Desire Obtain Cherish,毕业于纽约知名艺术学校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拥有广告和艺术理论背景。混合了街头艺术、普普艺术与挪用的创作手法,他利用讽刺性的商业符号企图驱动社会议题的讨论。知名媒体 BLOUIN ARTINFO 形容他是「用最美丽与刺激的艺术外表、来包装社会的良知」。从 DOC的别名也可以看出他的艺术信仰: 渴望、获得、珍惜。活耀于纽约各大艺博会,曾在威尼斯双年展、纽约Saks 第五大道百货公司等展出。作品获纽约文华东方酒店集团、NBA知名球星Dirk Nowitzki及Andrei Kirilenko、知名对冲基金执行长Joseph and Diana Dimenna、迈阿密房地产总裁Gilbert Benhamou及F1 赛车总裁 Bernie Ecclestone等重要机构与私人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Sven Drühl 斯芬・杜尔
(德国, b.1968)

PhD in Art Science 德国法兰克福歌德大学艺术博士,于歌德大学及德累斯顿美术学院任客座教授,现居住创作于柏林。他同时也是当代艺术杂誌《KUNSTFORUM International》的客座编辑,与策展人Christoph Tannert共同出版选集《Berlin.Status》。Drühl曾获德国大众基金会、柏林Rohkunstbau国际当代艺术展览、纽约Pollock Krasner基金会的重点支持艺术家项目。曾于重要美术馆展出,包括波兰克拉科夫当代艺术博物馆(MOCAK) 、卡尔斯鲁厄当代艺术媒体中心、罗马尼亚国立艺术博物馆,作品获柏林现代艺术博物馆(Berlinische Galerie)、德意志银行、安联集团 (Allianz)等永久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Peter Krauskopf 彼得.克勞斯科夫
(德国, b.1966)

Peter Krauskopf 彼得.克劳斯科夫(德,b. 1966) 生於德国莱比锡,就读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并受莱比锡画派先驱 Arno Rink阿诺.林克指导完成学业。目前居住及创作於柏林。Krauskopf克劳斯科夫是莱比锡画派中第一位由写实走向抽象的艺术家。早期作品在观念艺术上探讨,也尝试过「条幅画」 (strip painting),而后不断尝试抽象艺术的可能性。西班牙哲学家暨艺术评论者Fernando Castro Flórez费尔南多.卡斯特罗.弗洛雷斯曾形容:「透过他神秘而寧静的画作,Peter Krauskopf彼得.克劳斯科夫打开了那扇惊奇之窗。面对弃绝光明的虚无喜悦,他绘製了一个让我们可以找回最强烈美感的空间。」2015年他获得国际当代艺术知名项目 Falkenrot Prize,曾受邀於欧洲重要城市柏林、慕尼黑、莱比锡、里斯本等城市举办个展,作品被纽伦堡日耳曼国家博物馆(Germanisches Nationalmuseum Nuremberg)、G2莱比锡艺术馆(G2 Kunsthalle Leipzig)、慕尼黑Munich Re风险管理艺术收藏(Munich Re Art Collection Munich)等机构典藏。

👉更多详细资讯

Nick Veasey 尼克・维西
(英国, b. 1962)

国际知名X光艺术家 Nick Veasey,藉由独特X光穿透本质,揭示表面下隐藏的面貌,幽默而顽童式探索人事物内在的本质。 Veasey在世界各地拥有丰富展出经历,作品登上时代杂誌封面,曾受邀TED talk演讲,2017年于V&A年度特展”Balenciaga: Shaping Fashion”展出受邀拍摄的古董服饰;2018年更于全球最大摄影博物馆,瑞典知名摄影美术馆Fotografiska举办大型回顾展,并获英国皇室威廉王子王妃及瑞典王储亲临观展。作品有丰富馆藏纪录,收藏于英国V&A博物馆、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时尚设计学院美术馆、德国BMW博物馆、英国国立科学与媒体博物馆、瑞士应用艺术设计博物馆…等,并为英国V&A美术馆拍摄重要馆藏古董服,跨界合作对象包括Louis Vuitton、United Airline、Balenciaga等等。

👉更多详细资讯

Jonathan Rosen. 强纳森・罗森
(美国,b.1972)

Jonathan Rosen毕业于VCU Brandcenter 广告学系,过去于广告界担任创意总监的经历使他深切地感受到文字、影像和宣传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力。现为全职艺术家的他,以概念性的拼贴与挪用艺术手法创造出梦想来揭开每个人深埋心中的渴望。以「I WANT」为主题的系列为Rosen由个人的收集品出发创作,运用大量收集的现成物拼贴与镂空的现代感字体展现视觉衝击,将「I WANT」作为可以随人们慾望不断扩张的题材,藉由作品呈现脆弱却真实的自白,为观者提供一个隐蔽的空间,反思自身渴求,他所收藏的不仅是物品,更是不敢与人分享的企盼。他相信这些慾望如果不被挖掘出来,它们绝不会有力量打破缄默。2015年11月底Jonathan Rosen与巴黎时尚概念品牌Colette合作发表创作,适逢巴黎遭遇恐怖攻击,他将具有巴黎美好憧憬的明信片作排列,再搭配「I WANT PEACE」呼应巴黎人当下心声,以创作与时事作连结,塑造成一种无形的力量。

👉更多详细资讯

Dirk Salz 迪尔克·萨尔兹
(德国, b. 1962)

Dirk Salz出身于艺术世家,从小学习绘画与艺术史,现创作居住于德国鲁尔河畔米尔海姆。Salz在创作过程从不使用笔刷和画布,而是藉以油漆滚筒及泼洒树脂的重力,使得他的作品跳脱出传统极简主义,持续探索透明度、色彩的影响、与线和空间的关係。受Abstract Expressionisim(抽象表现主义)代表画家Barnett Newmann、Mark Rothko及Ad Reinhardt影响甚深,他在色彩深度及层次感的掌控也总能与源自于南加州的Light and Space Movement(光与空间运动)连结。Salzk的作品曾在欧洲、美国各城市展出,也获许多私人藏家及机构收藏,包含全球领先的油漆和涂料企业Akzo Nobel。

👉更多详细资讯

张惠文 Eunice Cheung Wai Man
(中国香港,b.1986)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硕士学程,主修工笔动物画创作,当今香港「新工笔」绘画代表人物之一。拥有丰富国际展出经验的Eunice CHEUNG Wai Man于2013年至2016年期间连续四年参展香港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Hong Kong),2013年亦受邀成为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一墨相承:香港艺术家十二人展》联展艺术家,与新媒体结合之系列作品曾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义大利圣十字教堂(Basilica of Santa Croce)展出,2009年作品入选《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奖》,虽为年仅三十多岁的新生代「新工笔」创作者,实力与潜力却备受多方肯定。

👉更多详细资讯

Jan Kaláb杨‧克拉
(Czech Republic, b.1978)

持续走在一条非传统的艺术家之路的捷克涂鸦界先驱 Jan Kalab,毕业于布拉格 艺术学院(Academy of Fine Arts in Prague)。他的几何涂鸦壁画可见于纽约、 布拉格、伦敦、波哥大等城市。Kalab 以点出发,发展几何圆形形变,以及 3D 涂鸦立体凋塑,从街头到画布,涂鸦的概念走入极简纯白的艺廊空间,擦出迷幻 的火花,他拥有在抽象艺术与街头创作的双重语彙,创造出充满能量的抽象作品。 2010 年代表捷克在上海世界博览会捷克馆展出,于欧美有丰富展出经验,作品 收藏于法国精品 DIOR 德国旗舰店、及众多名人及私人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Ramiro Smith Estrada 拉米羅. 史密斯.埃斯特拉達
(Argentine, b.1984)

拉米罗. 史密斯.埃斯特拉达(1984生),居住及创作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2007年,埃斯特拉达于阿根廷社会博物馆德尔大学(UMSA)主修凋刻。分别于2010年和2013年参加国家凋刻美术展,并于2012年荣获威廉姆斯奖。2014年,更获选参与由Gachi Prieto画廊与多位知名教授联合主持之当代艺术实践诊所计画(PAC,以西班牙语为首字母缩写)。多次于阿根廷举办个展及群展,并于2014年迈阿密温伍德艺术区参加阿根廷连展及2015为比利时布鲁塞尔La Vallee驻村艺术家。

拉米罗. 史密斯.埃斯特拉达的作品围绕着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我们如何描绘自己」的主题。描绘通过自恋的观点,我们不断编织一个关于自身的故事,是时尚,是当下也是最新潮的。

👉更多详细资讯

Tanja Rochelmeyer 坦佳·羅切邁爾
(德国, b.1975)

毕业于柏林技术与经济应用科学大学,现定居于德国柏林。 Tanja Rochelmeyer 的许多创作养分源自于他的工程学背景,例如关于对细节的专注和数理上的精确 性,然而计算不是创造的媒介,而是著手创作的中间步骤。过去受到作为一位工 程师的训练,让技术上的完美主义成为他的优势,与影像创作的时刻形成了鲜明 对比,最终定位于他本身和创作的主体。「建构主义与未来主义和最新的建筑相 遇,并融合为一种新的现代绘画语言。」Tanja Rochelmeyer 创造了迷宫般的、 分散的空间配置,更带来图像概念的多视角。

👉更多详细资讯

Willi Siber 威利・希伯
(德国, b. 1949)

Willi Siber(德国,1949年生)以实验性创作着称,擅以木质材料、钢与环氧树脂(epoxy),探索物质可塑性之美学,而色彩的复盖更玩味其简练风格的表现。展览经历遍及欧美的Siber,不仅在 Art Cologne、Art New York、Art Miami等世界重点艺博数度展出,作品更获德国联邦议院(Deutscher Bundestag)、德国驻阿根廷大使馆、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Staatsgalerie Stuttgart)与德国辛根市立美术馆(Städtisches Kunstmuseum Singen)、私人美术馆Kunstwerk(Alison and Peter W. Klein Collection)与Museum Ritter(Marli Hoppe-Ritter Collection)等永久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