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博会】2023 JINGART 艺览北京 #B30

看展览 Exhibition


展场視頻

展场照片

现场影片

现场照片
Day 1

Day 2

Day 3

Day 4

Bluerider ART 蓝骑士艺术空间
2023 JINGART艺览北京 B30

Bluerider ART 蓝骑士艺术空间将于2023年6月1日-6月4日参展 JINGART 艺览北京艺术博览会,推出十余位国内外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深入探讨人文与自然、抽象与具象等经典主题。
 
其中,中国艺术家曹吉冈(Cao Jigang)以西方坦培拉媒材呈现东方山水的虚无之境,瑞士录像雕塑艺术家马克(Marck)以录像结合雕塑的独特语汇探讨人性框架,德国艺术家鲁普雷希特·冯·考夫曼 (Ruprecht von Kaufmann)以反复被厚涂消失模糊的面孔表现非传统“肖像画”的当代群像。艺术家们将对自然色彩、纹理、光影的感知以及人文哲思融入作品,以多元方式探索当下时代议题并展现当代艺术的多种形态。
 
Bluerider ART 创始人王薇薇(Elsa Wang) 表示:“2023 JINGART 艺览北京是Bluerider ART 第二年在北京展出,北京一直是我们很重视的艺术重镇之一,不同于2021年推出的双人展形式,此次展位空间较大于以往,我们推出更多元化、代表性、当代多媒材作品,期待带来不同风格,带来崭新的视觉体验,与北京艺术藏家爱好者交流。”

曹吉冈 Cao JigangChina, b.1955)
中国艺术家曹吉冈 (b.1955)使用古老的西方坦培拉技法,以多层打底,以有为创造“留白”,表出中国山水文人精神上的“虚空”意境;初期以油画描述历史长城的生命,之后历经不同技法及概念创新演变阶段,形成个人独特风格。近年则以西方古老的坦培拉技法,慢工细活多层打底中的有为留白、玉质感,表现中国山水文人精神最高虚空意境。

鲁普雷希特・冯・考夫曼 Ruprecht von Kaufmann (Germany , b. 1974)
德国艺术家鲁普雷希特·冯·考夫曼(Germany , b. 1974)作为一位突出的图像叙事艺术创作者,他选择研究围绕着人的各种层面,利用当代绘画的视觉语言,展现批判叙事与平行现实幻境。 使用油彩创作,包括绘画、雕塑和纸上作品,创作灵感来自于生活经验,更多时候利用阅读文学、音乐、电影引发脑海中各种意象与想象,尤以电影影响甚巨。相较于电影的时间叙事与声线的交织,绘画是定格的作品,艺术家在绘画中引入前与后的感觉,以此方式打开更多表达的可能性,也预期观者观看作品时,随着画面构图的引导,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里埃拉・伊・阿拉貢Riera i Aragó (Spain , b. 1954)
西班牙艺术家里埃拉·伊·阿拉贡(Spain , b. 1954)可谓为一位视觉诗人,由于对深海环境、潜艇、飞机等引擎机械的热爱,「机械」成为贯穿所有作品的主轴。以青铜和回收铁进行雕塑,也以其雕塑为描绘对象进行绘画和纸上作品,不仅模糊了雕塑和绘画之间的传统边界,最终重迭了两种艺术形式,也模糊了功能性机械与艺术品的界线。

威利・希伯Willi Siber (Germany,b.1949)
德国艺术家威利・希伯(b,1949)擅长利用木头、钢与环氧树脂探索物质的可塑性,令他感兴趣的并非只有材质外表的美感,更多的是突破媒材的限制所进行的无尽的探索、验证与推翻既定认知的过程。他作品所呈现出的色彩的玩味更突出其简练的风格。创作不仅承袭巴洛克艺术的流动性、戏剧性和华丽的视觉效果,并带入当代的视角。创作始于绘画和石头雕塑,1980年后渐以木质材料为轴心探讨形变,这也是他将实验精神带入创作的重要分野,作品成为记录质地、形体和感知交互影响的载体,如透过浅白基调和刨出弧度的边角处理,粉饰木头的粗旷生硬,转化为观者眼前的柔软的意象。

雷诺・奥德霍恩 Reinoud Oudshoorn (Netherlands,b.1953)
荷兰艺术家雷诺·奥德霍恩(Reinoud Oudshoorn,b.1953)专注透视法与空间的探索以及“视觉的模拟两可性”,将灭点(Vanishing Point)的视觉高度统一设在1.65米,繁复精准且大胆地创造视觉空间无限反射延伸的“绝对过程”。奥德霍恩主张“雕塑应创造比作品本身更大的空间”,以“灭点”作为每件作品的开端,由线延展成面,再由面创造诗意的想象空间。

马克Marck (Switzerland, b.1964)
瑞士艺术家马克(Marck,b.1946)的作品展现社会各阶层的人在熟悉与陌生环境中的生理及心理状态,和对时间及空间的认同。在各处层层叠叠的限制之下,当代的人们游走在生存的边界,并做出身体的回应。马克将这些问题藉由录像雕塑(Videosculpture)抛向观众,唤起共鸣与想象。

帕斯卡尔・多比斯 Pascal Dombis (France, b. 1965)
法国艺术家帕斯卡尔·多比斯(Pascal Dombis,b.1965)是一位研究语言、算法等领域的视觉艺术家。他所创造的动态视觉环境和艺术作品,以它们技术过程的繁杂操作、重复性和不可预测性而著名。多比斯将AI等技术应用于绘画中,展开一场绘画与科技的探讨,并展现科技所带来的艺术之美。

安格拉・格莱札 Angela Glajcar(Germany, b.1970)
德国女性艺术家安格拉・格莱札(Angela Glajcar,b.1970)曾接受知名英国雕塑家Tim Scott的指导,早期以钢铁、⽊质或玻璃纤维等材料进行创作,近年来则专注于使用纸张作为雕塑的独有材料。她跳脱出纸张细腻柔软的传统观念,使用特殊纸打造出笔直锐利的边缘,呈现⼏何块⾯及延伸性画⾯,也让原有空间创造出新的想象。纸作为材料,吸收了周围环境的光与⾊,因温湿度产⽣卷曲,拥有⼀种暂时性的变化,与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绽放它独有的姿态。

彼得・克劳斯科夫Peter Krauskopf (Germany, b.1966)
德国艺术家彼得·克劳斯科夫(Peter Krauskopf,b.1966)的创作以抽象绘画为主。他在创作时先将流体颜料进行反复涂抹,再用刮刀把颜料刮除,使整个画面形成层层叠叠的效果。克劳斯科夫对这种“反复绘画的过程” (process of overpainting)相当感兴趣,他认为这是“对时间的反复书写”(overwriting of time),在抹去过去回忆后,再涂上一层新的历史与记忆。

杨・克拉Jan Kaláb (Czech Republic, b. 1978)
捷克涂鸦艺术家杨・克拉(Jan Kaláb,b.1978)持续走在一条非传统的艺术之路,其几何涂鸦壁画可见于纽约、布拉格、伦敦、波哥大等城市。他以点出发,发展几何圆形形变, 以及 3D 涂鸦立体雕塑,从街头到画布,涂鸦的概念走入极简纯白的艺廊空间,擦出迷幻的火花。克拉拥 有抽象艺术与街头创作的双重语汇,创造出充满能量的抽象作品。

德尔克・萨尔兹 Dirk Salz (Germany, b. 1962)
德国艺术家迪尔克·萨尔兹(Dirk Salz,b. 1962)出身于艺术世家,从小学习绘画与艺术史,现居住创作于德国米尔海姆。萨尔兹创作时从不使用笔刷和画布,而是使用油漆滚筒及泼洒树脂时的重力,使作品脱离传统极简主义,探索透明度和色彩与光线和空间之间的关系。此次展出的是他「Deep Dive」系列的作品,艺术家以颜料与环氧树脂反复构筑出深不可测的抽象色块,也使他的作品在富有深度的同时又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

斯芬・杜尔 Sven Drühl (Germany, b.1968)
德国艺术家斯芬·杜尔(Sven Drühl ,b.1968) 对于艺术史相当着迷,风景一直是他创作的重要主题。他运用颠覆传统绘画的手法,利用非传统的材料如硅氧树酯、油彩、漆料等不同化学组成的颜料,描绘山景、树木、火山等多样的自然景观。

珍娜・华生Janna Watson(Canada, b. 1983)
加拿大艺术家珍娜·华生(Canada, b. 1983)以抽象绘画作为逃避及回归现实的方式,当她将我们所认知的世界非物质化为笔触,她的绘画也以鲜明的构图与色彩唤起观者的情感。受到古典构图及现代主义几何的影响,她的作品优雅却充满力量,以离散却又无法分割的色块组合成束的色彩。

张惠文 Eunice CHEUNG Wai Man (Hong Kong, b.1986)
中国香港艺术家张惠文 (b.1986)擅长以精细的工笔技法,创作超写实的美学风格,表达其对万物生命的敬意。张惠文是香港“新工笔”绘画代表人物之一,她的绘画延续细腻繁复的工笔技法,主题思想则以拟人化手法从动物的视角描绘世界。提醒人们思考动物在不同环境地域与社会文化下的生存状态,述说人与动物之间亲密的关系,并透过细致的笔触绘出自然之美的咏叹;作品中加入许多现代生活的元素,也能引起观者的共鸣。

西瑞・菲兹 Thierry Feuz(Switzerland,b.1968)
瑞士艺术家西瑞·菲兹(Thierry Feuz,b.1968)从⽣命经验及⾃然风景中取材,将具体之物放入虚实之间,并巧妙地跨越⽂化及抽象的界线,用艺术的方式记录生命的美好瞬间。作家Oliver Orest Tschirky如此评价西瑞.菲兹的画作:“ 不仅可以看到⾊彩、形式、层次以及主题中那明亮、闪耀、且欢乐的情绪交织,也能感受深刻且令⼈回味的意义。”

克里斯蒂安・格琳 Christiane Grimm(Germany, b.1957)
德国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格琳 (Christiane Grimm , b. 1957) 的创作被描述为“不插电的动态光影”。多年来,她致力于研究光线、色彩、空间,与特殊玻璃、压克力等材质的有机结合,并系统地、精确地处理层次与感知色彩。格琳擅长以光作画,物理光线影响着作品的具体成像,光线变化与不同的观看位置使作品显现出不同的立体层次效果。

洁西卡・德里克Jessica Drenk (USA,b.1980)
美国艺术家洁西卡・德里克(Jessica Drenk ,b.1980)透过创作传递物质的可塑性,延伸自然与人造物间循环应用的关系。德里克的创作理念源于对大自然的崇敬,以及物质形变的可能,在她的作品中常见有机的形体、花纹或质地,或是经人工再造的创作媒材如书册或 PVC 水管等,也会归根于大自然的型态。此次展出作品将数千的铅笔黏合,再经磨砂处理,褪去外部人为加工的色彩与包装,留下天然的色泽质感,呈现内外两种不同型式的对照。

卡萝.普鲁莎Carol Prusa(American, b. 1956
美国艺术家卡萝.普鲁莎Carol Prusa(American, b. 1956)受到文艺复兴圆顶教堂绘画的启发,开始埋首银针笔绘画研究,以机械纹理低调洗练的灰阶,展现自成一格的创作风格。早期以半弧形体,后逐渐展现360度球体功力,近期转向平面画作以及大型装置,跳脱以往球体装置,开创新平面风格,却仍为观者营造无限的视觉感。 Carol Prusa 融合了她对宇宙、自然科学,以及浩瀚宇宙间神秘「未知」的著迷,将古老的银针笔技法,结合雕刻树脂、玻璃纤维、金属箔甚至是LED灯等当代媒材,使我们得以去想像宇宙初始的浑沌、融合以及万物间的神秘力量。

展出艺术家:
曹吉冈( Cao Jigang)
鲁普雷希特考夫曼(Ruprecht von Kaufmann)
里埃拉阿拉贡(Riera i Aragó)
威利希伯(Willi Siber)
雷诺奥德霍恩(Reinoud Oudshoorn)
马克(Marck)
帕斯卡尔多比斯(Pascal Dombis)
安格拉格莱札(Angela Glajcar)
彼得克劳斯科夫(Peter Krauskopf)
克拉(Jan Kaláb)
德尔克萨尔兹(Dirk Salz)
斯芬杜尔(Sven Drühl)
珍娜华生(Janna Watson)
张惠文(Eunice CHEUNG Wai Man)
西瑞菲兹(Thierry Feuz)
克里斯蒂安格琳(Christiane Grimm)
洁西卡德里克(Jessica Drenk)
卡萝.普鲁莎(Carol Prusa)


2023 JINGART艺览北京


Bluerider ART 蓝骑士艺术空间
展位B30

尊贵藏家预览(仅限邀请)
6月1日 星期四 14:00-20:00
 6月2日 星期五 11:00-18:00

公众日
6月3日 星期六 11:00-18:00
6月4日 星期日 11:00-18:00

北京展览馆
西直门大街135号

看作品 Works


艺术家 Artist


曹吉冈 Cao Jigang
(China, b. 1955)

曹吉冈 Cao Jigang(China, b. 1955)出生於北京,1984年曾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000年日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材料表现修组。任教于教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基础部。曹吉冈的作品融合了方方美学,用混生方式表现中国山水画中的“虚空”。与当代,现实与梦想之间的仲介,是在极无极与朱德群的抒情故事之后,华人艺术家所献上的新阶段,这就是古典山水画的历史记忆与西方古典的触感,经过新的极简主义与虚化转换,更具有生命洗东方薄高贵的气质与精神。」曾多次于中国艺术及海外漫画,青春第九届全国美银奖(1999)由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经典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Ruprecht von Kaufmann
(Germany , b. 1974)

鲁普雷希特・冯・考夫曼 Ruprecht von Kaufmann (德,b. 1974) 出生于德国慕尼黑,BFA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毕,曾任教柏林艺术大学、汉堡应用科学大学和莱比锡美术学院,现居住创作于柏林。作为一位突出的图像叙事艺术创作者,他选择研究围绕著人的各种层面,利用当代绘画的视觉语言,展现批判叙事与平行现实幻境。于欧洲各大城市伦敦、柏林、斯图加特、奥斯陆、纽约展出;作品获纽约知名收藏家族(Hort Family)、德国 Sammlung Philara 博物馆、德国法兰克福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家银行等,众多公私立机构永久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Riera i Aragó 里埃拉・伊.阿拉貢
(Spain , b. 1954)

目前创作及居住于西班牙巴塞隆纳。于西班牙圣霍尔迪美术学校取得艺术学士学位。Aragó可谓为一位视觉诗人,由于对深海环境、潜艇、飞机等引擎机械的热爱,「机械」成为贯穿所有作品的主轴。以青铜和回收铁进行雕塑,也以其雕塑为描绘对象进行绘画和纸上作品,不仅模糊了雕塑和绘画之间的传统边界,最终重叠了两种艺术形式,也模糊了功能性机械与艺术品的界线。曾于欧洲美术馆举办多次个展,如:比利时奥斯坦德现代艺术博物馆、比利时弗隆基金会博物馆、法国安德烈·马尔罗现代艺术博物馆、西班牙巴塞隆纳城市历史博物馆、德国海布隆市政博物馆等,作品永久收藏于西班牙巴塞隆纳当代美术馆、德国巴特洪堡ALTANA文化基金会等,其作品亦在许多知名大型公共艺术展出。

👉更多详细资讯

Willi Siber 威利・希伯
(德国, b. 1949)

Willi Siber(德国,1949年生)以实验性创作着称,擅以木质材料、钢与环氧树脂(epoxy),探索物质可塑性之美学,而色彩的复盖更玩味其简练风格的表现。展览经历遍及欧美的Siber,不仅在 Art Cologne、Art New York、Art Miami等世界重点艺博数度展出,作品更获德国联邦议院(Deutscher Bundestag)、德国驻阿根廷大使馆、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Staatsgalerie Stuttgart)与德国辛根市立美术馆(Städtisches Kunstmuseum Singen)、私人美术馆Kunstwerk(Alison and Peter W. Klein Collection)与Museum Ritter(Marli Hoppe-Ritter Collection)等永久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Reinoud Oudshoorn 雷诺奥德霍恩
(Netherland, b. 1953)

荷兰阿特利尔 63 学院艺术硕士(MFA, The Ateliers 63 Haarlem),阿尔特兹艺术学士(BFA, AKI School of Arts, Enschede),现居住创作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曾执教于荷兰皇家艺术学院。 Reinoud Oudshoorn 以构筑空间的极简雕塑著称,认为解决问题是一切创作根源。统一设在1.65M 高的消失点(Vanishing Point),从此开启 每件作品的生命里程,透过单色极简材质的细腻叙述,点线面多点交错灭点的独特语言风格,实现其一贯理念:”我搭起一座始于实体作品、经由透视空间、通往精神世界的桥樑”。 展览经历遍及欧美,曾于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Stedelijk Museum),佛多尔美术馆 (Museum Fodor),苏黎世设计博物馆(Museum für Gestaltung)、第 8 届爱沙尼亚三年展 Tallinn Applied Art Triennal 等展出。作品集 ‘A Selection of Works’ 获评选为‘The Best Dutch Book Designs 2019’。作品获阿姆斯特丹市立美术馆(Stedelijk Musuem Amsterdam)、 荷兰 AkzoNobel Art Foundation、荷兰银行(ABN AMRO)、德国私人美术馆(Sammlung Schroth)等永久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Marck 马克
(Switzerland, b. 1964)

瑞士着名 Videosculpture 录像凋塑艺术家 Marck,现居住与创作于苏黎世。曾说「录像凋塑是四十岁后的摇滚乐」,其独创结合录像与凋塑手法,巧妙述说女性面临的社会框架。特殊的表现手法及跨文化的内容,使其展出遍及世界各地,受众多而广泛的收藏,包括美国波士顿美术馆(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韩国斗山艺术中心、土耳其伊斯坦堡艺术中心、韩国私人美术馆 KOO HOUSE等等。

Marck 的作品看似以女性为主体,实际上则是以其作为社会缩影的代表,与框架的冲撞更探讨着有形与无形的束缚,唤起观者心中的共鸣。作品无法被单纯定义为录像与凋塑的结合,更像虚实的壹体呈现,由出演的排序、影片拍摄的精确定位,「录像的目的不是叙述壹个故事,而是激发观众的情绪」,渗入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以动态的画面触拨我们观看凋塑的思维,同时也筑起多媒体素材,至动力机械和凋塑的手工制作。录像凋塑以全新的形式,揉合影像的平面表述与凋塑的空间意义,不仅辟出录像创作的新道路,也再扩张观者的感官体验。

👉更多详细资讯

Pascal Dombis 帕斯卡尔多比斯
(Frence, b. 1965)

法国国立里昂应用科学学院主修工程科学学位,美国波士顿塔夫茨大学修习电脑艺术。现居住及创作于巴黎。出身工程及电脑科学的Pascal Dombis为法国知名数位艺术家,90年代开始利用电脑演算法作为创作手法,透过撰写简单的程式编码,让电脑进行重複性运算,操作不同变项而产出不同的视觉影像,透过立体光栅的叠合,作品呈现特殊未来感。Dombis有丰富的国际展览经历,包含巴黎大皇宫(Grand Palais)「艺术家与机器人」展,55届威尼斯双年展官方卫星展「Noise」,法国文化部于巴黎皇家宫殿(Palais Royal)委託客製现地计画「Text(e)s~Fil(e)s」,巴黎白昼之夜(La nuit Blanche),义大利阿克里当代艺术博物馆等。作品由台湾国巨基金会,布达佩斯美术馆、日本大型企业Seiko Epson Corp. Canon Inc.,韩国大邱美术馆等重要机构永久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Angela Glajcar 安格拉・格拉札
(Germany, b.1970)

于纽伦堡美术学院取得艺术学士学位,现居住创作于德国。 Glajcar 以纸为创作媒材,颠覆传统、并透过纸作品本身的质量色系、重新构筑光影变化及空间场域氛围。其作品在许多知名大型公共艺术展出,如:科隆圣彼得大教堂、法兰克福市文化部、杰克逊维尔当代艺术博物馆、美因茨古腾堡博物馆等大型场域,展现媒材极大的适应性、及改变空间氛围的能力。作品永久收藏于美国杰克逊维尔当代艺术博物馆、德国威斯巴登博物馆、德国美因茨艺术与科学中心和奥地利的汉滕施密特家族等。

👉更多详细资讯

Peter Krauskopf 彼得克劳斯科夫
(Germany, b. 1966)

生于德国莱比锡,就读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并受莱比锡画派先驱 Arno Rink阿诺・林克指导完成学业。目前居住及创作于柏林。Krauskopf是莱比锡画派中第一位由写实走向抽象的艺术家。早期作品在观念艺术上探讨,也尝试过「条幅画」 (strip painting),而后不断尝试抽象艺术的可能性。西班牙哲学家暨艺术评论者Fernando Castro Flórez费尔南多・卡斯特罗・弗洛雷斯曾形容:「透过他神秘而宁静的画作,Peter Krauskopf打开了那扇惊奇之窗。面对弃绝光明的虚无喜悦,他绘製了一个让我们可以找回最强烈美感的空间。」2015年他获得国际当代艺术知名项目 Falkenrot Prize,曾受邀于欧洲重要城市柏林、慕尼黑、莱比锡、里斯本等城市举办个展,作品被纽伦堡日耳曼国家博物馆(Germanisches Nationalmuseum Nuremberg)、G2莱比锡艺术馆(G2 Kunsthalle Leipzig)、慕尼黑Munich Re风险管理艺术收藏(Munich Re Art Collection Munich)等机构典藏。

👉更多详细资讯

Jan Kaláb 杨‧克拉
(Czech Republic, b.1978)

毕业于捷克布拉格艺术学院(Academy of Fine Arts in Prague),现居住创作于布拉格。捷克涂鸦先驱的杨・克拉Jan Kaláb 30年创作,持续走在一条非传统艺术家之路,从街头涂鸦走入纯白空间,以点出发,发展出圆的形变及3D立体雕塑,将户外狂放浓缩在几何形变画布上。2023 「蓝色地平线上 Blue Horizon」个展,再次突破转为纯粹沈静。做为杨・克拉Jan Kaláb亚洲首间发掘代理画廊,Bluerider ART于2018年举办其「圆的进化 Concentration」亚洲首个展,并陆续推广至其它城市,热度扩大受到广大亚、欧藏家收藏。曾代表捷克在上海世界博览会捷克馆展出,作品收藏于捷克和斯洛伐克国家博物馆、巴西国家艺术博物馆、中国德基美术馆、韩国乌山美术馆,更获DIOR、Tiffany等国际精品及众多私人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Dirk Salz 迪爾克薩爾茲
(Germany, b. 1962)

Dirk Salz出身于艺术世家,从小学习绘画与艺术史,现创作居住于德国鲁尔河畔米尔海姆。Salz在创作过程从不使用笔刷和画布,而是藉以油漆滚筒及泼洒树脂的重力,使得他的作品跳脱出传统极简主义,持续探索透明度、色彩的影响、与线和空间的关係。受Abstract Expressionisim(抽象表现主义)代表画家Barnett Newmann、Mark Rothko及Ad Reinhardt影响甚深,他在色彩深度及层次感的掌控也总能与源自于南加州的Light and Space Movement(光与空间运动)连结。Salzk的作品曾在欧洲、美国各城市展出,也获许多私人藏家及机构收藏,包含全球领先的油漆和涂料企业Akzo Nobel。

👉更多详细资讯

Sven Drühl 斯芬・杜尔
(德国, b.1968)

PhD in Art Science 德国法兰克福歌德大学艺术博士,于歌德大学及德累斯顿美术学院任客座教授,现居住创作于柏林。他同时也是当代艺术杂誌《KUNSTFORUM International》的客座编辑,与策展人Christoph Tannert共同出版选集《Berlin.Status》。Drühl曾获德国大众基金会、柏林Rohkunstbau国际当代艺术展览、纽约Pollock Krasner基金会的重点支持艺术家项目。曾于重要美术馆展出,包括波兰克拉科夫当代艺术博物馆(MOCAK) 、卡尔斯鲁厄当代艺术媒体中心、罗马尼亚国立艺术博物馆,作品获柏林现代艺术博物馆(Berlinische Galerie)、德意志银行、安联集团 (Allianz)等永久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Janna Watson 珍娜・华生
(Canada, b. 1983)

目前创作及居住于加拿大多伦多。拥有安大略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绘画荣誉学位。Watson以抽象绘画作为逃避及回归现实的方式,当她将我们所认知的世界非物质化为笔触,她的绘画也以鲜明的构图与色彩唤起观者的情感。受到古典构图及现代主义几何的影响,她的作品优雅却充满力量,以离散却又无法分割的色块组合成束的色彩。曾多次参与国际展览,包括多伦多艺术博览会、迈阿密 CONTEXT 艺术博览会和西雅图艺术博览会等,作品由丽思卡尔顿(the Ritz-Carlton)饭店、萨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货(Saks Fifth Avenue)、纽约HBC全球艺术收藏(HBC Global Art Collection)、加拿大高级摩天公寓Aura、Soho Metropolitan饭店及金融机构美国TD银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等机构永久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张惠文 Eunice Cheung Wai Man
(中国香港,b.1986)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硕士学程,主修工笔动物画创作,当今香港「新工笔」绘画代表人物之一。拥有丰富国际展出经验的Eunice CHEUNG Wai Man于2013年至2016年期间连续四年参展香港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Hong Kong),2013年亦受邀成为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一墨相承:香港艺术家十二人展》联展艺术家,与新媒体结合之系列作品曾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义大利圣十字教堂(Basilica of Santa Croce)展出,2009年作品入选《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奖》,虽为年仅三十多岁的新生代「新工笔」创作者,实力与潜力却备受多方肯定。

👉更多详细资讯

Thierry Feuz 西瑞・菲兹
(瑞士, b. 1968)

艺术家Thierry Feuz西瑞・菲兹,出⽣于维也纳,拥有瑞⼠⽇内瓦艺术与设计⼤学硕⼠ (Haute École d’Art et de Design),⽬前以⽇内瓦为创作据点。在他的艺术世界中,艺术、科学、哲学是相遇的,他关⼼⼈类普世间共有的「存在」(Existence)之意义,并⽤独有的绘画技术呈现未曾可⾒之境域。Thierry Feuz 西瑞・菲兹作品亦获重要机构与美术馆收藏,包含瑞⼠历史与艺术博物馆(Musée d’Art et d’Histoire, Neuchâtel)、新加坡艺术基⾦会(Singapore Art Foundation)、瑞⼠银⾏(UBS)、美国萨克斯第五⼤道精品百货(Saks Fifth Avenue)以及微风集团、⽟⼭银⾏等企业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Christiane Grimm 克里斯蒂安・格琳
(Germany, b. 1957
)

毕业于斯图加特大学(Universität Stuttgart)建筑所,Christiane Grimm 的创作由建筑观点出发,结合层次性的几何与色彩,将偌大空间中光影变化,透过与观者的互动呈现。现居住创作于德国作品获德国海德堡市政府、德意志银行,以及私人美术馆 Das Kleine Museum…等永久收藏,并拥有众多私人藏家。

利用图形迭合起的不明确性,Grimm 将客观的构图移交主观诠释,并传递几何扩张而成的渐变美感。过去于金属、玻璃或纸材上的绘画,以二维的色彩和结构组织画面,因油彩的饱和光泽及载体的物理反射特性,暧暧映出空间的深度,鲜活的色彩组合则带出作品的脉动。近期更将创作层次推向三维的探索,迭合单色或无色的有机玻璃(plexiglass),利落划分空间的同时也模煳色与色的绝对区隔,作品表面的波状处理,看似发散了感知的维度,受到环境光影连动,不插电却为静态作品添加了动态元素,并建起观者与作品的链接。

👉更多详细资讯

Jessica Drenk 洁西卡・准珂
(美国,b.1980)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艺术硕士,主修3D艺术创作,透过创作传递物质的可塑性,延伸自然与人造物间循环应用的关係。展出经历遍及全美,包含艾佛哈顿博物馆、亚伯科基博物馆、图森美术馆等,作品获耶鲁大学美术馆、世界百大藏家Sherry Malin与Joel Malin、Nike执行长Mark Parker、富达投资、和麦卡伦酒厂等机构与私人藏家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Carol Prusa 卡萝・普鲁莎
(U.S.A, b. 1956)

德雷克大学(Drake University)艺术硕士,主修绘画。现居住、创作、教授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以 Silverpoint 银针笔创作大型装置着称。经由银针笔的精密与洗炼灰阶独树一格的创作方式,探讨宇宙生命的起源。作品曾受邀参与备受国际尊崇的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 邀请展,创作并收录于多本银针笔历史书册,欧美展出经历丰富。获全美十数间美术馆永久收藏,包括纽约美术与设计博物馆(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迈阿密佩雷斯美术馆(Perez Museum of Art)、斯宾塞美术馆、与科勒艺术中心…等等,Carol Prusa 于2017年获得了SECAC艺术成就奖,并在2019年于美国佛罗里达博卡拉顿艺术博物馆(Boca Raton Museum of Art)举办大型个展。

👉更多详细资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