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McCracken為美國著名的極簡主義雕塑家,洛杉磯「光與空間」運動藝術家之一。每件作品都要經歷上色,打磨和拋光的繁瑣過程,其像機器製造般的完美無缺的光澤也影響著Flad的創作。
Salvador Dalí (1904-1989), Profile of Time 的時鐘雕塑及圍繞著吳哥窟寺廟的千年樹木,亦是Flad希望呈現雕塑的動態感。
藝術史學家Marc Wellmann 詮釋Flad 的作品論述,可以追溯到前蘇格拉底時代的哲學家Heraclitus 對於古老格言All things are flowing. (panta rhei)的詮釋,其意義是「一切都流動」之意,代表「存在將無窮轉變」(eternal transformation of being)的概念。這次在Bluerider ART 亞洲首個展’Everything Flows生生不息’,Wolfgang Flad 除了表達萬物流動的概念,Flow一詞在東西方文化上亦有其共通處。西方文化將Flow在心理學定義為一種全身心投入某種活動的精神狀態,是一個在當代西方文化中十分流行的概念,例如美國人會說’Find your flow’ 作為給人幸福生活的建議。而在古代東方哲學「莊子」中也有許多關於專心致志,臻於化境的故事,即使天地之大,萬物之多,都被遺忘,達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的境界,這是和西方文化的遙相呼應。Wolfgang Flad運用反轉雕塑量體的概念,在空間中將各種材質融合為一體,展現「萬物流動,身與意合、物我兩忘」的境界,也帶入空間、時間存在議題的探討。
自由策展人暨藝術史學家Marc Wellmann 詮釋Flad 的作品論述,可以追溯到前蘇格拉底時代的哲學家Heraclitus 對於古老格言All things are flowing. (panta rhei)的詮釋,其意義是「一切都流動」之意,代表「存在將無窮轉變」(eternal transformation of being)的概念。作為一個雕塑主體,它擁有恆定性及瞬間動態的關係,你會不知道何時開始、何時結束,在三度空間,時間,讓萬物擁有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