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rider ART 專訪 王薇薇 Elsa Wang 英國金融時報 Financial Times

Bluerider ART 專訪 王薇薇 Elsa Wang
英國金融時報 Financial Times

Bluerider ART 創辦人Elsa Wang王薇薇日前於上海,接受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專欄作家薛莉專訪,暢談結合藝術與商業綜效的畫廊經營之路,分享在企業經營思維中,仍保有為精神內涵服務的“騎士精神”。

– 感謝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薛莉 專訪撰文

專訪全文

2021年5月底,嶄新面孔、全新氣質的「藍騎士」畫廊(Bluerider Art)進駐上海外灘畫廊羣,低調卻引人矚目。原因有二。一是從畫廊的地段和空間大小來看,身價不菲;二是從代理的藝術家羣體來看,劍走偏鋒。

「藍騎士」畫廊位於上海四川中路133號的百年曆史建築中,這座新古典主義優秀建築有浮雕外牆,通高雕花圓柱,曾是英國卜內門洋行(現多樂士塗料品牌所在公司的前身)所在地,是外灘區域的地標建築之一。畫廊分兩層,空間相當大,讓幾家國際大畫廊的上海空間黯然失色。開幕首展爲瑞士藝術家西瑞.菲茲(Thierry Feuz)的上海、台北雙城個展《血液裏的浪漫》,對於中國大陸藝術市場,這是個相當陌生的全新藝術家,這次個展也是西瑞.菲茲的上海首展。

“開畫廊是個超過十年的長遠計劃”

“藍騎士”畫廊的創立者王薇薇曾創立在中國台灣科技企業並成功上市。王薇薇熱愛藝術,創業前曾短暫地加入台灣著名舞蹈社“雲門舞集”。在經營企業20年後,決定全身投入藝術行業。2013年,王薇薇創立“藍騎士”台北藝術空間,2021年,創立上海藝術空間,如今,倫敦藝術空間正在籌備中。

這麽大的投入,不怕虧本嗎?這是縈繞在我腦海中的第一個問題。

王薇薇很坦率地說:“這是我第二次創業。第一次創業,公司賺錢很重要;第二次創業,理想比賺錢更重要。又要實現理想,又要很快賺錢,天底下哪有這麽好的事?”她說:“我是做好了最多會賠多少錢的準備。有了這個最壞打算,就可以睡安穩覺了。”

“藍騎士”(Bluerider)藝術空間的名字源自抽象藝術先驅康定斯基的一幅作品名,後來康定斯基又把他和藝術家朋友弗朗茲.馬克等共同發起的藝術團體稱為“藍騎士”,有一往無前、不懼挑戰的“騎士精神”之意。這個藝術團體執著鉆研不可見的精神,還編發了《藍騎士》雜誌,希望把藝術同深刻的精神內容融為一體。康定斯基於1911年推出藝術理論著作《藝術中的精神》,系統地闡述了他的藝術主張。王薇薇說:“《藝術中的精神》這本書,給了我方向。”縱覽“藍騎士”(Bluerider)台北和上海藝術空間的展覽,展出作品雖然來自不同國家的不同藝術家,卻無一不是精神內涵豐富、藝術語言新銳、表現手法簡潔卻內涵深邃的有知識分子氣質的作品。在與藝術家合作的過程中,王薇薇有自己獨特的標準,他們必須風格成熟,價格有競爭力,並且能夠傳遞精神能量。經過這三個標準的“考驗”後,“藍騎士”代理的藝術家大多是50歲左右,作品價格在10-100萬人民幣之間。王薇薇說:“我們主要代理西方藝術家。50歲,是人生成熟的價段,藝術家經歷過人生的起伏,作品內涵深厚,而在這個年齡還有藝術激情,對藏家來說會有長期投資價值,作品的風格和價格也會穩健向上發展。”為什麽選擇在疫情期間開畫廊呢?王薇薇解釋:“開畫廊是個超過十年的長遠計劃,上海空間也已經籌備了很久。畫廊是長遠的,疫情則總會過去。另外,‘藍騎士’有捍衛心靈的精神內涵。我也希望用行動,給藝術家、客人和我們的員工帶來精神慰藉。”

“藝術腦”與“商業腦”合二為

“藍騎士”畫廊中展出的作品,有些很難用文字表達。很多作品抽象、有幾何感、材料多元,讓妳覺得有味道,卻又不知味道來自哪裏。比如上海空間的新展,荷蘭藝術家雷諾.奧德霍恩(Reinoud Oudshoorn)的中國首展上的作品,主題為“1.65”——整個展場所有雕塑與裝置的滅點高度都在1.65米。藝術家試圖通過幾何線條、生活經驗中的毛玻璃、細金屬絲制作的裝置,用精密的數學計算探討空間與物體的關系,並試圖抵達精神世界。

開畫廊,首先是對作品的選擇。但就像電影作品一樣,又叫好又叫座總是難的,更何況是藝術這種極小眾的市場。要不要代理這個藝術家?王薇薇說:“我家裏有個長沙發,最開始,我先是坐在沙發一邊,用藝術腦考慮問題;然後坐到另一邊,用商業腦考慮問題。”但如今她早已把藝術腦和商業腦有機整合起來。“藝術產業投資的是人。投資藝術家,不是三五年能看到結果的,很可能是十年二十年以上,這個和普通商業完全不同。”王薇薇說,“經營畫廊,不能光看營業數字,還有精神上的收獲。但精神上的收獲,是沒法轉化成數字的。商業公司從初創到上市要遵循市場的審計,但藝術產業不能完全拿市場數字的準則來考量。”盡管王薇薇一邊警惕著迎合市場,一邊告誡自己要走在市場前面,但又不能太前面,市場還是時不時給她驚喜。比如德國藝術家安格拉.格萊札(Angela Glajcar)中國大陸首展“空間撕裂”(Torn Space),展出了一組以紙張為材質的雕塑。藝術家用雙手撕裂紙張構建形態,構築了戲劇性的形態效果。這個展覽讓藍騎士畫廊成為一個“打卡”勝地,在網絡上“出了圈”,而且,也有藏家收藏。但因為材質與作品的獨創性,這本來是個相當實驗性的展。

我問王薇薇:“有沒有藏家會嘀咕‘這麽貴就買了一堆紙’?”她大笑著回答我:“真的有!有個藏家對我說,平均一張紙多少錢。哈哈!但他們又實在太喜歡了,就買了。”王薇薇說:“品味這個東西,隨著閱歷的增長,會變化的。市場整體的看法其實不重要,只要有一個客人被打動了,就OK了。”

“參天大樹有一些,但樹林太少”

在王薇薇看來,藝術的一級市場就像種樹苗,畫廊與藝術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扶持藝術家從稚嫩走向走熟。只有樹林茂密、枝葉繁盛,才有可能長出參天大樹,而參天大樹也才有穩健的根基。然而大陸當代藝術市場在她眼裏,依然是“參天大樹有一些,但樹林太少。”其實,比起十年前,中國大陸的“藝術樹林”已經繁茂了很多,這從每年參加藝博會的本土畫廊數量即可以看出端倪。當然,與西方成熟市場相比,一二級市場的成交額依然不成比例。做過科技企業的王薇薇說:“目前的政策對科技產業扶持很多。但藝術與科技是文明的一體兩面,都很重要。想要藝術產業有大的發展,政策扶持很重要。”但不管怎樣,能夠與大陸藝術市場共同成長,王薇薇覺得很開心。更何況在她眼裏,上海藏家對於西方當代藝術的開放與接受程度,比台北藏家更高。我最後問了她一個很多本土畫廊主擔心的問題:“妳擔不擔心合作的藝術家被國際畫廊簽走?”她說:“那只能說明我們眼光好啊,那樣我們的藝術家和藏家都會很開心!”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