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abella Kohlhuber

伊莎貝拉.科胡貝兒

(Austria, b.1982)

維也納應用藝術大學跨媒體藝術碩士(University of Applied Arts Vienna),師事奧地利藝術家Adolf Frohner、藝術家Brigitte Kowanz,及捷克當代攝影藝術家Jiři David,以維也納與漢堡為創作據點,目前亦任教於維也納藝術大學。自2006起積極參與維也納的展覽,2018受邀在維也納地鐵舉辦個展White Cube Yellow,並於維也納當代藝術館、維也納博物館區等多種藝術機構展出。獲奧地利足球超級聯賽100周年藝術競賽Art Challenge首獎。Kohlhuber以文字為題,透過繪畫、裝置、雕塑、動畫等不同形式的創作,主張藝術作品為傳遞訊息的載體,探討在溝通過程中,圖像或文字如何傳達意義,又是如何被詮釋和解讀。作品獲奧地利知名藏家Martin Lenikus收藏機構Sammlung Lenikus收藏。

        Isabella Kohlhuber的創作核心,相當特別的是,她思考了當代藝術形式的深層意義,許多在當代藝術中被認為是常用的手法,如:複製(Reproduction)、擬象(Simulation)、挪用(Appropriation)等手段,都被她一再挑出來檢視及質問。藝術作品傳遞了訊息,而知識則是讓觀眾如何去「理解影像」,她想要探求的是這樣「理解的過程」其中的脈絡。因此,擅長使用各種媒材創作的她,也創造了一種字母,稱為Bastards (混合許多字母的原型),讓這些文字在被閱讀時,需要自行「解碼」,發展出新的意義。而文本的選擇,也反映出Kohlhuber所關心的、批判的及認同的想法。

        思考意義在藝術的創作歷史中並非少見,1968年時,由賽斯.西格勞勃(Seth Siegelaub)[1]策畫,被認為是第一個觀念藝術的展覽,展示列印出來的文本材料,因為文字的意義已經表達了觀念,並且做為一種藝術形式。當1960年代西方進入高度發展社會的階段,大眾傳播與廣告業的蓬勃,尤其媒體即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的環境,對觀念藝術的產生有著重要作用,如何解讀訊息也同樣是現代人所面臨的課題之一。法國哲學家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2]也曾提到,這是一個影像比真實更真實的紀元;也是在後現代主義的概念下,大概也沒有什麼新東西可以獨創,所以過去的一切及其副本皆可以重新使用,並且視為同等。發展至今,在龐大的訊息洪流下,卻往往暗藏著對真實的追求,促使藝術理論走向觀念性的表達,而意義的製造、傳達及真實性備受重視。

        Bluerider ART 的亞洲首個展’Untitled’,分別呈現了Isabella Kohlhuber在不同媒材上展現獨特的敘事邏輯。作品From the Law,文本取材過去奧地利的聲音載體法律授權聲明,並使用Bastards字母金屬薄片列印出來,實則也在批判藝術中「挪用」的手法,在知識產權的原創概念下如何界定的問題。作品B+0066–B+0090,則是使用Bastards字母的筆畫形成一個動畫,使用視覺動態、變換造型的方式,不斷延展字母的順序及輪廓,漸進緩慢如同手工動畫的質感,觀眾在閱讀時便解讀意義,語言就被表現成一種開放的發展過程。而裝置作品Wunderblock,文本取自佛洛伊德的文章Notiz über den ‘Wunderblock’ (1925),又名神奇的書寫墊(wonder pad),描述這樣的工具可以讓書寫永久記錄並可被拭去。這樣的設定是想要使用裝置來保存記憶,並可隨意重現,無限容量不被耗盡。這種概念被Kohlhuber截取成布料雷射切割印出展出,就彷彿一個記憶的載體,讓觀眾環繞於其中,將意識、語言與記憶實體化。作品 Untitled (Lines),則是另一件帶有溫度及活力的創作,藝術家使用墨水及身體運動,以規律的震盪公式,完成了一種綿延不絕的視覺動態,象徵了每日生活的機械性,像時間的洪流、快速移動的高速風景,從點至線,當線條成為一種語言,視覺的自主性就此展開。

        Isabella Kohlhuber的藝術作品,透過了「語言」(非傳統指涉的語言) 來活在藝術中,並且利用藝術做為一種量體,介入城市空間中。避免用張揚的形式,讓語言可以在藝術中自治且獨立,是一種「對理解做出的深邃理解」、更對「意義被製造的過程」有了新的詮釋,在每一回清醒便接受大量訊息的當今社會中,邀請觀眾一起解碼,追求世界真實的模樣。


[1] 賽斯.西格勞勃 (Seth Siegelaub, 1941-2012),美國策展人,並擁有作家、藝術經紀商、蒐藏家及研究員的多重身分。他最為人所知的是在1960-70年代的紐約推廣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的革命性概念,他重新定義展覽空間,可以是一本書、一張海報或一段宣告文字,來傳達藝術理念,並影響後來許多許多策展人與藝術家的實踐。 

[2] 尚.布希亞 (Jean Baudrillard, 1929-2007),法國哲學家及社會學家,知名著作有《物體系》Le système des objets (1968)。他本身也是攝影家,並對於攝影影像提出許多辯證及批判,也認為影像是擬像社會的運行元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