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riderDaily 全記錄 “縫合 Sew up”

預告片 Trailer

藝術家訪談影片

展場影片

展場照片

開幕媒體藏家預覽日
Bluerider ART 策展理念 / 展場照片

#blueriderbyU

作品介紹

學術評論

1

馬爾特・丹尼爾森・約爾博
Marte Danielsen Jølbo 知名藝術策展人、作家。被任命為挪威國家藝術機構 KORO 的策展人。

衣服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也和我們的身體有著親密接觸。紡織品具有不同程度的柔軟度,但它們必須是舒適的,且具有可隨身體擺動及適應的特性。然而在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 的織品雕塑中,衣服已經僵硬、身體也消失了,卻往往留下清晰的印記。凸出的襯衫和夾克在幾件作品中反覆出現,不是直接放置在地上、底座上,就是放在牆上,重複的形體通常以米色或白色等中性色彩呈現,然而即使它們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件,卻也給人一種不合時宜的感覺。“Das Unheimlich” (詭異)是精神分析學家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用來解釋對熟悉和親切的事物感到不安的感覺,而這可以用於Bahri 多數的作品上,也反映在他所表現的主題中。

身心健康是Bahri 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研究的主題。透過“服裝般”的雕塑、假肢雕塑和織品裝置,她以藝術指涉從嚴重精神疾患到形塑我們行為方式的文化社會結構等議題。她關注人際關係、規範和規則如何限制、塑造我們,她將限制描述為她藝術實踐的觸發因素,並以防止移動的衣服及類似假肢的物體來呈現生理或心理的限制 —— 可能來自自身或社會。透過她的雕塑實踐,Bahri 審視了社會環境、人類同胞或社會規範限制或癱瘓個人的案例,關於與眾不同及遵循規範的差異。

在Bahri 的作品中,觀者能感受到一個人在各種情況下的想法和感受,例如思考身份、存在、找到自己的定位、不確定性、壓力和混亂,同時也有樂觀、幽默及歸屬感。展場內展現的並非有趣的事物,Bahri 寧可強調那些疲憊、悲喜交織的日常,她的作品視覺化了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組成,是非常真實且私人的,根據她所聚焦的情緒狀態,創作出服裝般的形態或材質。

我們所穿著的衣服構成私領域與公領域的界線,介於個人與外部世界之間。儘管織物輕薄而易碎,但它們構成了重要的界線和保護。相較起其他事物,這種內部和外部的邊界感在她的創作中可以被清楚識別,她以粗縫線將袖子與襯衫縫合,再把幾件衣服縫製成無法辨認的雕塑,組合並轉化為奇怪的突變。

織品雕塑可以依附在金屬架構上或在玻璃櫥窗中展示,以在更大程度上創造或跨越內部和外部結構之間的界限。如同Louise Bourgeois 的「細胞」系列作品,Bourgeois 以她個人背景創造複雜的心理裝置去探討心理、女性成就、身體或生活條件之間的關係。而Bahri 則對這些主題有更多社會學方法,藉由將安全感、不安等情緒放入各種形式的邊界感中,她創造了挑戰並反思人類基本經驗的藝術。

2

岡希爾德·霍格莫 Gunhild Horgmo
知名藝術評論家及作家,2010年起成為挪威報紙媒體Telemarksavisa 的專欄藝術評論家。

觸覺敘事
Tactile narratives
岡希爾德·霍格莫 Gunhild Horgmo

近幾十年來,我們見證了織品藝術的蓬勃發展。傳統藝術在近年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這個趨勢的崛起也與80年代以概念藝術為特色的風格形成強烈對比。織品藝術通常被認為是女性化的,因為這個媒材與針線活或服裝密切相關。然而,在 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 的作品中,這個柔軟的媒材被作為一種思考模式,並擴展了對於藝術形式的理解框架。織品不再僅限於柔和的線條和光滑的表面,而是質樸、反審美的表現方式,將找尋到、收集而來的布料重新創作成新的織品藝術,對於藝術家而言,貼近身體的服裝或布料象徵人類,在過程中,她的織品藝術創作也成了人類歷史的敘事載體。她將明亮、輕盈的布料與粗糙織物縫在一起而形成強烈對比,布料上的補丁和縫線成為生命中可見的痕跡。它是關於個體的不朽和限制,以及遠離在無形之中我們所遵循的社會模式,也是關於擔心失敗及脫離主流社會的心理恐懼(如:失去工作、養不活自己等等)。在展覽中,織品藝術創作被裝裱在大型木頭結構中作為單獨的畫面,以述說人生中的重大事件。這個裝置如同一個視覺構圖,帶你踏上從出生到死亡的旅程。透過織品雕塑的形狀及布料的觸感,以藝術作品講述了你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活動紀錄
10.29 Sat. BlueriderWalker精致導覽

11.19 Sat. BlueriderWalker精致導覽 

展出作品

藝術家介紹

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
(Norway , b. 1975)

卡里.安妮.赫勒伯格.巴赫里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 (挪威, b.1975),畢業於挪威奧斯陸國家藝術學院服裝設計(National Academy of the Arts, Oslo),自小在充滿創造力的環境長大,跳脫典型挪威式極簡風格,承續北歐憂鬱冷冽的氣質,融合服裝工藝,利用舊衣、碎布、殘片織品,混亂中透過解構、縫合、再造,賦予作品新意象,以中性色彩的織品藝術(Textile Art) 探討當下社會集體的限制、期待、秩序、孤立議題,形成個人獨特風格。曾於挪威Kunstmuseet NordTrøndelag、Danubiana Meulensteen Art Museum等美術館、及丹麥Socle Du Monde雙年展展出,作品由Kongsberg Municipality,Den Norske Husflidforening等機構永久收藏。

👉更多詳細資訊

“縫合”(Sew up)- 卡里·安妮·赫勒伯格·巴赫里 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 亞洲首個展
◼ 展期:
2022.10.8 – 12.11
◼開放時間 /地址:
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
周二~周日, 10am – 7pm
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壹段 101 巷 10 號1F
Bluerider ART 台北·仁愛
周二~周六, 9am – 6pm
臺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25-1號10F
◼ 免費參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