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敦仁】「青格樂圖:鼓蹄遠」– 2025 個展 Chingltu: Distant Gallop – 2025 Solo Exhibition 2025.3.22-4.22

看展覽 Exhibition


展場照片 Installation

「青格樂圖:鼓蹄遠」– 2025 個展 Chingltu: Distant Gallop – 2025 Solo Exhibition
台北・敦仁

青格樂圖(中國, b.1985)畢業於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碩士,現工作與生活於上海。他在牧區的成長記憶間接影響著創作,城市與草原、自然與人為、激情與理智…成為其畫面中永恆對抗的矛盾力量。疫情後,他將目光聚焦於遊牧民族「三顆石頭」的故事中,以探討當代生活的本質和真相。他的思考從宗教哲學出發,又落回於我們生存的大地,對城市文明進行觀照與反思,在創作中試圖尋找城市生活跟遊牧文明之間的共性與衝突,以及現實與想像界限的平衡點。作品先後於中國美術館、陝西省博物館、今日美術館與西安美術館等展出。

展名「鼓蹄遠」,「鼓」象徵遊牧民族的文化儀式與薩滿的靈媒角色,它透過敲擊連接自然與人類、過去與未來;「蹄」則是草原上自由奔騰的馬匹的象徵,代表著遊牧文明中的力量與流動性。「遠」不僅是空間上的廣袤,也是時間上的悠遠,寓意對歷史與精神的追溯。尊崇萬物有靈的薩滿,以敲鼓接應神靈 ,鼓聲代表另一緯度的馬蹄聲騎馬過來 ,再敲鼓馬蹄聲遠就是送行騎馬回去。青格樂圖的創作深深扎根於草原文化的記憶,承載獨特的詩意。

蒙古遊牧民族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千年的東胡匈奴等遊牧部落,以草原遊牧為生,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和社會結構。薩滿教是蒙古遊牧民族的原始信仰,是一種基於自然崇拜和萬物有靈思想的信仰體系。薩滿透過敲鼓、祈禱和舞蹈與靈體對話。青格樂圖的創作靈感源自於遊牧民族的血液,「三顆石頭」指的是用來支撐鍋具的三塊石頭,這些石頭圍成一個三角形,形成臨時的火爐或灶台,既簡易又實用,適合遊牧民族隨時遷徙的生活方式,三顆石頭代表「天」、「地」、「人」位一體的思想,「火」是生命的象徵,「騎士」、「飛馬」及「英雄」在史詩《江格爾》中象徵力量勇氣與智慧,這些元素並非具象敘事,而是能量的象徵,構築出他特殊的遊牧民族美學風格。

青格樂圖的創作以矛盾與張力為核心,能量是他創作的關鍵詞。城市草原、自然人為、激情理智,這些矛盾不僅體現在他對遊牧文化與城市文明共性的探索中,也貫穿於他的個人生活與創作實踐之間。透過自由的揮灑塗抹與色彩的情緒化表達,他在繪畫中尋求能量平衡,在現實與想像之間建立橋梁。青格樂圖認為,繪畫是一種跳脫現實的行為,在塗抹與疊加中,他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無論是草原上的遊牧故事,還是薩滿的儀式感,他以繪畫將這些文化意象轉化為視覺符號,他選擇礦物顏料創作並自行製作其顏料,這些顏料源自大地,他將這些天然顏料應用於多層粉底布上,透過精心的塗抹與滲透,營造出深邃的視覺效果,在畫布與板面上貼紗布做底,使顏料更牢固地附著於畫面,礦物顏料的顆粒感與光澤不僅賦予畫面獨特的質感,呼應草原的荒蕪與遼闊、自然的永恆與未知,呈現出神秘的東方朦朧美感。

2025個展「青格樂圖:鼓蹄遠」(Chingltu: Distant Gallop)將展出藝術家近期新作,《蜂馬》由6張畫布組合而成的大尺幅作品,以蒙古神話和史詩故事中的「飛馬」意象為靈感,象徵蒙古文化中與自然和神靈的聯繫,是靈性力量的化身。作品《縫隙》則描繪母親家鄉一座以鴻雁命名的湖泊,昔日的綠洲湖現正因人類活動而面臨乾枯的命運。《傳說》火,在薩滿教中被視為神聖之物,帶有傳說的神祕色彩,同時也是具有靈性和至高無上的象徵。《鼓蹄拓撲》則以騎士的外在形象注入強烈的能量傳遞。

「當高山還是小土丘,大海還是小池塘,有個叫寶木吧的地方,國王就是英雄江格爾」,當鼓蹄聲遠,彷彿我們被吸引走向那個神秘的國度!青格樂圖的創作超越了對草原風景或遊牧文化的簡單再現,啓發觀者以詩意浪漫的角度,深入探索人與自然、傳統與現代、靈魂與信仰之間的和諧之道。

「青格樂圖:鼓蹄遠」– 2025 個展 Chingltu: Distant Gallop – 2025 Solo Exhibition
媒體記者會:2025.3.21 Fri.  2:30pm – 4:30pm
開幕茶會:2025.3.22 Sat. 2:30 – 6pm(公眾開放)
展期:2025.3.22 – 4.22
地點: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
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 101 巷 10 號 1F
Tue. – Sun., 10am – 7pm
info@blueriderart.com
T: +886 2 27527778


藝術家 Artist


青格樂圖 Chingltu
(China, b.1985)

青格樂圖(中國,b.1985)畢業於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碩士,現工作與生活於上海。他在牧區的成長記憶間接影響著創作,城市與草原、自然與人為、激情與理智⋯⋯成為其畫面中永恒對抗的矛盾力量。疫情後,他將目光聚焦於遊牧民族「三顆石頭」的故事中, 以探討當代生活的本質和真相。他的思考從宗教哲學出發,又落回於我們生存的大地,對城市文明進行觀照與反思。每一幅作品都在尋找一個平衡點,一個消弭歷史與自然,現實與想像界限的平衡點。作品先後於中國美術館、陜西省博物館、今日美術館與西安美術館等展出。

👉更多詳細資訊

藝術家影片 Artist Video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