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梅費爾】卡蘿‧普魯莎:奇異吸引子-倫敦首個展 Carol Prusa:Strange Attractors 2025.1.16-3.10

看展覽 Exhibition


預告片 Trailer

展場照片 Installation

卡蘿・普魯莎:奇異吸引子-倫敦首個展 Carol Prusa:Strange Attractors
 倫敦·梅費爾

卡蘿‧普魯莎 Carol Prusa (美國, b.1956)畢業於美國德雷克大學(Drake University)藝術碩士,主修繪畫,現居住與創作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 普魯莎傳承文藝復興時期的銀針筆繪畫技法,鑽研天文物理學,詮釋宇宙演化的混沌相互作用,經由銀針筆的精密與洗煉灰階,以大規模銀線描繪,獨樹一格地融入雕塑形式,表達宇宙奇異之美創作聞名。 獲得SECAC藝術成就獎。 作品受邀備受國際尊崇的美國藝術與文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邀請展,創作收錄於多本銀針筆歷史書冊,並獲全美十數間美術館永久收藏,包括邁阿密佩雷斯美術館(Perez Museum of Art, Miami),紐約美術與設計博物館(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 New York),特爾費爾藝術博物館(Telfair Museums)、弗朗西·古德和大衛·霍爾維茨收藏,以及藝術與科學博物館(Museum of Arts and Sciences)等,並於多個包括博卡拉頓藝術博物館(Boca Raton Museum of Art),西棕櫚灘博物館等舉辦大型個展。

科學藝術。 普魯莎Prusa自述,「我尋求傳達看不見但能感受到的振動,包括億萬年前的迴聲。像科學家一樣,我尋找解釋我們所處位置的新方法,並實現對世界的最完整理解 。」十歲從「大爆炸」理論驚奇開始,普魯莎Prusa熱衷學習微生物學、病理學,數學和天體物理學,思考事物為何如此複雜和令人不知所措,但我們的呼吸卻感覺自然、簡單和平靜?她向科學尋求答案,然而科學並沒有完全的答案,她發現透過隱喻和詩歌結合藝術與視覺的美更能得到滿足,將科學和藝術視為找到自己在宇宙位置的一種方式。 普魯莎Prusa最近的研究,包括天文宇宙生成以及生命起源演變理論,其中「奇異吸引子」(Strange Attractors,在數學中吸引子是一組狀態,動態系統趨向於演化,如果吸引子具有分形結構並且是混沌的,物理學則稱為奇異吸引子),以及「弗里德曼方程式」(Friedmann Equations,在一般相對論的框架內,描述宇宙的均勻和各向同性模型中空間擴展的一組方程式 ),利用二者互動對比進行藝術性轉換。與弗里德曼方程式不同,她的作品充滿了希望和可能性,弗里德曼方程式雖是美麗的,但對普魯莎Prusa來說並不完整,因為它們沒有解釋生命與如何存在,她的創作試圖將活在這些理念矩陣中是什麼感覺,帶著歡愉的呼吸將其視覺化,在看似隨機事件的混亂中,需要來到身邊的人事最終會來到,與有些人的相遇像詩般地運作,就像奇異吸引子一樣,生活是奇異、驚訝、複雜、美麗、混亂、不隨機卻具有韌性,混沌的交互作用。

銀針筆(Silverpoint)興盛於文藝復興時期,這個古老的技法因描繪細膩的特性而受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拉斐爾(Raffaello Santi)等大師所喜愛。 文藝復興時期切尼諾・切尼尼(Cennino Cennini)所編著的繪畫技術論著《藝術之書》(Il Libro dell’Arte)中也提及,中世紀的畫室學徒必須精通銀針筆以後,才能著手學習油畫,可見此技法之高超。 受文藝復興圓頂教堂繪畫的啟發,普魯莎Prusa 開始埋首銀針筆繪畫研究,融合了對天文、自然科學,以及宇宙間神秘未知的著迷,普魯莎Prusa將古老的銀針筆技法,結合雕刻樹脂、玻璃纖維、金屬箔甚至是LED燈光等當代媒介,使我們得以想像宇宙初始的混沌,根據創作複雜程度與規模,一件作品可能需耗費數千小時才得以完成。早期以半弧形體,後逐漸展現360度球體功力,近期轉向平面畫作創新。無盡的想像其實皆經精密計算及佈局,每件作品象徵已知與未知的交觸面,平衡與反复的圖形陳述宇宙運轉的邏輯。 美國藝評家Margherita Dessanay評論,「卡蘿・普魯莎Carol Prusa 使用藝術來研究宇宙的無限奇蹟,也在她的當代作品為宇宙能量創造了新視野。」「未知」雖然讓人卻步,卻也同時使人期待,普魯莎Prusa的銀針筆繪畫詮釋宇宙演化核心的混沌相互作用,宇宙間無形的力量,也得以呈現在我們眼前。

2025年1月,Bluerider ART London·Mayfair將舉辦Prusa的首次英國個展《Carol Prusa: Strange Attractors》。展覽的標題作品《Strange Attractors》是一幅九米長的巨型卷軸,還有一系列精緻的銀針筆畫作品。《Strange Attractors》是一個引人注目的探索,描繪了塑造人類能量和宇宙動態力量的過程,象徵著個體與宇宙之間的互聯。畫作中的線條象徵著人體的脈輪或能量流動,反映了內在活力與外部宇宙力量之間的平衡。卷軸的背面,Prusa的詩句加深了作品的概念深度,反映了生命存在的體驗。她的詩句探討了存在的現象感,與弗里德曼方程(宇宙學理論的關鍵)相呼應,將抽象的宇宙演化與人類生命聯繫起來。通過這種科學與藝術的融合,Prusa表達了宇宙中的混沌力量如何與人體的流動能量相似。Prusa的銀針筆畫作品將簡單與複雜結合,幾何形狀,尤其是圓形構圖,與交錯的線條交織在一起,創造出動態的平衡。精緻的銀針筆技法賦予這些作品安靜的精確感,每一幅畫作都揭示了看似混亂中蘊含的秩序,邀請觀者深思。

Prusa對對稱與圖案的探索反映了自然界數學的優雅,並對結構與流動、秩序與自發性之間的平衡進行形而上學的探詢。這些作品通過精心構造的複雜性,為觀者帶來冥想的體驗。正如瑪麗·奧利弗在《Upstream》中美麗地表達的:「藝術關心的是邊緣,並在超越邊緣的無形中創造形態。」

卡蘿・普魯莎:奇異吸引子-倫敦首個展 “Carol Prusa: Strange Attractors” – First Solo Exhibi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媒體日:2025.1.15(三) 2:30pm-6pm
開幕日:2025.1.16(四) 6:00pm-8:00pm (大眾開放)
展期 : 2025.1.16-3.10
Bluerider ART 倫敦·梅費爾
47 Albemarle Street, London, W1S 4JW
info.uk@blueriderart.com
T: 020-39037827

看作品 Works


藝術家 Artist


Carol Prusa 卡蘿・普魯莎
(USA, b. 1956)

畢業於美國德雷克大學(Drake University)藝術碩士,主修繪畫,現居住與創作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 普魯莎傳承文藝復興時期的銀針筆繪畫技法,鑽研天文物理學,詮釋宇宙演化的混沌相互作用,經由銀針筆的精密與洗煉灰階,以大規模銀線描繪,獨樹一格地融入雕塑形式,表達宇宙奇異之美創作聞名。 獲得SECAC藝術成就獎。 作品受邀備受國際尊崇的美國藝術與文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邀請展,創作收錄於多本銀針筆歷史書冊,並獲全美十數間美術館永久收藏,包括邁阿密佩雷斯美術館(Perez Museum of Art, Miami),紐約美術與設計博物館(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 New York),特爾費爾藝術博物館(Telfair Museums)、弗朗西·古德和大衛·霍爾維茨收藏,以及藝術與科學博物館(Museum of Arts and Sciences)等,並於多個包括博卡拉頓藝術博物館(Boca Raton Museum of Art),西棕櫚灘博物館等舉辦大型個展。

👉更多詳細資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