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博會】2022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S14

Bluerider ART 於 2022 年 5 月 19 日至 22 日參展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首推中國藝術家曹吉岡 Cao, Jigang 個展。Bluerider ART 創辦人 Elsa Wang 王薇薇表示:「今年五月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因疫情停辦一年後回歸,Bluerider ART 特別集中火力,以個展型式呈現中國資深藝術家曹吉岡最新2022力作。曹吉岡從傳統中創新,以西方坦培拉媒材特性、技法、表現中國山水中文人精神境界,融合東西方兩大美學,創造屬於國際、當代獨特的個人風格。」曹吉岡的繪畫深入到中國古代的詩意意境中,卻又有著極簡思維與抽象情調的邏輯。數幅大中型新作及首次亮相的紙上水彩作品將出現在此次展覽中。

訪談影片

展場照

現場照片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Bluerider ART 藍騎士藝術空間

展位 S14


貴賓預展(僅限邀請)
2022 / 5 / 19星期四 14:00 – 20:00

公眾日

2022 / 5 / 20 星期五 11:00 – 18:30
2022 / 5 / 21 星期六 11:00 – 18:30
2022 / 5 / 22 星期日 11:00 – 18:30

展覽地點
台北世貿中心一館(台北市信義路五段五號)

曹吉岡 Cao Jigang
(China, b.1955)

出生於北京,1984 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2000 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材料表現研修組。 曾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基礎部。曹吉岡的作品融合東西方美學,用混生方式表現中國山水畫中的 「虛空」。初期以油畫描述歷史長城的生命,之後歷經不同技法及概念創新演變階段,形成個人獨特風格。 近年則以西方古老的坦培拉技法,慢工細活多層打底中的有為留白、玉質感,表現中國山水文人精神最高虛空意境。曹吉岡曾表達他的內心世界:「元代詩人倪雲林在他的路上踽踽獨行,進入了極端個人化的 ” 花不開水不流的寂寞世界”。我希望能沿著這條路繼續前行,抵達一個沒有花沒有水的更加荒寒空寂的無 人之境。」曾多次於中國美術館及海外展出,榮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銀獎(1999),並由中國美術館、上海 美術館…等永久收藏。

曹吉岡的創作理念,認為傳統水墨畫的虛空是留白,是不畫,是以「無為」來表現虛空的概念,但他反其道而行,使用坦培拉經過十幾遍甚至幾十遍的「有為」塗抹,一層層虛薄的材料在乾燥的時間過程中沈積下來,這樣形成的虛空有了結實的觸摸感、物質感和厚重感,形成一種「實體」的、從「有」中而來的「無」。面對強大的傳統山水,他只取極少的元素融進風景中,生成不同於兩者的疊加態。這種疊加態是西方畫法的堅固性與傳統水墨的流動性之間的一種平衡,形成了文化識別上的模糊性。這種模糊性比確定性,打開了更大的思維與想像空間。曹吉岡認為不必用東方或西方的畫法結構去看待他的作品,它只是兩種表達方法、兩種藝術混生而成的另一種畫面的呈現。坦培拉作為成全虛無水墨的方法,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這是他刻意打造的模糊文化識別趣味。簡化為宋代禪意山水的淡遠,幾乎去除了自然山水的意象,如同一抹時光的淡痕,淡遠悠然。這是 「意境的深度」。畫面上黑白灰的處理,尤其是黑白的切分,形成至簡又極強的對比 。這是 「色覺的張力」。曹吉岡的平面繪畫與古典文人美學的空間有著深度契合,但這是繪畫極簡思維轉化之後,所啟動的幽微又悠遠的「冥想空間」。

使用歐洲古老的坦培拉技法來創作,曹吉岡把西方的古典技法通過東方玉質觸感與宋瓷的色感改造後,形成為多重深度的新山水。坦培拉(Tempera,義大利語)是一種源自於拜占庭、歐洲古典時期及中世紀的繪畫技法。使用色粉與油、水混合的乳化劑,或與蛋黃混和調勻(通稱蛋彩畫)。此媒材的表面隨著時間而變得堅靭不變質,經過幾個世紀也無瑕疵。在反覆塗抹下,畫面呈現稀薄、半透明的效果,常使用在極高的描繪精細度上,擁有較低的顏色飽和度,呈現曖曖內含光的通透光澤感。在歐洲繪畫史上常用於壁畫、木板上的精細繪畫,14-15 世紀的義大利藝術家喬托(Giotto di Bondone)、波堤切利(Sandro Botticelli)的作品皆使用此媒材歷久彌新。

坦培拉的特殊性質在於它是一種乳液結合劑,含有油和水兩種成分,多使用蛋黃或全蛋為乳化劑,然後打入適量的亞麻仁油和樹脂油。穩定、牢固,最能保持顏料的鮮艷度,壽命比其它畫種(包括油畫)長。坦培拉因為顏料速幹的特性,藝術家作畫前畫布制作打底耗時費工,作畫時必須多層連續快速作畫,具有一定高難度,直到15世紀油畫盛行而逐漸式微。曹吉岡改造坦培拉的繪畫技法,並保留一層層的制作打磨過程,但又借鑒水墨罩染的方式,保持間薄余留的痕跡,卻又豐富了玉質的觸感。坦培拉的透明畫法與水墨罩染形成的壹道道透明的痕跡,非常迷人,帶來審美的“感知的深度”。

中國山水畫是以心理狀態為主宰,去描繪山水空間的美學,是脫離現實的約束,以心映畫。曹吉岡說:“幸好中國有山水畫這樣壹個畫種,不然我等蓬萵之人如何安放自己那雖然卑微卻又不可出賣的靈魂?這也是山水畫兒在當代殘存的一點兒自我拯救的價值。躲進小樓,不管秋冬。” 早期作品《廣陵散》刻意與現實保持距離,而這種巨大的疏離感持續地延續至今的創作。傳統山水畫是壹個“可居可遊”的理想世界,他的畫中沒有任何路徑供觀者進入,它與人和社會保持著距離,它是現實生活的對立或稱反象,是一片沒有溫度的風景,冷漠、嚴峻,沒有欲望。曹吉岡遁逸至中國山水畫中便是壹種解放的方式。如此壹來,沒有批判地對抗世界,而選擇在山水風景中,找到避世之道。沒有古代文人向往桃花源的閑情逸致,而是一種隔絕疏離的無人之境。

曹吉岡 談不同階段創作歷程1984-2022

曹吉岡 Cao Jigang

我的創作大概分幾個階段。首先美院這個階段,因為在美院我始終在研究西方這個傳統的寫實繪畫語言。畢業之後仍然覺得這方面還不夠,所以繼續沿著這個方向往下研究,所以就畫了第一個階段的《長城》系列。這批畫其實我畫畫好像憑直覺吧!很多後來的解讀,都不是我開始就設想或是要追求的,我是憑著直覺,覺得我要這麽做,不管哪個階段,到現在也一直是這種狀態,《長城》這個系列想法也是很簡單,因為我一直就是喜歡廢墟或者比較荒涼的風景。所以畢業之後也很自然地就選擇長城這個題材,因為我畫的長城跟別人有些不同,完全是一種廢墟的呈現,過於完整的長城我是不會表現。因為它的挫敗感才有繪畫性,才有更多的內涵。這是那個階段,所以畫了這個用我認為是純粹歐洲的油畫語言畫的《長城》系列,我畫長城已經有罩染的手法在裏面。

這批長城畫了可能有 5-6 年,到了 1990 年代初,當時覺得不想再用這種語言來畫油畫,希望有所改變就做了一些嘗試。因為本身也是喜歡中國的山水畫,就希望能夠在兩者之間有壹個融合。開始用鉛筆畫了壹些鉛筆的作品。1990-1991 年在美術館辦了一個長城的展覽,在辦展覽之前的準備工作的時候, 因為我都是油畫都是尺幅比較大,我希望有一些小的畫,能夠穿插在裏面展覽的空間比較活躍。如果全是大幅的油畫會顯得有些陳悶,所以想劃一些小畫,所以想到用鉛筆畫在材料和表現手段上有不同,會顯得展覽面貌更豐富,所以就嘗試鉛筆在紙上來畫。相對來說也比較快,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準備出需要的數量的鉛筆 畫,所以用鉛筆來畫。畫的過程中用了一些松香定畫液,壹般是噴在素描上達到固定鉛粉的作用。我是用毛筆沾著定畫液染在這個鉛筆畫上,染的過程把鉛融化了一部分,所以出現了一種像水墨或者水彩或者銅版畫,這是一個偶然的發現。

畫石頭其實因為我想要畫山、畫風景,越來越集中在山頭部位。山頭其實就是一塊石頭,山其實實際上是一塊大石頭,像華山一石巖。華山其實就是一塊石頭,而太湖石也是石頭。所以其實畫的對象沒有變,都是石頭。那是表現的內容不一樣,石頭它更具有一種把玩性,它是一種小的空間裏的存在物,是一種可以把玩,可以讓人比較和它近距離接觸的壹種感覺。堅實性是一個我要追求的。堅實性它過於堅實就會感覺被固定化,所以我還希望它有這種流動性,要有一種融化感、一種飄忽的感覺。它這種飄忽感其實就是水性材料能夠做到的特點,因為水性充分,自然就有升華的感覺,它會不那麽具體,它的抽象性會加強。

大約2000年前後,我開始研究坦培拉進行創作。坦培拉是一個翻譯詞,Tempera譯音,是混和攪拌的意思。坦培拉,是用油和水兩種材料攪拌和成一種媒介,用這種媒介來畫的畫就叫坦培拉繪畫。坦培拉繪畫媒介也分幾種, 雞蛋坦培拉是最常用的壹種材料,所以一般覺得坦培拉就等同於蛋彩。雞蛋坦培拉或稱蛋彩,坦培拉大多都指這個蛋彩坦培拉,它的特點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就開始有這種材料,這是一種非常復雜、非常麻煩的一種材料和繪畫的方式,因為它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時間,慢慢地達到一種效果,它經過多年的改進,發展之後逐漸變成油畫。油畫它有很多方便之處,所以坦培拉這種材料基本上沒人再采用了。雖然這種材料非常麻煩,但是它有一種其他材料無法替代的審美價值,比方說它的半透明性,那種內在的光感,像瓷釉壹般或像玉一般的那種溫潤的質感,這個是任何一種材料替代不了的,這也是我為什麽選擇它的原因。

坦培拉因為這種材料特點,是一種半透明狀,仔細看作品妳會看進去,妳會看到色層下面的東西,操作好之後會有這種效果,會有往後滲透的感覺。所以創作過程是一個非常理性的過程。因為需要事先有一個計劃預判,妳通過幾步之後想要達到什麽效果。雖然之中有些變化,但事先必須要有設想在裏面,然後一步一步的通過一遍一遍的染,逐漸把妳想要的東西顯現出來,所以不能急躁,必須是緩慢地進行,而且如果妳有激情沖動,也必須控制把它在理性的畫面內,不讓它干擾妳的這種很有條理的步驟,一步一步的方法就像一種慢慢修行,每張畫都是緩慢讓它逐漸伸展完成的一個結果。

曹吉岡 Cao Jigang
(China, b.1955)

Education
1984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
2000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材料表現研修組

Selected Exhibitions
2020 當坦培拉遇見山水,Bluerider ART , 臺北
2018 十五章·曹吉岡作品展, 築中美術館
2015 曹吉岡小作品展,築中美術館,中國北京
2014 空寒,自然的虛托邦,索卡藝術中心,中國北京
2014 抽象與自然,築中美術館,中國北京
2013 墨以象外—中美藝術家聯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2012 當代—中國油畫雙年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2012 跨躍極限,紐約天理藝術中心,美國紐約
2011 付出與獲得,科羅拉多大學美術館,美國洛杉磯
2009 悟象化境—傳統思維的當代重述,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2008 「象」之中國—曹吉岡階段回顧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2008 平遠—中央美術學院五人展,今日美術館,中國北京
2007 對應:應對—2007中美藝術家作品交流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2004 首屆中國北京國際雙年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2001 杜勒與中國山水的對話—曹吉岡紙上作品展,索卡藝術中心,中國北京
1999 第九屆全國美展(《蒼山如海》獲銀獎),中國北京
1998 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1994 新鑄聯杯中國畫、油畫精品展(《深谷淺溪》獲銀獎),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1992 曹吉岡畫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Awards
2014 《獅子林》獲法國美協沙龍展金獎
1999 《蒼山如海》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銀獎
《蒼山如海》獲北京市慶祝建國50周年美展銀獎
1991 《深谷淺溪》獲新鑄聯杯中國畫、油畫精品展銀獎

媒體報導 Press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