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灘|曹吉岡不同階段創新與作品欣賞

2023.8.12 Bluerider ART
曹吉岡 「天徑」個展茶會
曹吉岡談創作脈絡

不同階段創新與作品
曹吉岡

第一階段:長城純油畫時期
《長城》系列這批畫其實我畫畫好像憑直覺吧! 很多後來的解讀,都不是我開始就設想或是要追求的,我是憑著直覺,覺得我要這麼做,不管哪個階段,到現在也一直是這種狀態,《長城》這個系列想法也是很 簡單,因為我一直就是喜歡廢墟或比較荒涼的風景。 所以畢業之後也很自然地就選擇長城這個題材,因為我畫的長城跟別人有些不同,完全是一種廢墟的呈現,過於完整的長城我是不會表現。 因為它的挫折感才有繪畫性,才有更多的內涵。 這是那個階段,所以畫了這個用我認為是純粹歐洲的油畫語言畫的《長城》系列,我畫長城已經有罩染的手法在裡面。

第二階段:鉛筆時期
轉變到山水這個過程的中間階段,就是一張鉛筆的山水,是一個偶然的發現,就是我在畫長城油畫過程中用一些小紙,用鉛筆在小的紙張上嘗試著畫一些有中國山水圖式的風景,比如說把長城畫成像郭熙這種,從上到下豎長條形狀的構圖,在這個構圖上就有一種山水的感覺,就可以從這個大的視覺上,感覺這張畫是貼近於山水的,不是簡單寫生的風景,然後就畫了一張很大的三張整開紙拼在一起的,把山水構圖這種圖式的特點,用現實中這些山石的形狀來替換 ,在視覺上感覺它是一張山水,但實際上它又是很寫實的一張風景,所以這段畫裡就有兩個感覺,既有山水的感覺,又有風景的感覺。 在這個之後就有山水和風景結合的可能性。 但是還要把它轉到油畫上,過程我也是在紙上先用鉛筆,畫一些鉛筆的痕跡,這些排筆類似於銅版畫的效果,然後再用丙烯或者油畫顏料一部分的覆蓋,有些地方會留出鉛筆的痕跡,有些地方它是油畫的顏料,做了這一種嘗試。

第三階段:丙烯時期
因為丙烯它是油性,更容易有氤氳的效果,產生水墨般的韻味,所以畫一段時期的壓克力。 因為常常要帶學生下鄉,開始寫生畫的多,寫生的過程中,還是帶著一種怎麼樣把對像不是簡單的一種寫生,融入一些像山水的追求,可以保留一定的水墨感覺,但是 它又是一個非常寫實的景。 進入丙烯之後,開始階段還是追求一種山水的那種巨障式的構圖,後來去一趟高原,高原的景和平地景很不同,是我從低海拔南方的景,逐步往上進入到高海拔的一個平遠的過程。 進入到平遠之後,自然會感覺到一種單純的氣象,不像進入黃山或進入華山很壓面的那種感覺,就很開闊自然就會要單純化。

第四階段:坦培拉時期
坦培拉,是用油和水兩種材料攪拌和成一種媒介,和丙烯相比有更好溫潤的韻味,不像丙烯是化學合成的,從此創作就不再用丙烯。 坦培拉這種材料非常麻煩,所以基本上沒人再採用,但是它有一種其他材料無法替代的審美價值,比方說它的半透明性,那種內在的光感,像瓷釉一般或像玉 一般的那種溫潤的質感,這個是任何一種材料替代不了的,這也是我為什麼選擇它的原因。
坦培拉因為這種材料特點,是一種半透明狀,仔細看作品你會看進去,你會看到色層下面的東西,操作好之後會有這種效果,會有往後滲透的感覺 。 所以創作過程是一個非常理性的過程。 因為需要事先有一個計劃預判,你經過幾步之後想要達到什麼效果。 雖然之中有些變化,但事先必須要有設想在裡面,然後一步一步的通過一遍一遍的染,逐漸把你想要的東西顯現出來,所以不能急躁,必須是緩慢地進行,而且如果你有激情衝動,也必須控制把它在理性的畫面內,不讓它幹擾你的這種很有條理的步驟,一步一步的方法就像一種慢慢修行,每張畫都是緩慢讓它逐漸伸展完成的一個結果。 後來我的作品逐漸進入追求簡化單純的過程,從2020年台北的個展開始,就有一個極簡的傾向,一直到最近這兩年的作品,可能這個傾向就更明確。

藝術家Artist

曹吉岡 Cao Jigang
(China, b.1955)

出生於北京,198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2000 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材料表現研修組。曾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基礎部。曹吉岡的作品融合東西方美學,用混生方式表現中國山水畫中的「虛空」。知名中國藝術評論家夏可君教授Ph.D 談論曹吉岡作品 :「曹吉岡的坦培拉作品乃是連接自然與生活,西方古典與中國古典,傳統與當代,現實與夢想之間的仲介,是在趙無極與朱德群的抒情風景抽象之後,華人藝術家所給出的另一個新階段,這就是古典山水畫的歷史記憶與西方古典的手法觸感,經過新的極簡主義與虛薄化轉換,更為具有東方典雅高貴的氣質與生命洗心的精神。」曾多次於中國美術館及海外展出,榮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銀獎(1999)並由中國美術館、 上海美術館…等永久收藏。

👉更多詳細資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