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BlueClub 藏家活動現場
9.21周六九月 BlueClub 藏家活動,我們與受邀貴賓於茶香品茗中一起分享 “希望是個有羽毛的東西”- 中國85後青年藝術家徵件展,欣賞YZ世代獨特的視角與思維,他們直接而豐沛的表達,引發來賓盡情分享對作品的見解與了解創作背後的歷程,在輕鬆而感性氛圍下,領受藝術獨特的年輕魅力。感謝蒞臨的來賓們,與我們共度藝術精神的周末午後。We had a good time with YOU!
九月 WALKER 精緻導覽
9.14周六上海・外灘 下雨的外灘依然迎來熱情的朋友們參與“希望是個有羽毛的東西-中國85後青年藝術家徵件展”的 WALKER 精緻導覽,一小時的導覽中我們一起解說48件參展作品,感受25位YX世代青年藝術家豐沛的創作能量,並探討作品背後所傳遞的情感以及觀後感觸,感謝大家的參與分享,共度外雨內熱的周末午後。We had a good time with YOU!
ByU 你的觀展心得
藍騎士藝術 Bluerider ART 上海·外灘 “希望是個有羽毛的東西” 開展後,參觀者絡繹不絕好評如潮,感謝大家與我們分享 ‘byU 你的觀展心得’ ,由於篇幅有限,摘錄部分如下:
“現場的作品中藝術家王明輝的作品《父親》還是挺震撼的,除了尺寸,也受到他所刻劃的父親為子女憂愁的情感,甚至是畫面紋理對於家鄉風土的表現所感動。另外,他將作品與另一世代的男子肖像畫也有相映的趣味” — 50+ 藏家
“代俊鵬的作品中看到一種真實,他的畫面里看到一種幽靜、陶淵明的與世隔絕的桃花源,畫出了一種意境,他的心感覺沒有被影響、被社會化….看了讓人放鬆、遠離塵囂的意境….” — 50+ 金融業 方先生
“青格樂圖的三顆石頭簡單卻讓人想停留很久,沒有很多色彩,但好像在畫面裡看到了真實的大自然,礦物顏料原來也返還表現了真實的自然” — 40+ 科技業 郭先生
“我看到丑姑姑這三幅植物與人體器官融在一起的作品很有感觸,因為我自己在看植物時就覺得他們像器官,這種交融非常自然,而且她用中國工筆的形式表現,又有當代的元素在裡面。” — 30+ 品牌代理人 Xin
“作為在全場唯一一件裝置作品《IX-0》,確實很吸睛。尤其是像骷髏但卻又能飛舞的翅膀,和油畫裡點燃的燈火,都顯示了一種極端反差。但也是反差吸引人的目光,藝術家在逆境中重生的動力一眼非常有生命力!” — 40+ 律師 Cora
“很喜歡俞文杰大幅的這件作品,顏色、布料給我很舒適安全的感覺,整個畫面很像晚上從房間外望出去的景色,看著很舒服有種安定人心的感受。” — 30+ 藝術愛好者
“我們一路從外灘源看展過來還是覺得你們展辦得不錯,雖然青年藝術家作品在思想上相對還欠點火候,但還是有發展空間,能給他們這個機會非常的好。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內蒙古這位藝術家青格樂圖,他的畫作內容不管是三顆石頭還是五顆,以這種抽象表現形式還是不錯的。” — 50+ 藝術愛好者 譚女士
“這次展跟之前的展覽去罷野草有點像,不過這次是展中國藝術家挑選作品的審美還是在線的,而且現場看作品比小紅書上刷到的照片還要好看。我最喜歡的是趙壯四幅胖胖的人像水墨畫,古典跟當代性融合的很好,你們展覽海報上吃麵的那幅也不錯,現在年輕藝術家的表現力還是不錯的。” — 45+ 科研工作 鐘先生
“我很喜歡這次展覽的主體以及整體的概念,而且選的作品也很契合整個策展的思路。也很喜歡展廳裡艾學峰大幅畫樹的作品,近看可以看到很多顏色暈染的細節,遠看整體的構圖又跟近看完全不一樣,就像這幅畫的名字有限向無限一樣” — 20+ 藝術生
“難得在Bluerider看到有別以往的創作題材及風格,作品十分精彩!” — 40+ 藏家
“進門右手邊艾學峰這幅大的樹的畫作,作品左邊顏色像糾結在一起的深山老林,右邊又帶給人開闊的視野感,用色與細節處理上會想靠近跟走遠觀看,可以看到不一樣的空間感” — 20+ 學生
“你們展覽滿多元的,上一檔展覽非常精緻,這一檔完全換了風格,但是整體品質都很高,挑選藝術家上很有眼光,而且在讀導覽介紹時也能完全理解展覽想要表達的觀念。我個人在看趙壯那四幅女性水墨時很有感觸,那種充滿荊棘被困住的感覺,很像我現在行業所面臨的狀態” — 30+ 景觀設計師 霸先生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三顆石頭的概念,那種就地取材的遊牧生活讓我感受到自由,青格樂圖的作品讓我印象深刻,尤其特別喜歡礦物質顏料的樸實色彩” — 50+ 藏家
“我個人是很喜歡當代藝術的,在這場展覽中會更多的被吳映卓的兩幅作品吸引,因為我個人很喜歡顏色比較歡快明亮的藝術作品,雖然並沒有仔細了解過藝術家的背景,但是光從畫面上來說,這兩幅會是讓我有想要繼續了解下去的衝動,想要好好的去欣賞作品。” — 20+ 藝術愛好者 張女士
“吳映卓的顏色讓很愉悅、會被吸引上前,聽介紹才了解原來是與建築有關的場域研究,具象抽下話的表達,與一般看到的抽象很不同,很有深度” — 40+ 藝術工作者 曹女士
“很喜歡俞文杰《房間》這幅作品,可能因為他有用到了布料的元素在裡面加上顏色看起來給人很舒服的感受在。” — 30+ 藝術愛好者
“會更多的被王明輝的作品《父親》吸引,很濃烈的感情躍然紙上,這一幅是比較特殊的,一般需要細看近看的作品,在它身上反而不適用了,只有站的越遠才能越看清畫面的最終呈現效果。聽了畫廊工作人員的介紹才知道,原來這幅簡單的人像背後所具備的深意,真實而純粹的對父親的情感,以及對那個年代人民的描述。” — 40+ 建築工程 王先生
“湯嘉欣刺紙的作品很有意思,看起來是繪畫,但沒想到是這樣的創作過程,聽起來創作是一個進入心流flow state的過程,在觀看中也感到進入flow state的感覺,平靜的觀看許久” — 30+ 品牌代理人 Stephanie
“平時也喜歡看展,一樓、二樓的展出作品滿多元的。二樓一上來就會注意到洪愷這幅有翅膀的作品,用色跟他後面所掛的另一幅山的作品好像有呼應,加上兩者間都有山,一前一後很協調,作品裡翅膀的線條筆觸與畫作後欄桿的組合也是呼應的,覺得擺放位置與畫作的構圖讓線條在整個空間中有延伸性。” — 40+ 科技業
“這次終於開放了二樓作為展廳,也是滿足了我一直以來的好奇,之前就有來看過你們的展覽,但都是停留在一樓而已,二樓的加入感覺讓看展變得更有意思了。個人會比較傾向於洪愷翅膀的這一幅作品,可能是因為和主題契合的原因,也是有羽毛的元素,翅膀延伸向上的樣子也有種希望的感覺,在遼闊的貧瘠土地上,這一翅膀主體像荒野中開出的花一樣,極具反差和深意。” — 20+ 藝術愛好者 丁先生
“丑姑姑的工筆技法很好,也很有突破性,整個構思沒有違和感,因為我自己之前也學過,有時畫工筆很容易被傳統的條條框框給侷限,但他有注入當代的色彩,整體也不失功筆畫的雅緻性在內,所以觀賞了很久。” — 30+ 藝術愛好者
“白詩齊的關羽之死很有中國味道,但又很現代的作品元素融入。很符合當下的語境。用傳統中國媒介表達這個時代的議題,很有對比性,這次整體展覽多種媒介作品很豐富很平衡!” — 40+ 藝術工作者 孫女士
“每次開展我都會來看,相比之前的展覽這次作品元素多種類主題更加豐富,有幾幅還跟展名有關連。不過二樓跟一樓比相對作品沒那麽跳出,可能是空間的關係。我自己就對一樓裡面那兩幅劉莉銘類似壁畫的人像圖騰的作品很感興趣,可能是因為顏色,正對展場時鮮艷的色系很吸引眼球,另一件骷顱翅膀的裝置也很有意思,之前沒看到過。” — 20+ 活動設計師 郭先生
“李聰的兩幅水墨作品讓我感受到如履薄冰的共鳴感,或許是因為現在正處於事業的低谷期,每走一步都像摸著石頭過河,如他畫中所表達的蒙起眼睛在尋找著生存的意義,看了非常有感觸也能體會現實的壓力到夢境的壓抑性。” — 30+ 設計師 鄭女士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人類學劇場》這件作品,畫面有種明亮的動態感,各種角色在藝術家的重新編排下呈現既歡樂又怪誕的劇場感,非常生動” — 40+ 藏家
“第一次來,很喜歡尉藝的《記憶的解構》,顏色和畫面的表達,都是我一眼就看中的,看到作品的主體,有那種是將樹木的形象打碎重組的感覺,聽工作人員介紹後,真的是這樣,很開心能夠理解藝術家想表達的東西,產生共鳴的同時才能更加欣賞和珍惜作品想傳達的意境。” — 30+ 藝術愛好者
“皮凱的遊戲世界是這個年代特有的元素,從前很少見藝術家創作這個題材,真的是青年藝術家的時代了!每個人都體現了自己關注的生活內容方式、議題…..一個展覽像是看了一場紀錄片,每個人都記錄了這個年代的風貌、流行,很美的體驗….” — 60+ 教授 崔女士
“第一眼進來被牆後的棍子吸引,一看是皮諾曹很幽默,藝術家陳文的雕塑都很幽默,但又不失力量,在空間不會被淹沒,很有存在感與份量。” — 30+ 藝術愛好者 李女士
“85後藝術家跟前幾代所展現出的風貌真的不太一樣,之前的藝術家每一代你都可以看到他們創作中的共通性或針對性,但展場裡的藝術家在表達與創作手法上都不相同,可能是因為資訊發達看得比較多,所以相對創作上更多元化。二樓展場裡我一上來就被門口曹小韭兔子這件作品吸引,他的線條簡單、協調,抽象間又能看懂他在畫什麼,而且下筆簡潔俐落,整體畫面平衡舒服,小小年紀頗有大將的風範。” — 20+ 藝術展覽業 王女士
“從二樓門口一進來就看到這幅《小兔子乖乖》,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把門兒開開>,童年的回憶馬上就閃現了,感覺特別親切,也讓這幅本來有點抽象的畫面變得不那麼遙遠和難以理解了。” — 30+ 遊客 朱先生
“感覺二樓的作品比較具象一點,比較吸引我的會是推門進來羅自然的作品,可能因為顏色比較鮮艷的關係,也能大概看懂藝術家所想表現的情感,而一樓一進門右手邊那兩幅粉跟紫色的也很鮮艷抓人眼球,只是太抽象了,所以不是很理解作品所傳遞的訊息。” — 20+ 研究員
“羅自然這一件作品讓我直觀感覺又孤獨又療癒,感覺孤單但畫面和顏料的立體度又充滿能量,會被吸進去畫面中人物的框框裡,像一個宇宙黑洞,孤獨的重生” — 40+ 編輯 Lewis
“之前似乎有看過阿感的其他作品,她的個人特色還是很明顯的,所以一下子就發現了這幅《禁閉中的煎蛋女孩》,顏色是豐富鮮明和有趣的,會讓人心情不自覺地歡快起來。” — 20+ 藝術愛好者
“畢曉慧的這組作品很特別,是一眼就能看到不同的那類,由十幾張小尺幅拼湊而成的完整呈現。人物動態拿捏的很有意思,有種平靜下之下暗藏玄機的感覺。” — 40+ 工業 張先生
“在聽完介紹後,很喜歡門口湯嘉欣兩幅小的刺紙作品,紙纖維的起伏像帶有光影,遠看圓弧的背後像有打光,非常耐看,也對藝術家反覆挑刺的概念很有感觸,像將時間融入到營造的空間里,在二維中感受到一種流逝性,這種非常細膩的情感表達,很驚嘆能在年輕藝術家的作品裡感受到。” — 30+ 設計師 謝女士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可能是《父親》了,藝術家王明輝把人物刻畫描繪的不僅是生動真實,更多是看到了感情,看到了真實,可能是刻畫自己父親的緣故,真實瞭解又帶入了情感,比寫實的肖像畫更有味道,很喜歡” — 20+ 美院學生 Echo
“孟程霄的裝置起初讓人有迷惑的感覺,動力裝置水平是很細緻讓人目不轉睛,可是感覺不出他想傳達什麼,但又隨著骷顱頭翅膀的擺動,感覺到了一種在消極中帶有希望的感受,很像我們當下的大環境” — 50+ 公務員 洪女士
“最先吸引我注意的是尉藝的這幅岩彩畫,可能是因為顏色是比較亮眼的原因,但不是那種俗氣的明亮,帶著地球大地的色彩邏輯,越看越耐看,越看越舒服。其次就是阿感的這幅煎蛋女孩,有多巴胺色系的感覺,也很符合年輕女孩的狀態,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一類的作品。但這兩幅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格,是可以在不同心境下狀態下細細感受的作品。” —20+ 學生
“這是我第一次來畫廊,整體看下來展覽是充滿活力的,你可以感受青年藝術家他們所想表達的東西,一眼就能看透他們的作品,這種直接性有別於比較老練的藝術家,他們作品裡有比較年輕的元素符號,像魯桔誦毛球這件畫作所表達的就很直接。我個人是國美畢業的,今天看到不同美院的藝術家作品還是覺得各有各的特點在,所表達的形式風格也不太一樣。” — 30+ 媒體 厲女士
“我一二樓看完最喜歡的還是俞文杰的兩幅作品,可能因為材質上比較豐富,又有布料又有縫線與繪畫以及整體的顏色,雖然我看不懂他想表達的意思,但這兩幅作品看了很讓人舒服。” — 30+ 金融業
”我們都很喜歡關公這件作品,感覺帶點諷刺意味在,好像開廟宇的都可以開上名牌跑車,另一件女性的布面水墨也像是反應了女性面對生活上的一些需求以及需要兼顧的職責。總體來說,每位藝術家都很有想法,有自己獨有的表達方式。“ — 20+ 上班族
“李聰的作品我看了感覺非常熟悉,我也曾經夢到過這個場景,爬上去的梯子斷掉。夢境和潛意識的探索,轉移到創作上,非常有意思,顯得更真實,顯得我們的夢境是與現實連結的!非常有共鳴的一件作品” — 40+ 藝術創作者 Tony
“羅自然的作品中帶來了一股混沌的能量,整幅畫面像是把人帶進了一個混亂的場域,那個方形的盒子把一個人禁錮在裡面,感覺到藝術家想要掙扎出去的狀態,但是又被一些看不見的東西阻擋著。” — 30+ 科技業
“阿感的作品讓人一看到就很快樂!有輕鬆愉悅的感覺,不用太多解釋可以讀懂她的繪畫,看這麼多展覽還是覺得,繪畫不一定要看懂,最重要的是相應感同身受” — 50+ 設計師 林女士
“我覺得白詩齊這件《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後天造就的》畫作無論是作品名稱還是所繪的物品都讓我非常有共鳴,現代女性比傳統女性要做的更多了,就像他手裡拿的物品所代表的,又想要你照顧好家庭的同時又要獨立,缺一不可” — 30+ 藝術愛好者
“很喜歡代俊鵬的這幾幅作品,因為我本人是寫書法的,所以在繪畫這個領域會更多關注一些中通傳統技藝的作品,從我本人出發,更能產生共鳴一些,都是用水墨去進行創作,字體和繪畫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緊緊相連的。” — 40+ 書法老師 朱先生
“我喜歡魯桔誦的《空》,她的繪畫感覺直視了自己的陰暗面、自己的黑暗,看似黑暗的畫面,實際上很有正面的意義,我感覺到了如佛家所說的『空』是真的一體兩面,同時「有」與「沒有」,看似消極,其實正面直視了自己的真實” — 20+ Sandy 自由業
“看一樓時覺得心情稍微沈重一點,有些作品像《父親》那一幅看了會有點驚悚,來到二樓後整體作品氛圍給人陽光充滿希望的感覺,相比之下比較喜歡二樓,因為現在的人都比較喜歡看療癒的畫面,像這幅作品《心》的色彩以及畫面帶有童趣的人物就會讓我心中燃起希望。” — 30+ 藝術愛好者 趙女士
“整體看完對陳文這三件雕塑作品很有印象,他的完整度滿高的,無論是理念還是整體性,加上介於具象跟想像之間,看到就能感覺他想表達的東西” — 40+ 藝術空間主理人 唐女士
“小兔子乖乖的名字和畫面卻不太和諧,原本感覺是可愛的,但作品中能看到的兔子卻不同於我們認知中該有的印象,抽象的帶著點生硬線條兔子,沒了毛茸茸的外表,那個箭頭在我看來像是一把刀子,在扎向它,而正是因為這些外界的無法預判的傷害,小兔子才要給自己裝上看似堅硬的外表,去保護它也許脆弱的內心。” — 20+ 藝術愛好者
“皮凱的顏色很兩極,但融合得又很和諧,在遊戲虛實之間很像真實的人生。我們都在現實中生活,但又是人生如戲,很反映當下” — 40+ 藝術從業者 梅林
“皮凱所畫的這一幅《和平下會有風景》因為是跟遊戲有關,所以還滿吸引我的,只是他畫中的樹枝讓我想到雖然是虛擬世界中遊戲的場景,但同樣在現實中樹木也是代表著庭院,從古至今庭院也都是人遊玩的地方,所以樹枝有點貫串了一種時代性” — 20+ 藝術生
“如果要說最喜歡那一幅,我會選《人類學劇場》,顏色很漂亮,立意很有趣,並沒有像畫面的細節一樣複雜,藝術家想表達的東西,一說就能感同身受,這就是藝術家能夠帶給這個社會的能量。他們用一種藝術的、美麗的語言,將很多人心中都有的想法、概念表現了出來,不僅能夠啟發世人,更是能夠作為藝術品被大家欣賞。” — 30+ 藝術愛好者 王先生
“藝術家畢曉慧的作品乍看下去很像徐崢導演,細看後發現可能只是一個巧合。更有趣的事藉由平面的媒介,藉由分割畫面和棋子表達非唯一性,很有創作層次的手法” — 60+ 設計師 張先生
“我喜歡二樓展廳里符丹蓉這幅像皮諾曹的作品,他讓我想到我的孩子所獨有的想像世界,而且畫中人物的鼻子跟腿像一根冰棒一樣,帶有童趣的想像力,本來看畫作以為他是比較年輕的藝術家,沒想到展場中最年輕的03年藝術家作品看起來反而比較沈重有情緒在。” — 30+ 藝術愛好者
“本人比較喜歡楊洛繪畫的機器人作品,用趣味且靈動的手法,描繪出了對時間概念的深思。” — 30+ 藝術愛好者 邱女士
“喜歡二樓窗邊這三幅水墨,感覺和這次展覽的風格有些不同,顯得它們很特別的感覺,在一個當代藝術的展覽中,突然看到這三件,蠻有意思的,很有意境,筆法很細膩。” — 50+ 藝術愛好者 倪先生
“以前就有來過,印象中你們大多會偏向於西方藝術家和個展的形式偏多,這次的展覽是群展也是年輕的中國藝術家,挺讓我驚喜的,而且二樓還開放了,也是滿足了我一直以來對樓上空間的好奇。看了一圈下來最喜歡《美好的一天》,畫面的寧靜且孤單的氛圍很好,色彩上也不如旁邊這幅明艷,能讓人靜下心來,但這種孤單感也不是直給的,而是欣賞作品的時間越長越能明白。” — 20+ 學生
“之前經過都沒發現這裡是有展的,這次從窗外看到那麽多畫作才走進來,進展場轉彎處裡面牆面上的兩幅戴耳機火柴人的顏色跟圖騰很吸引我。” — 30+ 貿易業
“青年藝術家的思想對我來說還是比較好理解的,相比一些古典的畫作會更有親切感。伍吉迪這幅梯形的畫作裡的角色非常豐富,他們像是搬運食物又像隨時會吃掉人,這種戲劇性的氛圍詭異又神秘的會引發我很多猜想” — 20+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