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覽 Exhibition
展場影片 Exhibition video
展場照片 Installation
「皮凱:疾破次元壁」– 2025 個展 Pi Kai: Breaking The Fourth Wall – 2025 Solo Exhibition
台北.敦仁
皮凱(中國, b.1995)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碩士,現工作與生活於西安。他從電玩遊戲中擷取畫面靈感,遊戲中的背景、人物與植物在他筆下構成了全新的世界,而畫中線條的構圖則分割了現實與遊戲的虛擬世界,人物在這兩者間游離,時而躲入虛擬中體驗現實社會不曾感受的美好,試圖抽離的狀態也體現了現今環境下,人們將精神寄託於現實與虛構間轉換的隱密關係。作品曾展於西安美術館與上海蘇寧藝術館等。
90後藝術家皮凱的創作靈感源於電玩遊戲,透過遊戲元素與油畫的融合,賦予畫面的「第一人稱視角」,讓觀眾以畫中角色的身份,感受畫面中的場景與關係。「疾破次元壁」揭示了他透過繪畫打破現實與虛擬界限的嘗試,「疾破」意味著快速直接的突破、穿梭、戰鬥,有如初生之犢,藝術家以無畏的精神,直面當代社會的複雜挑戰,「次元壁」暗指虛擬與現實的交匯點,構建起他心中「遊戲中的戰鬥與人生的奮鬥一樣」的精神世界。
從超現實主義到後現代藝術,藝術家和哲學家們對虛構與現實關係的探討從未停止,達利的夢境扭曲、馬格利特透過邏輯悖論構建的空間、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結構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組成,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認為自我是虛幻的,更多是我們對外部世界與他人關係的建構,哲學家海德格爾則提出「此在」(Dasein)的概念,認為人總是在不斷地「成為」,在不同情境中表現出多樣性。打遊戲的過程不僅是一種娛樂形式,更是一種探索多重自我的途徑,無論是代入角色、切換身份,還是挑戰現實的自我邊界,遊戲為個體提供了一個放手實驗的空間,讓人能以多重方式體驗存在的可能性,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自我和他人。皮凱的創作在這一脈絡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畫中人物時而跳躍、時而靜止,他們的姿態彷彿在現實與虛擬之間徘徊、對話,虛擬世界不僅成為情感的避難所,也折射出人類與現實社會的抗拒與抽離。
皮凱的創作過程拒絕預設或草稿,強調隨機性與動態生成,他的畫面從一片動態的碎片開始,如同AI生成般自然生長、疊加與擴散,逐漸形成完整的畫面,藝術家在日常生活中大量記錄的碎片訊息與圖像,被隨機抽取重新構建在場景之中,畫面中的元素看似隨意擺放,但所有的元素都來自生活的記憶,與創作者發生著關係,發現不自覺的多重自我。技法上,借助油畫的豐富層次感,透過線條、色塊和空間切割構建多維場景,對人物動態、背景層次與明暗對比局部強化,展現了第一人稱視角的敘事感,夢境般科幻的配色、多維度的穿梭、躺在地上的鳥、人物的跳躍、奔跑、射擊等細節,體現了強烈的速度感與時間流逝,這些元素既是藝術家的個人隱喻,也折射出數位時代人類情感關係的斷裂與淡化,邀請觀眾審視線性時間觀與單一空間觀的侷限。
2025 藍騎士藝術Bluerider ART台北.敦仁推出代理藝術家「皮凱:疾破次元壁」(Pi Kai: Breaking The Fourth Wall)– 2025 個展,將展出一系列新作:《穿梭在時光河流之中,無數記憶向你湧來》透過畫面分割表現電玩遊戲中的多重時間軸或非線性敘事,玩家在回溯、暫停或快進時間的遊戲體驗反思與觸發情感的個人經驗。《跳進山谷深處》畫面中人物從地面跳入未知的深淵,彷彿墜落至如迷宮般的次元空間或縱身一躍而解鎖角色背景故事的深層記憶。《浪漫在空中飄盪》與《女孩想要一束花》則透過花卉與植物的描繪展現遊戲虛擬世界中將情感從抽象的氛圍轉化為可感受、可參與的具體化過程。
「皮凱:疾破次元壁」是一場新世代藝術家探索虛擬與現實的穿越冒險,藝術家以大膽而直白的構圖與色調,表現其獨特的遊戲美學風格。邀請觀眾以第一人稱視角進入他的世界戰鬥,產生共鳴,打破次元壁,喚醒對時間、空間、記憶與自我的感知。
「皮凱:疾破次元壁」– 2025 個展 Pi Kai: Breaking The Fourth Wall – 2025 Solo Exhibition
媒體記者會:2025.2.14 Fri. 2:30pm – 4:30pm
開幕茶會:2025.2.15 Sat. 2:30 – 6pm(公眾開放)
展期:2025.2.15 – 3.16
地點: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
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 101 巷 10 號 1F
Tue. – Sun., 10am – 7pm
info@blueriderart.com
T: +886 2 27527778
看作品 Works
藝術家 Artist
皮凱 Pi Kai
(China, b.1995)
皮凱(中國, b.1995)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碩士,現工作與生活於西安。他從電玩遊戲中擷取畫面靈感,遊戲中的背景、人物與植物在他筆下構成了全新的世界,而畫中線條的構圖則分割了現實與遊戲的虛擬世界,人物在這兩者間游離,時而躲入虛擬中體驗現實社會不曾感受的美好,試圖抽離的狀態也體現了現今環境下,人們將精神寄託於現實與虛構間轉換的隱密關係。作品曾展於西安美術館與上海蘇寧藝術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