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覽 Exhibition
預告片 Trailer
展場影片
展場照片
開幕影片
開幕照片
(開幕酒會因來賓眾多,未及留影的貴賓們請包涵)
‘天徑’ -曹吉岡個展 ‘Cao Jigang:Skypath’
上海·外灘
Bluerider ART上海·外灘即將於2023年8月12日週六,隆重推出 ‘天徑’-曹吉岡個展‘Cao Jigang:Skypath’。曹吉岡Cao Jigang 為Bluerider ART 代理唯一中國資深藝術家,亦是Bluerider ART 於九月倫敦空間開幕群展中,極具代表性之中國藝術家。此次個展是繼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2020年‘當坦培拉遇見山水’-曹吉岡個展,睽違三年後,首度於大陸舉辦的曹吉岡Cao Jigang 2023年全新創作個展。
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 2020年 ‘當坦培拉遇見山水’-曹吉岡個展
曹吉岡 Cao Jigang(中國, b. 1955)出生於北京,198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2000 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材料表現研修組,曾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基礎部,現居住創作於北京。曹吉岡的創作融合東西方美學、文人思想,早期以油畫描繪長城廢墟,歷經不同時期鑽研,後選擇歐洲古老坦培拉技法,畫出巨幅《廣陵散》、《荒寒》系列,作品獨有的半透明光感、瓷釉般溫潤的玉質感,以“有為”的層層塗抹,表達“虛空”意境,近期“去山水化”、“極簡”風格,更打開天人哲思的想像空間。曾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銀獎(1999)並多次於中國美術館及海內外展出,作品由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等機構,以及兩岸三地資深藏家永久收藏。
曹吉岡Cao Jigang 自美院起40年創作期間歷經幾個不同時期演變:“油畫長城”時期,以純粹歐洲油畫語言,表現長城荒涼廢墟感。 “鉛筆劃山水”時期,創新以鉛筆劃染過程融鉛,呈現如水墨山水磅薄氣勢。 “坦培拉山水”時期,則改良古老坦培拉技法,創出大型《荒寒》系列、七米巨幅《廣陵散》令人震撼作品。自2020年疫情期間於Bluerider ART台北·敦仁個展 ‘當坦培拉遇見山水‘逐漸走向極簡風格。
中國藝術哲學評論家夏可君Xia Kejun博士評論曹吉岡創作:「中國古代的“三遠法”,在曹吉岡的繪畫上,以更為簡化抽象的方式呈現出來,這一片冰心玉印的世界,山形的輪廓,僅僅留下一抹抹透明又輕逸的痕跡,其空寒安寧又煙色輕染的氣息,也許就是北宋的王詵,元代的倪瓚,明代的董其昌與王翬,無數次在巖巒疊嶂與煙嵐浮動上要傳達的隱秘詩意。儘管進入現代性之後,面對寫生與照相的雙重壓力,此詩意的技藝觸感,幾乎失傳了,但在曹吉岡這裡,借助於坦培拉的技藝,空寒意境的靈暈得以重現。曹吉岡的坦培拉作品乃是連接自然與生活,西方古典與中國古典,傳統與當代,現實與夢想之間的中介,是在趙無極與朱德群的抒情風景抽象之後,華人藝術家所給出的另一個新階段。」
曹吉岡Cao Jigang 透過改造因過於耗時繁複而式微的歐洲古老坦培拉(蛋彩畫)繪畫技法,有如修行般緩慢的多層次製作打磨,借鑒水墨罩染方式,保持間薄餘留的痕跡,以保留其無法被油畫與其它材料替代的審美價值,半透明內在的光感、瓷釉般溫潤的玉質觸感,14-15 世紀藝術家喬托(Giotto di Bondone)、波堤切利(Sandro Botticelli)的作品皆使用坦培拉精細創作,經過幾個世紀無瑕疵,歷久彌新。
傳統水墨畫的“虛空”是留白,是不畫,是以“無為”來表現虛空的概念,曹吉岡Cao Jigang則反其道而行,十數遍甚至數十遍的“有為”塗抹,一層層虛薄的材料在乾燥的時間過程中沉積下來,這樣形成的“虛空”有了結實的觸摸感、物質感和厚重感,形成一種“實體”的、從“有”中而來的“無”。曹吉岡Cao Jigang認為不必刻意以東方或西方的畫法結構去看待他的作品,坦培拉作為成全虛無水墨的方法,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這是他刻意打造,模糊文化識別的趣味性。
面對強大的傳統山水,他只取極少的元素於畫中,生成不同於兩者的疊加態,這種疊加態是西方畫法的堅固性與傳統水墨的流動性之間的一種平衡,簡化為宋代禪意山水的淡遠,幾乎去除了自然山水的意象。不論是黑白灰強烈對比的荒涼、孤寂,或是近乎無情緒的中性灰色調,如同一抹時光的淡痕,自古至今,由近而遠,淡泊而悠然。
此次Bluerider ART上海·外灘‘天徑’-曹吉岡個展 ‘Cao Jigang:Skypath’ 將展出曹吉岡Cao Jigang近三年全新創作十數幅。針對此次個展曹吉岡Cao Jigang表示:「以前我做風景的山水化研究,自從2020年台北個展開始,畫面就逐漸傾向於簡約和單純,是否有水墨和山水的意味變得不重要,可以說是在慢慢的極簡化和去山水化,如何在畫面上減去更多的東西,是我目前關注的重點,怎麼能少畫一點、再少畫一點,簡單的造型和飽和度極低的色彩,使畫面變得清冷和寡淡」。 40年創作能量源源不絕的曹吉岡Cao Jigang,從長城廢墟到《廣陵散》的悲壯,從山水空寂到《荒寒》的沒有溫度,從超越地表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 《天徑》,一路走來一如他所說:「即便世間事物並不存在完美,然而完美仍值得追求。」
‘天徑’ -曹吉岡個展‘Cao Jigang:Skypath’
展期:2023.8.12 – 11.19
開幕日:2023.8.12(六)4pm-6pm(藝術家在場)
地點:Bluerider ART上海·外灘(上海黃浦區四川中路133號)
展出作品 Works
藝術家Artist
曹吉岡 Cao Jigang
(China, b.1955)
出生於北京,198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2000 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材料表現研修組,曾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基礎部,現居住創作於北京。曹吉岡的創作融合東西方美學、文人思想,早期以油畫描繪長城廢墟,歷經不同時期鑽研,後選擇歐洲古老坦培拉技法,畫出巨幅《廣陵散》、《荒寒》系列,作品獨有的半透明光感、瓷釉般溫潤的玉質感,以「有為」的層層塗抹,表達「虛空」意境,近期「去山水化」、「極簡」風格,更打開天人哲思的想象空間。曾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銀獎(1999)並多次於中國美術館及海內外展出,作品由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等機構,以及兩岸三地資深藏家永久收藏。
曹吉岡Cao Jigang 自美院起40年創作期間歷經幾個不同時期演變:「油畫長城」時期,以純粹歐洲油畫語言,表現長城荒涼廢墟感。「鉛筆畫山水」時期,創新以鉛筆畫染過程融鉛,呈現如水墨山水磅薄氣勢。「坦培拉山水」時期,則改良古老坦培拉技法,創出大型《荒寒》系列、七米巨幅《廣陵散》令人震撼作品。自2020年疫情期間於Bluerider ART台北·敦仁個展 ‘當坦培拉遇見山水‘逐漸走向極簡風格。
中國藝術哲學評論家夏可君Xia Kejun博士評論曹吉岡創作:「中國古代的「三遠法」,在曹吉岡的繪畫上,以更為簡化抽象的方式呈現出來,這一片冰心玉印的世界,山形的輪廓,僅僅留下一抹抹透明又輕逸的痕跡,其空寒安寧又煙色輕染的氣息,也許就是北宋的王詵,元代的倪瓚,明代的董其昌與王翬,無數次在岩巒疊嶂與煙嵐浮動上要傳達的隱秘詩意。儘管進入現代性之後,面對寫生與照相的雙重壓力,此詩意的技藝觸感,幾乎失傳了,但在曹吉岡這裡,借助於坦培拉的技藝,空寒意境的靈暈得以重現。曹吉岡的坦培拉作品乃是連接自然與生活,西方古典與中國古典,傳統與當代,現實與夢想之間的中介,是在趙無極與朱德群的抒情風景抽象之後,華人藝術家所給出的另一個新階段。」
曹吉岡Cao Jigang 透過改造因過於耗時繁復而式微的歐洲古老坦培拉(蛋彩畫)繪畫技法,有如修行般緩慢的多層次製作打磨,借鑒水墨罩染方式,保持間薄余留的痕跡,以保留其無法被油畫與其它材料替代的審美價值,半透明內在的光感、瓷釉般溫潤的玉質觸感,14-15 世紀藝術家喬托(Giotto di Bondone)、波堤切利(Sandro Botticelli)的作品皆使用坦培拉精細創作,經過幾個世紀無瑕疵,歷久彌新。
傳統水墨畫的「虛空」是留白,是不畫,是以「無為」來表現虛空的概念,曹吉岡Cao Jigang則反其道而行,十數遍甚至數十遍的「有為」塗抹,一層層虛薄的材料在乾燥的時間過程中沈積下來,這樣形成的「虛空」有了結實的觸摸感、物質感和厚重感,形成一種「實體」的、從「有」中而來的「無」。曹吉岡Cao Jigang認為不必刻意以東方或西方的畫法結構去看待他的作品,坦培拉作為成全虛無水墨的方法,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這是他刻意打造,模糊文化識別的趣味性。
面對強大的傳統山水,他只取極少的元素於畫中,生成不同於兩者的迭加態,這種迭加態是西方畫法的堅固性與傳統水墨的流動性之間的一種平衡,簡化為宋代禪意山水的淡遠,幾乎去除了自然山水的意象。不論是黑白灰強烈對比的荒涼、孤寂,或是近乎無情緒的中性灰色調,如同一抹時光的淡痕,自古至今,由近而遠,淡泊而悠然。
2023年Bluerider ART上海·外灘‘天徑’ 曹吉岡個展 ‘Cao Jigang:Skypath’ 將展出曹吉岡Cao Jigang近三年全新創作十數幅。針對此次個展曹吉岡Cao Jigang表示:「以前我做風景的山水化研究,自從2020年台北個展開始,畫面就逐漸傾向於簡約和單純,是否有水墨和山水的意味變得不重要,可以說是在慢慢的極簡化和去山水化,如何在畫面上減去更多的東西,是我目前關注的重點,怎麼能少畫一點、再少畫一點,簡單的造型和飽和度極低的色彩,使畫面變得清冷和寡淡」。40年創作能量源源不絕的曹吉岡Cao Jigang,從長城廢墟到《廣陵散》的悲壯,從山水空寂到《荒寒》的沒有溫度,從超越地表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 《天徑》,一路走來一如他所說:「即便世間事物並不存在完美,然而完美仍值得追求。」
曹吉岡 談不同階段創作歷程1984-2022
我的創作大概分幾個階段。首先美院這個階段,因為在美院我始終在研究西方這個傳統的寫實繪畫語言。畢業之後仍然覺得這方面還不夠,所以繼續沿著這個方向往下研究,所以就畫了第一個階段的《長城》系列。這批畫其實我畫畫好像憑直覺吧!很多後來的解讀,都不是我開始就設想或是要追求的,我是憑著直覺,覺得我要這麽做,不管哪個階段,到現在也一直是這種狀態,《長城》這個系列想法也是很簡單,因為我一直就是喜歡廢墟或者比較荒涼的風景。所以畢業之後也很自然地就選擇長城這個題材,因為我畫的長城跟別人有些不同,完全是一種廢墟的呈現,過於完整的長城我是不會表現。因為它的挫敗感才有繪畫性,才有更多的內涵。這是那個階段,所以畫了這個用我認為是純粹歐洲的油畫語言畫的《長城》系列,我畫長城已經有罩染的手法在裏面。
曹吉岡 長城
這批長城畫了可能有 5-6 年,到了 1990 年代初,當時覺得不想再用這種語言來畫油畫,希望有所改變就做了一些嘗試。因為本身也是喜歡中國的山水畫,就希望能夠在兩者之間有一個融合。開始用鉛筆畫了一些鉛筆的作品。1990-1991 年在美術館辦了一個長城的展覽,在辦展覽之前的準備工作的時候, 因為我都是油畫都是尺幅比較大,我希望有一些小的畫,能夠穿插在裏面展覽的空間比較活躍。如果全是大幅的油畫會顯得有些陳悶,所以想劃一些小畫,所以想到用鉛筆畫在材料和表現手段上有不同,會顯得展覽面貌更豐富,所以就嘗試鉛筆在紙上來畫。相對來說也比較快,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準備出需要的數量的鉛筆畫,所以用鉛筆來畫。畫的過程中用了一些松香定畫液,一般是噴在素描上達到固定鉛粉的作用。我是用毛筆沾著定畫液染在這個鉛筆畫上,染的過程把鉛融化了一部分,所以出現了一種像水墨或者水彩或者銅版畫,這是一個偶然的發現。
畫石頭其實因為我想要畫山、畫風景,越來越集中在山頭部位。山頭其實就是一塊石頭,山其實實際上是一塊大石頭,像華山一石岩。華山其實就是一塊石頭,而太湖石也是石頭。所以其實畫的對像沒有變,都是石頭。那是表現的內容不一樣,石頭它更具有一種把玩性,它是一種小的空間裡的存在物,是一種可以把玩,可以讓人比較和它近距離接觸的一種感覺。堅實性是一個我要追求的。堅實性它過於堅實就會感覺被固定化,所以我還希望它有這種流動性,要有一種融化感、一種飄忽的感覺。它這種飄忽感其實就是水性材料能夠做到的特點,因為水性充分,自然就有升化的感覺,它會不那麼具體,它的抽象性會加強。
大約2000年前後,我開始研究坦培拉進行創作。坦培拉是一個翻譯詞,Tempera譯音,是混和攪拌的意思。坦培拉,是用油和水兩種材料攪拌和成一種媒介,用這種媒介來畫的畫就叫坦培拉繪畫。坦培拉繪畫媒介也分幾種, 雞蛋坦培拉是最常用的一種材料,所以一般覺得坦培拉就等同於蛋彩。雞蛋坦培拉或稱蛋彩,坦培拉大多都指這個蛋彩坦培拉,它的特點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就開始有這種材料,這是一種非常復雜、非常麻煩的一種材料和繪畫的方式,因為它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時間,慢慢地達到一種效果,它經過多年的改進,發展之後逐漸變成油畫。油畫它有很多方便之處,所以坦培拉這種材料基本上沒人再采用了。雖然這種材料非常麻煩,但是它有一種其他材料無法替代的審美價值,比方說它的半透明性,那種內在的光感,像瓷釉壹般或像玉一般的那種溫潤的質感,這個是任何一種材料替代不了的,這也是我為什麽選擇它的原因。
坦培拉因為這種材料特點,是一種半透明狀,仔細看作品你會看進去,你會看到色層下面的東西,操作好之後會有這種效果,會有往後滲透的感覺。所以創作過程是一個非常理性的過程。因為需要事先有一個計劃預判,你通過幾步之後想要達到什麽效果。雖然之中有些變化,但事先必須要有設想在裏面,然後一步一步的通過一遍一遍的染,逐漸把你想要的東西顯現出來,所以不能急躁,必須是緩慢地進行,而且如果你有激情沖動,也必須控制把它在理性的畫面內,不讓它干擾你的這種很有條理的步驟,一步一步的方法就像一種慢慢修行,每張畫都是緩慢讓它逐漸伸展完成的一個結果。
媒體報導Press
曹吉岡
(China, b.1955)
Education
1984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
2000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材料表現研修組
Upcoming Exhibitions
2024 Sept. Cao Jigang Solo Show, Bluerider ART, Mayfair, London
2023 Sept. 宇宙家園Homeland Universe群展, Bluerider ART, Mayfair, London
Selected Exhibitions
2023 天徑Skypath個展, Bluerider ART, 中國上海
2022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個展, Bluerider ART , 台北
2021 白+白—中國藝術的貢獻群展, 雅昌藝術中心, 中國深圳
2021 JINGART藝覽北京雙人展, Bluerider ART, 中國北京
2020 當坦培拉遇見山水個展, Bluerider ART , 臺北
2020 “白中白”群展, 798 藝術區白盒子藝術館, 中國北京
2019 曹吉岡作品展, 上海八號橋文化產業, 中國上海
2018 平行•視界—中國油畫家赴歐交流展, 巴黎巴士底藝術中心, 法國巴黎
2018 十五章·曹吉岡作品展個展, 築中美術館, 中國北京
2015 曹吉岡小作品展,築中美術館,中國北京
2014 “浪間之靜”群展, 義大利 BRIC 布睿克藝術空間, 義大利
2014 法國美術家協會沙龍展覽群展, 羅浮宮, 法國巴黎
2014 空寒,自然的虛托邦,索卡藝術中心,中國北京
2014 抽象與自然,築中美術館,中國北京
2014 ”探尋的腳步”群展, 山東濟南美術館, 中國山東
2013 墨以象外—中美藝術家聯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2012 在當代—中國油畫雙年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2012 跨躍極限,紐約天理藝術中心,美國紐約
2011 付出與獲得,科羅拉多大學美術館,美國洛杉磯
2009 悟象化境—傳統思維的當代重述,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2008「象」之中國—曹吉岡階段回顧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2008 平遠—中央美術學院五人展,今日美術館,中國北京
2007 “東方視覺 – 中韓現代藝術展”,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中國北京
2007 對應:應對—2007中美藝術家作品交流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2003 首屆中國北京國際雙年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2001 杜勒與中國山水的對話—曹吉岡紙上作品展,索卡藝術中心,中國北京
2001 ”歲月之聲“ -李天祥、趙友萍、趙友蘭、曹吉岡、何衛、何寧六人家族藝術群展 , “Autumn Mountain” (collection), 上海美術館, 中國上海
2000 “中國風景繪畫展”,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芬蘭
1999 第九屆全國美展(《蒼山如海》獲銀獎),中國北京
1999 北京市慶祝建國 50 周年美術作品展” 中國美術館 – 優秀獎 – “蒼山如海”, 中國北京
1998 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1996 首屆中國油畫學會展, 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1994 新鑄聯杯中國畫、油畫精品展(《深谷淺溪》獲銀獎),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1992 曹吉岡畫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1990 何孔德、曹吉岡、何衛、何寧四人家族油畫聯展, 新加坡豪珍畫廊, 新加坡
1989 上海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 《長城組畫——荒戍》, 中國上海
Awards
2014《獅子林》獲法國美協沙龍展金獎
1999《蒼山如海》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銀獎
《蒼山如海》獲北京市慶祝建國50周年美展銀獎
1994《深谷淺溪》獲新鑄聯杯中國畫、油畫精品展銀獎
Collections
2009《華山圖》中國美術館收藏
2008《長城組畫之一》中國美術館收藏
2001《秋山野意》上海美術館收藏
1997《樹林》中國對外藝術展覽中心收藏
1995《女人體》中國對外藝術展覽中心收藏
1995《長城組畫·雷聲》中國對外藝術展覽中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