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rider ART 上海·外滩|策展春天 蓝色多瑙河 3.12

听elsa说 Ep.6 策展春天

预告片 Trailer

媒体日/开幕日 影片 3.12

媒体日/开幕日 照片 3.12

Bluerider ART 策展理念
Show Statement

2022 年初春,Bluerider ART 蓝骑士艺术空间,将以世界名曲 “蓝色多瑙河 The Blue Danube“ 生机盎然的展名,精选十二位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代理艺术家,透过绘画、雕塑、装置、混合媒材等多元媒材,以独特的风格语言,谱写“社群交响”、“自然咏叹”、“空间韵律”三个篇章,呈现每位艺术家的核心创作理念。当“蓝色多瑙河 The Blue Danube”愉悦、流畅、奔放的华尔滋圆舞曲旋律,于 Bluerider ART 上海·外滩空间响起,四季伊始,揭开春天的活力序曲,大片落地窗景温暖的阳光照向嫩绿初生,观众顺着这条蓝色多瑙河,流经古典新时代交融的展场,欣赏各篇章中个别艺术家作品表现,思考关于网红社群、自然环保、都市空间的当下议题,唤醒一切感官知觉,一场蓝骑士梦幻飨宴。“蓝色多瑙河 The Blue Danube”群展,即将于 2022 年 3 月 12 日开幕,涵盖艺术家的最新力作,多数艺术家亦由 Bluerider ART 首次介绍至中国大陆。

蓝色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奥地利著名音乐家小约翰·斯特劳斯(Johann Baptist Strauß ,1825-1899)作品第 314 号 1866 年作品,曲名受诗人 Karl Isidor Beck 卡尔贝克诗启发 :

“…where, like the gold within the mountain 犹如山脉金矿
In the heart lies faith and truth 心怀信念与真实
On the Danube, 在多瑙河上
On the Danube, bright and blue… 多瑙河上闪耀蓝色光辉”

本次展览以乐曲型式分为三个篇章。在第一个篇章「社群交响」中,艺术家 Ramiro Smith Estrada 拉米罗. 史密斯.埃斯特拉达、Desire Obtain Cherish 强纳森·保罗、Rine Boyer 凌•波儿、Jonathan Rosen 乔纳森.罗森,讨论网红议题、身份归属、过度消费、揭开人心中的渴望,发掘当前社会不同社群的心理现象。第二篇章「自然咏叹」中,艺术家 Wolfgang Flad 沃夫冈.福拉德、Eunice CHEUNG Wai Man 张惠文、Jessica Drenk 洁西卡・德里克 、Tim Freiwald 提姆.弗莱瓦德,分别以环保再生、动物保护、自然描述、废材利用,通过自然主题,深入对大自然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再探索。第三个篇章「空间韵律」中,艺术家 Gregor Eldarb 葛雷戈.艾达尔、Annett Zinsmeister 安妮特・辛斯迈斯特、 Reinoud Oudshoorn 雷诺.奥德霍恩、Noemi Schipfer 娜欧米.西弗,探索都市发展的角落、利用视觉转换三维二维空间、空间的延伸性、以及历史推进中遗忘的痕迹,展开空间与人的心灵对话。

如同诗中 12 位艺术家各自表述理念,拥抱真实信念,最终合奏流畅旋转、有如金光闪耀、充满新时代精神圆舞曲。观者可以延着蓝色多瑙河般的观展动线,亦可随性穿梭、驻足于每位艺术家作品前,或于蓝骑士空间大片古典落地窗下,与作品精神上合拍起舞,欣赏生命的乐章。本次「蓝色多瑙河 Blue Danube」群展涵盖自然、人文、历史、社会、空间,通过绘画、雕塑、装置、混合媒材,当代艺术型式,探讨当下关切的网红、社群、环保自然,空间形态等领域的议题,并从中延伸到更广阔的对人类未来栖居的探索、和对心灵故乡的追寻,亦是Bluerider ART 继 2021 New Luxe 新奢华群展,获得高度评价回响后,再度全力推出的全新群展,在外滩多瑙河上闪耀蓝色光辉。



展出代理艺术家:
Ramiro Smith Estrada 拉米羅.史密斯.埃斯特拉達
Desire Obtain Cherish 強納森·保羅⁣
Rine Boyer 凌・波儿
Jonathan Rosen 强纳森・罗森
Wolfgang Flad 沃夫冈・福拉德
Eunice CHEUNG Wai Man 张惠文
Jessica Drenk 洁西卡・德里克
Tim Freiwald 提姆・弗莱瓦德
Gregor Eldarb 葛雷戈・艾达尔
Annett Zinsmeister 安妮特・辛斯迈斯特
Reinoud Oudshoorn 雷诺・奥德霍恩
Noemi Schipfer 娜欧米・西弗

蓝色多瑙河 The Blue Danube
Bluerider ART 上海·外灘 ⁣
Bluerider ART 上海·外滩蓝骑士艺术空间
展期:2022.3.12 – 2022.4.11
(3.12 Sat. 5pm-7pm 公众开放)⁣
开放时间 /地址: ⁣
週二~周日 10am-7pm ⁣
Bluerider ART, 上海·外滩⁣
上海黄浦区四川中路 133 号 ⁣
免费参观

展出作品

展出艺术家 Artist

Ramiro Smith Estrada 拉米罗. 史密斯.埃斯特拉达
(美国,b.1975)

作品围绕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我们如何描绘自己」的主题。埃斯特拉达关注着網紅、社交媒体、潮流文化、刻板影响等背后的文化语言和身份认知,他的画作试图突显和美化这些“世俗”生活,同时也揭示个体与文化之间的冲突。其创作理念着重于强调现今社会对于“自我意象”的概念,批判著放弃深入探讨内容、而由形象支配着优越感的文化,歌颂朴实和平庸背后真实存在的意义。

👉更多详细资讯

Desire Obtain Cherish 强纳森・保罗
(美国, b. 1975)

混合了街头艺术、普普艺术与挪用的创作手法,他幽默讽刺性的商业符号企图驱动社会议题的讨论。其棒棒糖及药丸系列作品,对过度消费及名牌崇拜等进行深入讨论,以黑色幽默方式挑战观看者的价值。他的装置作品利用巨大现成物或放大扭曲物体的装置,以直接有力的情感来传达出深刻意念。

👉更多详细资讯

Rine Boyer 凌.波儿
(美国,b.1982)

擅长以个性化的图案与简洁的色调捕捉极具特色的人物性格,描繪不拘泥于繁琐型制下的Hypster culture文青文化,展现独树一帜的群体印象。波儿的灵感源自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新系列创作不仅延续对图像、色彩与空间互动的实验手法,更将描绘主题做进一步的推展,寄附于个人、群體之间情感的联系上,将主题聚焦于「关系」的探索,透过家人、朋友之间的温馨互动,描绘情感的牵的联系。以看似寻常的互动中却含藏着真挚不造作的情愫,唤起观者心中的共鸣。

👉更多详细资讯

Jonathan Rosen. 强纳森・罗森
(美国,b.1972)

是一位以语言为创作内容的艺术家,他使用混合媒体、互动数字技术和NFT等艺术形式探索可能性。过去于广告创意总监的经历使罗森深切地感受到文字、影像和宣传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力,他用语言和日常物品来创造、质疑、想象、赋权、和解构,以创造出的幻象揭开每个人深埋心中的渴望,探索人类的边界和可能性。

👉更多详细资讯

Wolfgang Flad 沃夫冈・福拉德
(德国, b. 1974)

雕塑利用环保再生材质,如磨砂胶合板、木质、可塑性纸浆与胶水混合体,表现如同树枝或是骨骼般交错,形成纤细曼妙的有机体,在空间中占有一种独特的存在与永续生长的氛围。「可持续回收」(sustainability recycling)、「再造」(upcycling) 的雕塑装置是Wolfgang Flad创作强调的理念。他利用「让时间倒转」(turning back time)的过程,让事物回归自然,许多批评的文本、杂志、书籍碎片、包含过去制度的历史内容,都巧妙融合在作品中。从时间、空间、材质等面向,Wolfgang Flad 的雕塑作品丰富的光影与纹理细节,飞扬的形体环绕着观众,展现无定型的有机流动形体,意谓着在洪流中永恒动态的存在。

👉更多详细资讯

张惠文 Eunice Cheung Wai Man
(中国香港,b.1986)

擅长以精细的工笔技法,以超写实的动物拟人化的美学风格,表达尊重万物生命的创作理念。张惠文是香港「新工笔」绘画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新工笔」绘画创作延续细腻繁复的工笔技法,主题思想则以拟人手法描绘由动物视角出发的世界,令人思考动物在不同环境地域与社会文化的生存状态,喚醒人与动物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透过细致的笔触绘出自然之美的咏叹;作品中加入许多现代生活的元素,也更引起观者的共鸣。

👉更多详细资讯

Jessica Drenk 洁西卡・准珂
(美国,b.1980)

透过创作传递物质的可塑性,延伸自然与人造物间循环应用的关系。德里克的创作理念源于对大自然的崇敬,以及物质形变的可能,在她的作品中常见有机的形体、花纹或质地,或是经人工再造的创作媒材如书册或PVC水管等,也会归根于大自然的型态。此次展出作品将数千的铅笔黏合,再经磨砂处理,褪去外部人为加工的色彩与包装,留下天然的色泽质感,呈现内外两种不同型式的对照。

👉更多详细资讯

Tim Freiwald 提姆・弗莱瓦德
(德国, b.1986)

创作利用「破坏、分解、重构」的过程,开创作品多層的次空间,对于毁坏的过程「是否仍为美丽事物」以及「艺术是什么」等问题,不断地进行辩证。以火熔、切割鋸手法,形成碎片、断裂线条、脆弱的结构体,强烈的色彩表现其破坏性的美学风格。艺术家的灵感源自「时间」以及伴随着历史的生命片段,在東德成長記憶中,残破的歷史外觀砖瓦建筑、及历史印记,深深影响着他。作品中可见层层叠叠的材料,部分裸露、遮盖与连结,呼应着彼此。

👉更多详细资讯

Gregor Eldarb 葛雷戈・艾达尔
(波兰, b.1971)

创作多元,涵盖绘画、书籍装置,皆建立于建筑结构之上,以理性的图像与线条表达他对于都市建筑、空间反思与想象。艾达尔以大尺幅的黑色背景为底,在反覆重叠的线性描绘中、形成多视角的空间图像,看似探索空间的过程,其实也在发掘都市规划所构造的微型社会。都市建筑不仅侷限于外在形体,而是对于整个社会、人类生活情感及心理认知的影响。透过艾达尔作品,带领观者去感知空间、诠释空间性的多元面向。表述都市空间如一个社会现象,空间与社会相互依存。

👉更多详细资讯

Annett Zinsmeister 安妮特・辛斯迈斯特
(德国,b.1967)

作品源自对建筑空间定义、历史、传统、创新、社会政治背景、以及空间结构等兴趣。她探究日常仪式的起源,形式和日常行为因习惯而产生的效果。尤其着迷于经历转化的特定地点,这些地点有着已发生的不可逆的过去,和充满着不确定发展的未来,在不同的作品中,她针对特定建筑或空间过去的历史及当下正在进行的发展,进行关于空间感知和设计的研究。辛斯迈斯特的艺术作品代表着艺术,建筑和文化研究的混合物,在创建大型装置她将理论研究与概念艺术的实践相融合。使用模块化(modular)的原理进行反复的解构和重组,挑战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和理解,并为人们认为熟悉的主题开辟新途径。

👉更多详细资讯

Reinoud Oudshoorn 雷诺‧奥德霍恩
(Netherland, b. 1953)

以构筑空间的极简雕塑著称,主张「雕塑应创造比作品本身更大的空间」。「消失点」是每件作品的开端,尽情延伸空间表述的可能,由线延展成面,再由面砌出空间的存在。奥德霍恩使用铁、钢材、毛玻璃、木质作为创作材质,并用数学的方式计算线条与视角,将他手绘的草稿制成雕塑,他的雕塑作品给予有形物体的有限性或是无形物体的永恒性,整体散发出一种让人沉思的氛围及让人进入到冥想的境界。

👉更多详细资讯

Noemi Schipfer 娜欧米·西弗
(法国,b.1987)

由艺术家Noemi Schipfer与电子音乐家Takami Nakamoto共同创立知名团体Nonotak Studio,透过电子音乐和灯光的搭配,在长期而有默契的搭配下,两人完美的组合呈现出令人惊艳的感官经验。此次展出Noemi Schipfer独立创作单色平面作品,保留视觉变换与技术结合手法,打造现代感十足炫丽的单色系梦幻国度。

👉更多详细资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