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博會】ART021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E11

看展览 Exhibition


展场視頻

展场照片

现场影片

现场照片
Day 1

Day 2

Day 3

Day 4

2023 ART021

Bluerider ART 蓝骑士艺术空间
展位
E11

展期
11月9日 至 11月12日

开放时间
尊贵藏家预览(仅限邀请)
11月9日 (四) 13:00-20:00
11月10日 (五) 13:00-20:00
公众日
11月11日 (六) 11:00-18:00
11月12日 (日) 11:00-18:00

展览地点
上海展览中心
上海市靜安區延安中路 1000 號

Bluerider ART 蓝骑士艺术空间
2023 ART021 #E11

Bluerider ART 藍騎士藝術空間很榮幸再參與2023年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展會期間將呈現多位國際藝術家的代表性作品,從具像到抽象,以不同媒材將更多前衛的當代藝術佳作呈獻給 藏家與藝術愛好者們。

2023 ART021 Bluerider ART展位E11,精心策劃展出多件繪畫、雕塑、裝置與影像作品,使展廳成為匯集當代人文、自然的多元化藝術空間。 焦點作品包含來自法國的藝術家帕斯卡爾.多比斯(Pascal Dombis),以威廉.柏洛茲(William Burroughs)的文本為基礎,運用電腦的有機增長算法使原有文本長度增加數百萬倍 ,而文字卻自然形成如X或十字等幾何形狀,藉以探討數位時代下,大數據、元資料、非線性、幾何和語言等問題。 而相較於數位化訊息的美學探討,德國藝術家魯普雷希特.馮.考夫曼(Ruprecht von Kaufmann)則以人為出發點,其標誌性的憂鬱色彩,藉由多個油氈板拼湊抽象性的線條,詮釋破碎的肢體,如夢似幻的色系調動著觀者的情緒反應。 同樣來自德國,藝術家阿德里安・沃爾德(Adrian Wald)則擅於利用不同媒介將畫布塑造成雕塑品,厚重顏料在亞麻布上形成柔軟起伏,挑戰觀者對於畫布的既定認知。

這次展位上多位女性藝術家的精采力作,呈現她們如何以不同媒介,描繪出對人、空間、自然與世界的纖細感知。 德國藝術家桑德拉.亞克曼(Sandra Ackermann)透過女性身體對當今社會所欲呈現的無暇意象提出反思; 而來自美國的藝術家潔西卡.準珂(Jessica Drenk)則圍繞自然生態,探討有機的形體與花紋塑造而出的自然形態,串連自然與人造物間循環的關係。 來自加拿大的珍娜華生(Janna Watson)與德國藝術家蘇.珊庫恩(Susanne Kühn)則分別以鮮明的色系與構圖在畫布上產生微妙的平衡,流動的筆觸在抽象與現實間喚醒 觀者的情感。

作為第三次參展ART021,Bluerider ART創辦人王薇薇Elsa Wang 表示:「上海的藝博會在亞洲藝術市場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ART021更是海內外藏家的交會聚所,今年Bluerider ART的 參展陣容以橫跨多元的媒介作品呈現獨具一格的藝術語境,期待在展會上與新舊藝術好友共享交流。」

參展藝術家:
帕斯卡尔・多比斯 Pascal Dombis
苏珊・库恩 Susanne Kühn
鲁普雷希特・冯・考夫曼 Ruprecht von Kaufmann
桑德拉・亚克曼 Sandra Ackermann
阿德里安・沃尔德 Adrian Wald
雷诺・奥德霍恩 Reinoud Oudshoorn
卡萝・普鲁莎 Carol Prusa
克里斯蒂安・格琳 Christiane Grimm
迪尔克・萨尔兹 Dirk Salz
马克 Marck
杨・克拉 Jan Kaláb
潔西卡・準珂 Jessica Drenk
珍娜・华生 Janna Watson

帕斯卡爾・多比斯 Pascal Dombis (France, b. 1965)
一位研究語言、演算法等領域的視覺藝術家。 他將文字、圖像、線條透過電腦與演算法產生簡單複製幾何與印刷符號,並在過程中不斷添加其他隨機參數,結合光柵(Lenticular)手法再現視覺,在解構與重組中,創造不可預測的動態圖形。 其所引起的視覺呈現,産生讓人著迷的悖論,也反應數位時代下,人們受到直接性的支配進而改變了未來,也改變了過去。

蘇珊・庫恩 Susanne Kühn (Germany , b. 1969)
創作的媒介從壓克力顏料、複合媒材、版畫、陶瓷皆有涉略。 以寫實風格為基礎的繪畫作品將不同時空的元素穿越與並置,其作品強烈、清晰的輪廓線條及色彩繽紛的特質,將自然主義元素與高度人工形式的語言相結合,展現強烈的個人特色 。 作品中可見山脈、月光、朽木、動物等自然的描繪, 巧妙結合歷史元素,時而奇想、時而現實,邀請觀者進入她所創造的虛擬世界中漫步與探索。

魯普雷希特・馮・考夫曼 Ruprecht von Kaufmann (Germany, b.1974)
擅長以當代繪畫的視覺語言研究人的各種層面,展現批判敘事與平行現實幻境。 他使用油彩創作,包括繪畫、雕塑和紙上作品,創作靈感來自生活經驗,更多時候利用閱讀文學、音樂、電影引發腦海中各種意象與想像。 他的作品中常見反復被厚塗消失、模糊的形體與面孔,充滿黑色幽默及濃烈的憂鬱色彩,反映當下我們在動搖不安的社會中的行為、思想和感受。

桑德拉・亞克曼 Sandra Ackermann (Germany , b. 1974)
透過女性身體的意象對現今媒體化的社會現象提出反思。 作品中經常以局部方式描繪女性形象,這些看似完美,如同時尚雜誌中的女性,體現了社會所欲呈現的無暇意象,創作圍繞著“什麼是現實?什麼是真理?”的問題展開,對於 當前大眾媒體所描繪社會現實及個人內心的衝突產生質疑。 看似夢幻與日常情境的作品,其實更真實的表達出許多人不願看見的真相。

阿德里安・沃爾德 Adrian Wald (Germany, b. 1986)
以「打破繪畫觀看方式或次序」的概念,創作出一系列如雕塑般的畫布作品。 沃爾德認為,繪畫的媒介沒有絕對,精緻的亞麻布或廉價泛黃的棉帆布、夾子與刷子等都可以是他創作的媒介,如《Heavy paint》系列中,沃爾德將厚重的顏料在亞麻布上塑造出枕頭般柔軟的型態,畫表面上留下或深或淺,或輕柔或硬實的凹陷印記,挑戰觀者對於畫布的既定認知。

雷諾・奧德霍恩 Reinoud Oudshoorn (Netherlands,b.1953)
專注於透視法與空間的探索以及“視覺的模擬兩可性”,將滅點(Vanishing Point)的視覺高度統一設在1.65米,繁復精準且大膽地創造視覺空間無限反射延伸的“絕對過程” 。 奧德霍恩主張“雕塑應創造比作品本身更大的空間”, 看似黑鎘的冷靜精準, 實則帶東方哲學禪意,細膩虛實穿透,以“滅點”作為每件作品的開端 ,由線延展成面,再由面創造詩意的想像空間。

卡蘿・普魯莎 Carol Prusa (USA, b. 1956)
以銀針筆創作大型裝置著稱。 她經由銀針筆的精密與洗煉灰階,結合雕刻樹脂、玻璃纖維、金屬箔甚至是LED燈等當代媒介,以獨樹一格的創作方式,探討浩瀚宇宙間神秘的“未知”, 使我們得以去想像宇宙初始的渾變、融合以及萬物間的神秘力量。 「未知」雖然讓人卻步,卻也同時使人期待,普魯莎的銀針筆繪畫詮釋宇宙演化的核心混沌相互作用,發掘其生命之美與宇宙間無形的力量。

克里斯蒂安・格琳 Christiane Grimm(Germany, b.1957)
創作被描述為“不插電的動態光影”。 多年來,她致力於研究光線、色彩、空間,與特殊玻璃、壓克力等材質的有機結合,並有系統地、精確地處理層次與感知色彩。 格琳擅長以光作畫,眾多作品由垂直水平分割的塊狀圖形構成,漸變的序列色彩與線條不斷交疊,在光線照映下,呈現一種立體而柔和的物質性。 而作品也隨著光線變化與不同的觀賞位置,展現不同的立體層次效果。

迪爾克・薩爾茲 Dirk Salz (Germany, b. 1962)
出身於藝術世家,從小學習繪畫與藝術史,現居住創作於德國米爾海姆。 薩爾茲創作時從不使用筆刷和畫布,而是使用油漆滾筒及潑灑樹脂時的重力,使作品脫離傳統極簡主義,探索透明度和色彩與光線和空間之間的關係。 這次展出的是他《Deep Dive》系列的作品,藝術家以顏料與環氧樹脂反覆構築出深不可測的抽象色塊,也使他的作品在富有深度的同時又被賦予了神秘的色彩 。

馬克 Marck (Switzerland, b.1964)
以錄影雕塑(Video sculpture)聞名。 他利用極精密的錄影裝置、影像,搭配親手打造的雕塑佈局,將女性作為作品中的被觀看對象,處於孤立的約束狀態並展開各種身體行為,透過作品去觀察觀者的視角,反映 女性在社會中所賦予的相對角色,也展現了當代社會中各階層的生、心理狀態,在層層疊疊的限制之下,人們遊走在生存的邊界,並做出身體的回應。

楊・克拉 Jan Kaláb (Czech Republic, b. 1978)
持續走在一條非傳統的藝術之路,其幾何塗鴉壁畫可見於紐約、 布拉格、倫敦等城市。 他以點出發,發展幾何圓形形變,以及3D 塗鴉雕塑,從街頭到畫布,塗鴉的概念走入極簡純白的藝廊空間,擦出迷幻的火花。 克拉透過色彩及有機變形體,不斷探討畫面的深度、動態、改變、時間凍結、永恆邊界⋯等,鮮豔的色彩讓視線慢慢地模糊、融合,也使作品帶有充滿能量的流動感。

潔西卡・準珂Jessica Drenk (USA, b.1980)
主修3D藝術創作,透過創作傳遞物質的可塑性,延伸自然與人造物間循環應用的關係。 她的創作理念源自於對大自然的崇敬,以及物質形變的可能。 此次展出作品《Circulation》透過裁成條狀的書頁合成樹幹切面,表達生命循環與自然與人造間的連結。 在她的作品中常見有機的形體、花紋或質地,或經人工再造的創作媒介如書冊或PVC水管等,也會歸根於大自然的型態。

珍娜・華生 Janna Watson (Canada, b. 1983)
加拿大藝術家珍娜華生(b. 1983)以抽象繪畫作為逃避及回歸現實的方式。 受到古典構圖及現代主義幾何的影響,華生以離散卻又無法分割的色塊組合成束的色彩,她將畫面上各種筆觸和混合顏料稱之為“瞬間”, 每個瞬間都有各自 的情感重量與敘事權,筆刷俐落的劃過又轉向折疊, 多彩的漸層優雅卻充滿力量,背景溫柔地指向熟悉的事務,以鮮明的構圖與色彩喚起觀者的情感。

看作品 Works


艺术家 Artist


Pascal Dombis 帕斯卡尔・多比斯
(Frence, b. 1965)

法国国立里昂应用科学学院主修工程科学学位,美国波士顿塔夫茨大学修习电脑艺术。现居住及创作于巴黎。出身工程及电脑科学的Pascal Dombis为法国知名数位艺术家,90年代开始利用电脑演算法作为创作手法,透过撰写简单的程式编码,让电脑进行重複性运算,操作不同变项而产出不同的视觉影像,透过立体光栅的叠合,作品呈现特殊未来感。Dombis有丰富的国际展览经历,包含巴黎大皇宫(Grand Palais)「艺术家与机器人」展,55届威尼斯双年展官方卫星展「Noise」,法国文化部于巴黎皇家宫殿(Palais Royal)委託客製现地计画「Text(e)s~Fil(e)s」,巴黎白昼之夜(La nuit Blanche),义大利阿克里当代艺术博物馆等。作品由台湾国巨基金会,布达佩斯美术馆、日本大型企业Seiko Epson Corp. Canon Inc.,韩国大邱美术馆等重要机构永久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Susanne Kühn 苏珊・库恩
(Germany , b. 1969)

苏珊・库恩 Susanne Kühn (德国, b.1969),目前创作及居住于德国弗莱堡及纽伦堡。拥有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绘画与版画艺术硕士学位,并曾获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Harvard University Radcliff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奖学金。库恩Kühn深入研究欧洲艺术史,深受传统浪漫主义启发,她将绘画传统欧洲山水画的元素、文艺复兴视角、日本木刻版画甚至流行文化与现代抽象的各种绘画语言并置,创造了一种深思熟虑、扭曲的视角和抽象感。曾多次参与国际展览,包括德国策勒艺术博物馆、弗莱堡当代艺术博物馆、美国丹佛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根特Art Omi国际艺术组织等,作品由UBS艺术收藏、美国堪萨斯城肯珀当代艺术博物馆、哈佛大学施瓦茨艺术收藏馆、德国弗里德布尔达私人博物馆、弗莱堡当代艺术博物馆、德意志联邦银行、英国Zabludowicz 艺术收藏及最大莱比锡学派收藏Sammlung der Sparkasse Leipzig 等机构永久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Ruprecht von Kaufmann 鲁普雷希特・冯・考夫曼
(Germany , b. 1974)

鲁普雷希特・冯・考夫曼 Ruprecht von Kaufmann (德,b. 1974) 出生于德国慕尼黑,BFA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毕,曾任教柏林艺术大学、汉堡应用科学大学和莱比锡美术学院,现居住创作于柏林。作为一位突出的图像叙事艺术创作者,他选择研究围绕著人的各种层面,利用当代绘画的视觉语言,展现批判叙事与平行现实幻境。于欧洲各大城市伦敦、柏林、斯图加特、奥斯陆、纽约展出;作品获纽约知名收藏家族(Hort Family)、德国 Sammlung Philara 博物馆、德国法兰克福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家银行等,众多公私立机构永久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Sandra Ackermann 桑德拉・亚克曼
(Germany, b. 1974)

Sandra Ackermann桑德拉・亚克曼(德,b. 1974) 目前居住创作于德国及英国,于德国法兰克福施塔德尔艺术大学(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ünste–Städelschule)取得艺术硕士学位,曾于英国伦敦大学斯莱德艺术学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 UCL)修习新媒体专业。Ackermann 研究时尚、建筑设计,并关注全球政治趋势及发展,作品主题一直围绕在监控、媒体形象及社会议题。曾多次于欧洲重要机构展览,包含英国伦敦皇家歌剧院 (Royal Opera Arcade)、德国施泰德博物馆(Städel Museum)、德国恩根城市博物馆(Städtisches Museum Engen)等展出。

👉更多详细资讯

Adrian Wald 阿德里安・沃爾德
(
Germany, b.1986)

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邦,先后于慕尼黑美术学院、法国马赛地中海艺术学院修习平面绘画,目前居住与工作于慕尼黑。在Wald的创作领域中,「雕塑」与「绘画」不存在明显界线,因此以结合雕塑与绘画的装置作品为主要创作形式。他将物件重新解构,并以作品体现「打破绘画观看⽅式或次序」的概念。他曾屡次获选参与德国Riedenburg 艺术家驻村计画,并获得巴伐利亚州艺术文化部奖助。

👉更多详细资讯

Reinoud Oudshoorn 雷诺・奥德霍恩
(Netherland, b. 1953)

荷兰阿特利尔 63 学院艺术硕士(MFA, The Ateliers 63 Haarlem),阿尔特兹艺术学士(BFA, AKI School of Arts, Enschede),现居住创作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曾执教于荷兰皇家艺术学院。 Reinoud Oudshoorn 以构筑空间的极简雕塑著称,认为解决问题是一切创作根源。统一设在1.65M 高的消失点(Vanishing Point),从此开启 每件作品的生命里程,透过单色极简材质的细腻叙述,点线面多点交错灭点的独特语言风格,实现其一贯理念:”我搭起一座始于实体作品、经由透视空间、通往精神世界的桥樑”。 展览经历遍及欧美,曾于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Stedelijk Museum),佛多尔美术馆 (Museum Fodor),苏黎世设计博物馆(Museum für Gestaltung)、第 8 届爱沙尼亚三年展 Tallinn Applied Art Triennal 等展出。作品集 ‘A Selection of Works’ 获评选为‘The Best Dutch Book Designs 2019’。作品获阿姆斯特丹市立美术馆(Stedelijk Musuem Amsterdam)、 荷兰 AkzoNobel Art Foundation、荷兰银行(ABN AMRO)、德国私人美术馆(Sammlung Schroth)等永久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Carol Prusa 卡萝・普鲁莎
(USA, b. 1956)

德雷克大学(Drake University)艺术硕士,主修绘画。现居住、创作、教授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以 Silverpoint 银针笔创作大型装置着称。经由银针笔的精密与洗炼灰阶独树一格的创作方式,探讨宇宙生命的起源。作品曾受邀参与备受国际尊崇的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 邀请展,创作并收录于多本银针笔历史书册,欧美展出经历丰富。获全美十数间美术馆永久收藏,包括纽约美术与设计博物馆(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迈阿密佩雷斯美术馆(Perez Museum of Art)、斯宾塞美术馆、与科勒艺术中心…等等,Carol Prusa 于2017年获得了SECAC艺术成就奖,并在2019年于美国佛罗里达博卡拉顿艺术博物馆(Boca Raton Museum of Art)举办大型个展。

👉更多详细资讯

Christiane Grimm 克里斯蒂安・格琳
(Germany, b. 1957)

克里斯蒂安格琳 Christiane Grimm (German, b. 1957) 畢業於斯圖加特大學Universität Stuttgart建築所。她的創作被稱為「不插電的動態光影」。多年來她持續實驗研究光線、色彩、空間,與特殊玻璃、壓克力等材質的特性結合,有系統地、精確地、處理分層感知色彩,讓物理光線影響著圖像的具體性,作品隨著光線變化、觀看位置不同,顯示立體漸層以光作畫。作品於德國 Museum Ritter、Wilhelm Hack Museum 展出並獲頒 The public’s choice award 獎項。獲德國海德堡市政府、德意志銀行,以及眾多私人美術館Das Kleine Museum、 Kunsthalle Würth、私人機構PwC資誠聯合會計事務所…等永久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Dirk Salz 迪尔克・萨尔兹
(Germany, b. 1962)

Dirk Salz出身于艺术世家,从小学习绘画与艺术史,现创作居住于德国鲁尔河畔米尔海姆。Salz在创作过程从不使用笔刷和画布,而是藉以油漆滚筒及泼洒树脂的重力,使得他的作品跳脱出传统极简主义,持续探索透明度、色彩的影响、与线和空间的关係。受Abstract Expressionisim(抽象表现主义)代表画家Barnett Newmann、Mark Rothko及Ad Reinhardt影响甚深,他在色彩深度及层次感的掌控也总能与源自于南加州的Light and Space Movement(光与空间运动)连结。Salzk的作品曾在欧洲、美国各城市展出,也获许多私人藏家及机构收藏,包含全球领先的油漆和涂料企业Akzo Nobel。

👉更多详细资讯

Marck 马克
(Switzerland, b. 1964)

馬克Marck(瑞士,b. 1964),瑞士當代藝術家以錄像雕塑(Video Sculpture)聞名,現生活和工作於蘇黎士。馬克Marck是一名非典型的藝術家,年輕時才華洋溢進入知名藝術學府,卻因無法忍受制式教育而半途輟學,之後從事汽車拆解、機械電工、搖滾歌手、設計科技裝置等。馬克Marck異類豐富的人生體驗,走出學院派藝術家的想像,自行創造的錄像雕塑表現型式,以框架、女性、觀看、互動,拋出社會議題深入人心。由Bluerider ART介紹至亞洲,2019年獲義大利Academia Culturale Internazionale Cartagine頒發International Culture Award獎項。作品於國際重要展覽展出,拉珀斯維爾藝術中心、聖彼德堡當代美術館等,並由波士頓藝術博物館、伊斯坦布爾藝術中心、卡爾斯魯厄多藝術與媒體中心等重要國際機構及全球眾多私人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Jan Kaláb 杨・克拉
(Czech Republic, b.1978)

毕业于捷克布拉格艺术学院(Academy of Fine Arts in Prague),现居住创作于布拉格。捷克涂鸦先驱的杨・克拉Jan Kaláb 30年创作,持续走在一条非传统艺术家之路,从街头涂鸦走入纯白空间,以点出发,发展出圆的形变及3D立体雕塑,将户外狂放浓缩在几何形变画布上。2023 「蓝色地平线上 Blue Horizon」个展,再次突破转为纯粹沈静。做为杨・克拉Jan Kaláb亚洲首间发掘代理画廊,Bluerider ART于2018年举办其「圆的进化 Concentration」亚洲首个展,并陆续推广至其它城市,热度扩大受到广大亚、欧藏家收藏。曾代表捷克在上海世界博览会捷克馆展出,作品收藏于捷克和斯洛伐克国家博物馆、巴西国家艺术博物馆、中国德基美术馆、韩国乌山美术馆,更获DIOR、Tiffany等国际精品及众多私人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Jessica Drenk 洁西卡・准珂
(USA, b. 1980)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艺术硕士,主修3D艺术创作,透过创作传递物质的可塑性,延伸自然与人造物间循环应用的关係。展出经历遍及全美,包含艾佛哈顿博物馆、亚伯科基博物馆、图森美术馆等,作品获耶鲁大学美术馆、世界百大藏家Sherry Malin与Joel Malin、Nike执行长Mark Parker、富达投资、和麦卡伦酒厂等机构与私人藏家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Janna Watson 珍娜・华生
(Canada, b. 1983)

目前创作及居住于加拿大多伦多。拥有安大略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绘画荣誉学位。Watson以抽象绘画作为逃避及回归现实的方式,当她将我们所认知的世界非物质化为笔触,她的绘画也以鲜明的构图与色彩唤起观者的情感。受到古典构图及现代主义几何的影响,她的作品优雅却充满力量,以离散却又无法分割的色块组合成束的色彩。曾多次参与国际展览,包括多伦多艺术博览会、迈阿密 CONTEXT 艺术博览会和西雅图艺术博览会等,作品由丽思卡尔顿(the Ritz-Carlton)饭店、萨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货(Saks Fifth Avenue)、纽约HBC全球艺术收藏(HBC Global Art Collection)、加拿大高级摩天公寓Aura、Soho Metropolitan饭店及金融机构美国TD银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等机构永久收藏。

👉更多详细资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