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precht von Kaufmann
(Germany, b. 1974)

出生於德國慕尼黑,BFA洛杉磯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畢,曾任教柏林藝術大學、漢堡應用科學大學和萊比錫美術學院,現居住創作於柏林。作為一位突出的圖像敘事藝術創作者,他選擇研究圍繞著人的各種層面,利用當代繪畫的視覺語言,展現批判敘事與平行現實幻境。於歐洲各大城市倫敦、柏林、斯圖加特、奧斯陸、紐約美術館展出,作品獲紐約知名收藏家族(Hort Family)、德國 Sammlung Philara 博物館、德國法蘭克福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國家銀行等,眾多公私立機構永久收藏。

2019  Pinakothek der Moderne, Munich, Germany(德國現代藝術陳列館)

2019  `Inside the Outside´, UN Headquarters, New York (紐約聯合國總部)

2018  `Die Evakuierung des Himmels´, Kunsthalle Erfurt, Erfurt (愛爾福特藝術館)

2019  “The three princes of serendip” Kunstsammlung Neubrandenburg (新勃蘭登堡藝術收藏)

2017, Ecce Creatura Groupshow, Kallmann Museum, Ismaning (卡爾曼博物館)

魯普雷希特.馮.考夫曼 Ruprecht von Kaufmann使用油彩創作,包括繪畫、雕塑和紙上作品,創作靈感來自於生活經驗,更多時候他利用閱讀文學、音樂、電影引發腦海中各種意象與想象,尤以電影影響甚巨。相較於電影的時間敘事與聲線的交織,繪畫是定格的作品,考夫曼 Kaufmann在繪畫中引入前與後的分隔,以此方式打開更多表達的可能性,也預期觀者觀看作品時,隨著畫面構圖的引導,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繪畫是連續性的決策所構成的結果,同時也承擔著不可預期的畫面,在他的作品中常見反復被厚塗消失、模糊的面孔,指涉未設限且開放的人物形象。雖然他擅長觀察與捕捉人的形象,但卻不是創作傳統的「肖像畫」,人的面孔不是指特定的對象,而是特定類型的人。透過低彩度、抑鬱色彩的連續性構圖,考夫曼 Kaufmann 擅於捕捉深刻的個人時刻、個體的脆弱,也暗示一種普遍的人類經驗。

具象藝術(Figurative Art)是指作品的形象以現實世界中的對象為基礎,並在各種可辨識的人事物中,帶入各種藝術家的觀點與思想。不同於人物畫經典藝術家 法蘭⻄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作品受希臘古典悲劇的影響,表達人類的殘 酷暴力與恐懼,人物畫抽搐般的面孔特徵,人的形象與空間保持消失、失衡等狀 態,表現行屍走肉的靈魂。考夫曼 Kaufmann 以內斂且細膩的方式呈現人物畫, 以開放及幽默的手法,描繪當代人的矛盾與失落,他的創作融合超現實及荒誕不羈,談論個人的疏離及孤獨寂寥。對照 1940 年代美國藝術家愛德華.霍普 (Edward Hopper)的作品描繪各個靜謐場景、窗邊、加油站、餐館中的人們,每個獨立個體都陷入沈思彼此疏遠,這些個體間的關係及世界的想象,引發觀者的好奇。或是當代挪威藝術家拉爾斯.艾林(Lars Elling)所描繪的虛實交錯的魔幻世界,迭影的畫面,是對周圍環境世界的不完整體驗,憧憧幽影的再現。對應經典文學領域,法國文學家卡繆(Albert Camus)的荒誕,以孤寂與心靈疏離、 創造了人們荒謬的現實,人類既無力作惡也無力為善。抑或是當代電影鬼才戴維.林區(David Keith Lynch)的詭異多變的超現實風格,創造如夢似幻的影像。考夫曼 Kaufmann 以其擅長講故事,同時作品充滿黑色幽默及濃烈的憂鬱色彩的風格,一如其他跨越時代的創作者,他的作品反映出當下我們在動蕩不安的社會中的行為、思想和感受。

2022、2023年分於Bluerider ART台北·敦仁、上海·外灘舉辦個展,展出一系列代表作:大型作品 State of the art (2015)、Precious (2015),參照古典繪畫的精緻構圖,魔幻寫實的物件與人物,展開多則午夜詩篇。作品 Es geht weiter (2020)、Die Stadt der Blinden (2020),則描繪在移動、在眼盲狀態下集體行動的人群,一場荒謬又充滿戲劇性的歷險記。多幅描繪人具象臉孔的作品,如 Gone Man (2020)、Young man look at yourself (2020),呈現藝術家與描繪對象者的相遇,模糊的細節回憶起意識洪流中曾經相遇的臉龐。作品Die Gefahrten(2015),取材自古希臘荷馬史詩之一《奧德賽》,以希臘英雄奧德修斯漂泊十年的返家旅程,作為藝術家尋找理想、歸屬和自我表達過程的象徵,以儲物櫃中的「工具人」暗喻英雄故事中的「同伴」角色,在故事情節中創造與英雄的對比,也作為情節的推進,比如在《奧德賽》若非有同伴划船,奧德修斯便無法聽見海中女妖賽蓮的迷惑歌聲。作品Lying on the Sofa(2016)敘述藝術家兒時個人經驗,在躺臥在沙發注視天花板時,想象出一個顛倒世界,透過創造熟悉卻令人不安的情景,也創造全新的視角,如同畫中的潛水員漂浮在倒置的房間中,難以辨別其場景。作品Die Wild West Show(2019)以美國⻄部荒野神話探討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與魯莽破壞,以堅強獨立的獵人形象包裝人類的貪婪、自私和罪性,並以此反躬自省。

各種電影與文學元素的輸入,構圖、光線、顏色、裁切輸出成為個人創作的靈感,每個角色面對觀眾獨自表述,每一次繪畫創作對考夫曼 Kaufmann而言,就如同執導一部電影一般(Painting as if Directing a Movie)。


Solo Exhibitions

2023 Leben zwischen den Stühlen´, Buchheim Museum, Bernried
2022 In the Street´, Kristian Hjellegjerde Gallery, London
2022 Monologue, Bluerider ART, Taipei, Taiwan
2021 Just Before Dawn´, Galerie Thomas Fuchs, Stuttgart
2021 Dreamscapes´, Cermak Eisenkraft Gallery, Prag
2020 The Three Princes of Serendip´, Kristin Hjellegjerde Gallery, London
2020 Inside the Outside´, City Gallery Gutshaus Steglitz, Berlin
2019 Inside the Outside´, UN Headquarters, New York
2019 Inside the Outside´, Museen Böttcherstrasse, Bremen
2019 Die drei Prinzen von Serendip´, Kunstsammlung Neubrandenburg, Neubrandenburg
2019 Die Augen fest geschlossen´, Galerie Thomas Fuchs, Stuttgart
2018 Die Evakuierung des Himmels´, Kunsthalle Erfurt, Erfurt
2018 Liederbuch´, Galerie Thomas Fuchs, Stuttgart
2017 Event Horizon´, Kristin Hjellegjerde Galelry, London
2016 The God of Small and Big Things´, Galerie Crone, Berlin
2016 Phantombild-Blaupause´, Nordheimer Scheune, Nordheim, Germany
2015 Grösserbesserschnellermehr´, Forum Kunst, Rottweil
2014 Fabel´, Georg Kolbe Museum, Berlin
2014 Carna(va)l´, Museum Abtei Liesborn, Liesborn
2013 Die Nacht´, Junge Kunst e.V. Wolfsburg
2013 Die Nacht´, Galerie Rupert Pfab, Düsseldorf
2012 Der Ozean´, Galerie Christian Ehrentraut
2011 Altes Haus´, Galerie Rupert Pfab, Düsseldorf
2011 Zwischenzeit´, Neue Galerie Gladbeck, Gladbeck
2010 Äquator Teil I´, Galerie Christian Ehrentraut, Berlin
2010 Herr Lampe´, Bundesbank, Frankfurt
2009 Nebel´, Galerie Christian Ehrentraut
2009 Halbmast´, Philara Collection, Düsseldorf
2008 Ruprecht von Kaufmann´, Galerie Rupert Pfab, Düsseldorf
2007 Eine Übersicht´, Konrad-Adenauer-Foundation, Berlin
2006 Bathosphere´, Ann Nathan Gallery, Chicago
2006 Bathosphere´, Kunstverein Göttingen
2006 Als mich mein Steckenpferd fraß´, Galerie Christian Ehrentraut, Berlin
2005 Bildwechsel´, Galerie Christian Ehrentraut, Berlin
2005 Neue Zeichnungen´, Kunstschacht Zeche Zollverein, Essen
2003 `Of Faith and Other Demons´, Claire Oliver Fine Arts, New York

Group Exhibitions

2023     Foreshadow, Bluerider ART Shanghai, Shanghai, China
2022        `On the Wall´, Building Gallery, Mailand
2022       `Das Eigene im Fremden – Einblicke in die Sammlung Detlev Blenk´, Museum Bensheim
2021        `Gefühle r(aus)! Global Emotion´, Motorenhalle, Dresden
2020        `Neue Wilde und Andere aus der Sammlung Stefan Neukirch´, Coesfeld
2019        `Feelings´, Pinakothek der Moderne, Munich, Germany
2019        `Metaphysica´, Haugar Art Museum, Tønsberg, Norway
2019        `Birkholms Echo´, Faaborg Museum of Art, Faaborg, Denmark
2018        `Contemporary Chaos´, Vestfossen Kunstlaboratorium, Vestfossen, Norway
2018        `Schwarze Romantik´, Künstlerhaus Thurn & Taxis, Bregenz, Topicuv Salon, Prague
2017       `Ecce Creatura´, Kallmann Museum, Ismaning
2017        `Paintingguide NYC´, Booth Gallery, New York, USA
2017        `Schwarze Romantik´, Bukarest, Berlin, Backnag, Bregenz, Prag
2016        `Wahlverwandschaften, German Art since the late 1960s´, National Museum of Latvia, Riga
2016        `Prozac´, Kunstverein Glückstadt, Glückstadt, Germany
2015        `The Vacancy´, Friedrichstr., Berlin
2015        `Kunst Wollen?´, openAEG, Nürnberg
2015        `Du sollst Dir (k)ein Bild machen´, Berliner Dom, Berlin
2015        `Time Lies´, KinoInternational, Berlin
2014        `The Sea´, Brandts Museum, Odense
2014        `Revolution´, Rohkunstbau, Roskow
2014        `Waffensichten´, Museum Galerie Dachau, Dachau
2014        `Malerei am Rand der Wirklichkeit´, Haus am Lützwoplatz, Berlin
2013        `Tierstücke´, Museum Abtei Liesborn
2013        ‘Alles Wasser’, Galerie Mikael Anderson, Copenhagen
2013        ‘Weltenschöpfer’, Museum für Bildende Kunst, Leipzig
2012        `Convoy Berlin´, Bzarsky Gallery, Budapest
2011        `I am a Berliner´, Tel Aviv Museum, Israel
2010        `Werkschau I der Erwine Steinblum Stipendiaten´, Kunst:raum Syltquelle, Rantum / Sylt
2009        `Menschenbilder 1620/2009´, Museum Hoexter-Corvey, Hoexter
2008        `Daydreams & Dark Sides´, Künstlerhaus Bethanien, Berlin
2007        `Stipendiatenausstellung´, Konrad-Adenauer-Foundation, Berlin
2006        `Full House´, Kunsthalle Mannheim
2006        `Gletscherdämmerung`, Eres Stiftung, München
2003        `RePresenting Representation VI´, Arnot Art Museum, New York
2002        `The Perception of Appearance´, The Frye Art Museum, Seattle
2001        `Representing LA´, The Frye Art Museum, Seattle, Art Museum of South Texas and Orange County Museum of Art, LA

Publication

Dissonance – Platform Germany, DCV, Texte: Mark Gisbourne, Christoph Tannert, 2022, ISBN 978-3-96912-060-6
Leben zwischen den Stühlen, Distanz, Texte: Dr. Brigitte Hausmann, Daniel J. Schreiber, Sylvia Volz, 2020, ISBN 978-3-95476-354-2
Inside the Outside, Distanz, Maynat Kurbanova, Michele Cinque, 2019, ISBN 978-3-95476-270-5
Maynat Kurbanova, Michele Cinque, Inside the Outside, Distanz
Magdalena Kröner, 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Kunstmarkt
Robert Hughes, Rolf Lauter, Julia Wallner, Ruprecht von Kaufmann 2005-2006, ISBN 978-3-00-020112-7
Leah Ollman, Los Angeles Sunday Times, ‘Painting a Mirror for Humanity’, 16. Juni 2002
Garrett Holg, Art News, ‘A futurist Manifesto’, Ruprecht von Kaufmann at Ann Nathan Gallery Chicago’, Januar Ausgabe 2002

Collection

Collection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Collection of the German Bundestag
Collection of the National Bank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Frankfurt
Coleccion Solo, Madrid
Collection Ole Faarup, Kopenhagen
Collezione Coppola, Vicenza
Hort Family Collection, New York
Uzyiel Collection, London
Sammlung Philara, Düsseldorf
Sammlung Hildebrand, Leipzig
Sammlung Holger Friedrich, Berlin
Sammlung Museum Abtei Liesborn, Liesborn
Sammlung Veronika Smetackova, Pragu

圖像形成如一面(扭曲的)現實之鏡

Dr. Sylvia Dominique Volz

人類存在的所有複雜性—那種透過操縱來控制他人的努力,一種無關乎理性或非理性的原始本能行為—是Ruprecht von Kaufmann作品的主軸。在這裡,人類因為其世俗存在中的需求、脆弱、與有限性,被大自然與自身物種視為是一種威脅。

既深沉又神秘地,這些畫作吸引著觀眾並使他們著迷。我們受到作品的加密與相互矛盾性質所帶來的多樣性與複雜性挑戰。它們釋放了我們內心的各種聯想,從而產生了一種混合的情緒;正如同藝術家所指出的,這些情緒與我們自己的生活經驗最密切相關:從焦慮不安、沮喪、與感覺到受威脅,到喜悅、愛、與希望—而且有時候混合這所有情緒於一張畫作之中。我們試圖參與、破譯、和理解事物,最終得出結論發現這所發生的一切不全是在眼前,更多的是發生在我們自身上面。這些畫作主角是反映出我們自己嗎?我們扮演著什麼角色?我們是否參與於展開的畫作前並將其意念延伸成為自我的一部份呢?

因此,這些成為與身為觀者的我們產生共鳴與互動的圖像。在社交媒體的世代,這對我們來說似乎很自然。Ruprecht von Kaufmann本人著迷地觀察著所謂的用戶如何利用敘述來塑造他們自己的個人特質。這些即是被操控的主觀真相,因為有些圖像的設計確實旨在向外傳達意念。觀看的時候,腦中所感知到的是情感上觸動觀者的一幅美麗(被美化的)肖像,因為它產生了一種匱乏感且喚醒了深沉的隱性需求。簡而言之,Ruprecht von Kaufmann藝術地捕捉了現實與虛構之間的差異。在他一幅描繪一位背對著的女性正在脫去她比例勻稱的皮膚的畫作中,顯現出來的是一位瘦到近乎消失的纖弱人形,而且她與即將要被拋掉的皮膚形象幾乎沒有任何共同之處(Take off Your Skin[譯:脫去你的外皮])。

然而,人們套用各種角色或扮演操控形象這種行為,不僅是現代現象,而是或多或少地貫穿了整個人類與藝術史;人類始終在乎著他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他們想要被看到的角色。即便是在古代,人或表面形象的概念也普遍地被演員應用於所使用的面具以及其於生活中或戲劇中所扮演的角色。幾個世紀以來,肖像,不論是文字還是圖像,從輪廓到每個小細節都經常被精心設計著:想想那些以精心部署的象徵手法來炫耀自己社會地位、教育程度、以及所謂高尚特質的統治者們,從而以最真實的意義建構了他們的形象。

Ruprecht von Kaufmann對於在真實與虛構世界之間搖擺不定的形象特別感興趣;因此,對於美國創作歌手 Tom Waits所寫的歌詞成為他的靈感來源之一也就不足以為奇了—這位音樂家本身就是一位難以自我受限的創作家,他以在歌詞中呈現各種虛構人物並營造出一種不一致且複雜的氛圍為特色,如同我們在Ruprecht von Kaufmann的作品中所感受到的那般。畫作中的主角以不同的形式出現,有些帶有強烈的操控或威嚇感,有些則是有需求或脆弱的感覺。我們會遇上一些奇特的混合型生物,例如半人馬這種怪物睡在床上,然後一位裸體的女性信任地依偎在牠身上(Monster [譯:怪物]),或者是一個完全被包裏在像麻布袋中的生物蹣跚地在房間內移動著(Die Gefährten [譯:夥伴們])。他們的真正身份其實並未向我們揭露,尤其因為他們的頭被轉向、被扭曲得面目全非、或者被遺漏了。由於我們總是試圖閱讀與識別臉部特色以定位我們與對方之間的關係,這樣的呈現更是讓人感到困惑。

基於明顯受到人們與其行為控制的因素,當觀察那些有時顯得複雜的圖像空間時,我們容易疏忽地斷言Ruprecht von Kaufmann的作品缺乏敘述性。事實上,這並非藝術家本意:在他看來,敘事是觸動人們情感的基本手法。因此,他不願意單純地從形式或知識層面上接觸繪畫。這確實值得注意,因為這使他的畫作與當前藝術語境對繪畫敘事的消極態度相悖。此外,這種立場十分有趣,因為Ruprecht von Kaufmann讓人對他的印象是擁有高智商的人,而且他的畫作更是證明他對歷史、文學、古代神話與音樂有著深入的研究。

儘管如此,在觀眾眼前展開的一切無論如何都不能被視為一個完全發展的故事。相反的是,它們是片段,或者更確切地說,它們是帶有暗示意味但不是解答的敘述線索。一開始,藝術家使用符合我們既定觀看模式與主觀經驗視野的有形手法來喚起敘事,因而提供了一種看似簡單的方式進入圖像。這種手法同樣適用於馬戲團場景、山景、或例如童年或成年過渡時期的自傳主題等應用。

隨後,我們便會對自我假定的見解產生懷疑。Ruprecht von Kaufmann便向我們展示各種難以理解的細節,像是一匹有兩個後驅的馬(Pastorale [譯:牧人]),一個不合建構邏輯的空間結構,或者甚至是圖像中的間隙;當獨自觀賞時,不只無助於釐清情境,反而延伸出更多的疑問。觀眾更是被鼓勵自由發揮幻想、解決矛盾之處、並化不合邏輯為合理。Ruprecht von Kaufmann表示:「圖像實際上只在觀眾自己的腦海裡出現。」敘事片段因此扮演著藝術家為我們搭建的橋樑角色,而他本人則在基地周遭徘徊,並且在鼓勵我們持續前進之後。

另一個Ruprecht von Kaufmann的作品與純粹敘事性質背道而馳的方面是他在開始工作之前並不會準備一套填滿細節的概念。他從一個模糊的想法開始行動,允許這些想法引導他。最後在繪畫的過程當中,整體的作品細節才會逐漸變得清晰。

藝術家本人喜歡提及「偶然性」原則,意即偶然觀察到一些原本無意探尋的事物,卻展開新的驚喜發現。這種原則反映在Ruprecht von Kaufmann的創作藝術過程之中,使他不需考慮整體的概念,能夠自由地從一個靈感進行到下一個想法。偶然的連結從這裡或那裡突然冒出、或者產生改變方向的想法,而這些有時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發現。最後的結果可能是鑽孔或拼貼狀的元素,破壞作品的表面使其產生動態感。

畫作的標題通常也是在創作過程中才確定。如果,以例外的情況來說,假設作品主題在一開始就設定好,它將會是參考啟發藝術家靈感的一句名言、聲明、或者歌名—例如Babe I’m Gonna Leave You (譯:寶貝,我要離開你了)或You never know (譯:你從不知道)。然而,隨後在圖像表面上所形成的東西將會與純粹的示意圖相去甚遠。

整體來說,這些標題在某種程度上常常具有令人驚訝的諷刺意味—例如,在My Thoughts Grow so Large on Me (2016) (譯:思想在我身上變得如此之大)的作品中,畫作主角的頭頂上卻幾乎只剩下抹刀塗抹的殘留漆料;這讓人聯想到的反而是廢物而非其他情操更高尚的活動。或者例如Der Entertainer (譯:表演者)中,主角的頭部僅以一縷輕煙呈現。又或者當Rude Awakening (譯:後悔莫及,第138頁)裡面熟睡的情侶從向下傾斜的床上倒掛下來時,彷彿真的被丟棄了一樣。不證自明地,一個幽默的標題能夠相對化作品的陰鬱與沉重;就如同當那隻像是地獄獵犬一樣的生物正在撕毀另一隻野獸時,畫作的標題卻是Sorglos (譯:無憂無慮)。如此這般地產生吸引人的對比性,使人聯想起Martin Scorsese或Quentin Tarantino所執導的電影中,殘忍行徑的場景通常會伴隨著歡快的配樂。

Ruprecht von Kaufmann的作畫手法玩弄著我們典型的感知方式,使觀者的雙眼不停移動著。我們的雙眼找尋支點,然後在找到了之後再次分心;接著可能再次返回稍早停佇過的點,然後再離開朝向其他方向。物理上來說,在畫作前的空間上下移動著似乎仍然無法提供足夠的說明。可能的例子是In the House (譯:房子裡)這個作品,觀者在作品中的視線移動—如電影運鏡那般—由左至右穿過一個屋子。整個過程經歷了六個位置,從樓梯井開始,觀眾被引導至越來越深的內部,直到突然發現自己身處屋外。

對Ruprecht von Kaufmann而言,重要的是視角的變化;這個概念在這裡特別容易理解,因為藝術家分別在鳥瞰方式與採用較觀者視線稍高一些的視角之間交替變化著,一次從左斜對角,然後下個瞬間便改由右斜對角開始。眼神的閃爍掃視為觀者帶來一種不安全感,甚至是一種令人壓抑的感覺—特別是當藝術家從背後的角度向我們展示一位雜耍演員,站在令人眼花繚亂的高空鞦韆上俯視著馬戲團的地板,那是最專注且神經緊繃的時刻。那感覺幾乎像是地板正在從我們的腳下被抽出—好像我們才是負責要像雜耍演員那般地盪那個鞦韆並在空中旋轉(Der Trapezakt (譯:高空鞦韆)。在State of the Art (譯:先進前衛的,第58頁)這種多重元素作品中,其繪畫的視角與繪板的形狀讓我們產生更多的問題,像是一幅可折疊的祭壇畫,卻有著不對稱的外形,讓人永遠無法如願地使其發揮作用。

雖然Ruprecht von Kaufmann多年來一直在畫布上以油彩創作,2014成為了一個轉捩點,他決定使用油氈作為畫布,並從那時起一直這樣創作著。多部組成的肖像作品Die Zuschauer (2014) (譯:觀眾們)就是這種轉換的例子:從55張DIN A4尺寸的畫作中凝視著我們的,是各種人像或「人格特質」;這裡運用的是各種形式的肖像畫技,從頭像到及胸半身像,再到頭肩像至完整的半身像。當你移動視線進入時,你會注意到有些肖像似乎時不時會消失。眼睛部位被挖空、僅以模糊或勾勒的方式呈現臉部特徵、或者是直接以刮刀塗抹並因此可能使其他部份受損。同樣引人注目的是我們看到的各式色彩,這種用色風格從保守的灰與藍色調變化到尖銳的橙色、黃色、或明亮的洋紅色。然而,這樣的色彩試驗不只與肖像本身有關,也似乎是從背景色調中汲取靈感。有時候,油氈上仍然明顯留有奇怪的色調。

在這裡,我們會發現自己處於色彩的核心來源:實際上是油氈本身真正地為畫作定下了基調。Ruprecht von Kaufmann偶然發現了這種材料—一種亞麻籽油與軟木的混合物。當他在家中建構作品時,他發現各種顏色的油氈板,而這很快地引發了他的藝術好奇心。這種材料以各種色調生產,有望成為具有無限可能性的實驗場域。

他隨後訂製了一個40 x 30 公分的混色板,並大量地測試油畫顏料在畫板表面的表現方式;與一般畫布不同的是,因為其材料特性的關係,作畫時並不需要塗底漆。Ruprecht von Kaufmann也注意到,通常空白的白色補片在畫布上總是看起來像「未完成品」,但油氈板的基材在需要時,可以簡單地將其「單獨放置」(Schmelzwasser (譯:融水)。因此,他讓自己被各種材料色彩引導著,以各自的色調活力作為參考點。因此,一個有趣的過程、一種對話隨之開啟,因為每一個圖像與每種色調都將產生新的想法:當紫羅蘭色遇上黃色、黃色碰上藍色、橙色遇見灰綠色、而洋紅色撞入黑色。更具實驗性的是這些畫作,壁紙或地板上被覆蓋滿五顏六色的圖像,人物則像是身在叢林中那般被框住,例如Monster (譯:怪物)、Auferstehung (譯:復甦)、Der Zeuge (譯:目擊者)、或You Never Know (譯:你從不知道)。潛在的色彩組合似乎無窮無盡。

這種新發現的材料符合Ruprecht von Kaufmann長期以來抱持著的渴望,希望更有力量地運用色彩作為單一元素;相較之下,他早期作品的特點是相當均勻柔和的調性。因此,這些圖像達到了明顯的存在感,但仍能保持足夠的隱晦性而不至於太過搶眼。

從畫布切換到油氈時,Ruprecht von Kaufmann還因此能實現另一個願望,即賦予畫作中的各個元素更多的圖像品質,從而將它們與畫作中的其他區域切割開來。如果我們看諸如Schmelzwasser (譯:融水)這一類的作品,畫中的主角看起來既精緻又含蓄,如同畫在紙上那般。藝術家尤其喜歡強調筆刷與漆料在油氈上極佳的流動性,非常適合書法手法。他幽默地表示,圖像背景可以「像一幅拙劣的油畫那般輕鬆地塗抹」,將顏色保留在最上方,覆蓋著下方的漆料。

他進一步解釋,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與畫布相比,這種材料的特點是抗壓性比較高;當Ruprecht von Kaufmann偶爾需要以抹刀在個別部位塗上顏料時,這個特質對他來說相當重要。

更不用說,上述所提及的形式變化也會在對作品內容產生影響。圖像元素與背景中未上漆的各個區域有時都會使畫作產生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從而與作品的其餘部份發展出令人興奮的對話交流。如果有人看過Ruprecht von Kaufmann在改成油氈板之前的最後一些畫布作品—馬戲團系列作品—將會發現這其中已經有更抽象化的趨勢了。與早期的畫作相比,這裡的背景已經不再那麼精細,但仔細觀察的話,更容易讓人聯想到素描般的幾何圖形。

最終,這樣的發展導向了油氈畫,使其中的各個圖層都顯得更加的鮮明,比以往更清晰—以圖像元素、以溶入挖空記號的區塊、還有以拼貼方式應用的箔片碎片呈現。所有的這些都有助於提升畫作上逐漸增加的雕塑品質—幾乎是想挑戰古典藝術在繪畫、雕塑、與素描流派間的歷史區別。

內容層面上,各個圖層亦同樣表現著不同的含義:舉例來說,Schmelzwasser (譯:融水)前景出現的四個人像是直接塗在「原始」的油氈板上,代表著四個世代的藝術家族。由左到右,坐著的是Ruprecht von Kaufmann的曾祖父,站在一旁的是他的祖父,接著是在畫作斜對角的父親,以及最後是藝術家本人以幾乎水平的方式呈現在作品中。身穿軍服的人物以順時針的方向排列,就像是在暗指時間因素且一切因此頃刻即逝。

有趣的是,代表Ruprecht von Kaufmann的人像是畫作中唯一僅以輪廓方式呈現的,因此避開了我們的感知;也就是說,他的祖先們享有較大的身體存在。這似乎暗示著他的生活仍然有被「充實」的空間。另外,在人物背後升起的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山脈,其中間的部份,現在則是融掉的冰川,已經被從圖像表面鑿除並破壞掉了。

從他們的穿著來看,圖中的人物不只是家人,而且是四代的高山部隊。完成山地救援兵役的Ruprecht von Kaufmann強調那段時間培養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他對大自然有永久的責任感,以及對所有與此相關或者其未來所有世代有責任,這尤其體現在他整個作品反覆出現的山地主題之中。這裡是嚮往與紀念相互結合之地—尤其是後者,當藝術家想表達冰川融化的威脅時,不只在上述提及的Schmelzwasser (譯:融水)作品,而且也出現在Jannu (第185頁)、Der Fjord (譯:峽灣)、Natur (譯:自然)、以及Landschaft (譯:風景)這些作品之中。特別是當前關於氣候行動的辯論與為氣候罷課運動正盛行的情況下,這些圖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引人注目。

很明顯的,Ruprecht von Kaufmann的畫作永遠不應該單純地以主觀自傳為背景下去思考,然而,更甚於此的是,我們必須以全世界通用普遍有效的角度來思考這些作品。這些是極度個人化的畫作,我們只能從自己的情緒之中來理解。我們從中尋找、認識、質疑所呈現的內容並進一步將其發展。畫作主角的力量或無力都反映且感動著我們,主要是因為它們展現了人類多麼地易變,無論是消極還是積極的層面上。從肇事者轉化成受害者的步驟—或反之亦然—往往是一步之遙;而在這種獨特的糾纏之中,我們彼此相互影響著。在Ruprecht von Kaufmann的畫作之中,人的多樣性就如同黑白色調之間那般多變。身為觀眾,我們面臨著進入對話的挑戰,以便為了透過動態可變的方式實現夙願。

作者:Sylvia Dominique Volz
為德國著名藝術顧問、編輯和策展人,於海德堡大學取得藝術史博士學位。她為私人藏家及企業機構提供當代藝術收藏顧問諮詢,同時也多次擔任知名當代藝術私人收藏指南《BMW藝術指南》(The BMW Art Guide)主編。

Ruprecht von Kaufmann訪談:像執導一部電影那般繪畫著

1974年誕生於幕尼黑,Ruprecht von Kaufmann是一位目前生活與工作於德國柏林的當代畫家。Von Kaufmann以他具象的作品獲得了國際認可,主要作品方式包括油布上的繪畫與炭筆素描。這位德國藝術家以他靈活的筆觸與特殊的用色風格將自己與大多數當代具象畫家作出區分。強烈的畫風遊走於超現實主義與荒謬主義邊緣,von Kaufmann用人物充填畫作內容與風景;從日常生活中汲取作品靈感作為對現實的評論,喚起耐人尋味的敘事與迷人的圖像。

Julien Delagrange (JD): 首先,歡迎來到Contemporary Art Issue;謝謝你花時間來接受訪談。

Ruprecht von Kaufmann (RVK): 這是我的榮幸!

JD: 開啟此次對話的唯一方式,就是先恭喜你最近發表了專題著作Ruprecht von Kaufmann: 2013 – 2020;這幾乎是一部印刷版的回顧展,對任何藝術家來說都是一個真正的里程碑。你能帶我們聊聊這本書的內容嗎?

RVK: 我在2013年自己開發了油布繪畫的作品領域。在那之前,我正將我的繪畫推向了一個新的方向;簡化畫作的背景並在完成的作品之中留下一些可見的底層繪畫。這樣的作品顯得更有粗糙感、更像素描畫。而且,我覺得這樣風格的作品更切中要害也更有影響力。這種變化的奇怪之處在於,我一直努力著想要將我的作品推向什麼方向,然後這扇門突然打開了,而我只需要走過它即可。

而2018年時,當我首次開始思考製作一本新書時,記錄這些關鍵轉變並給予我的重點畫作一個展現平台這件事似乎非常重要。這就是為什麼這本書具有回顧性質。在與我的妻子討論時—她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並且是我這本書的設計者—我們產生了不以時間序展示作品的想法,而是將它們重組為重疊的主題,將不同年代的作品相互連結起來。儘管出版商一開始也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我很高興我們選擇了這條路;這樣的作法讓整本書讀起來更生動有趣。Sylvia Volz出色地完成了這項艱鉅的任務,成功地將所有內容整合進她的文字之中。我認為這是能進入我的繪畫世界的重要邀請。

不過,COVID-19疫情的影響幾乎使計畫卡關。對於在2020這個如此不可預測的一年進行這件事感到十分不確定。幸運的是,柏林Gutshaus Steglitz的市立美術館以及慕尼黑附近的Buchheim博物館在這段時間提供我開設個展的機會,也因此從這裡獲得了一些金援。如此的發展才最終使得整個計畫得以順利進行。這樣的一本書是需要協作努力的;如果沒有後面這一大群人的支持,我完全沒有辦法完成這件事。太多人需要感謝,我就不在此一一列舉了!

JD: 通常專題著作或回顧展是藝術家反思其作品的關鍵。這本專著對你的藝術實踐或方向有影響嗎?

RVK: 老實說,其實還好。我一直都不是那種會回頭看的人。就像爬山時,上次的攀登一點也不重要,下一次的攀越才是重點。對我來說,繪畫也是如此。

同時,是的,能夠產出這樣一本書很棒,因為它提醒著過去幾年你在生活中做了些什麼事。但對我來說,改變與持續發展工作始終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我只是重複做著以前一直在做的事,我還不如從事其他的工作。成為一名藝術家最美好的事,就是因為每幅作品都想要呈現一些不同,展示一個新的自己。

今天我強迫自己逐漸轉變與改變,因為多年來我了解到,收藏家、畫廊、與藝術評論家無法如此快速的跟進;你需要給他們時間去追上腳步,所以需要以思考引導他們。有好幾次,我幾乎失去了所有願意接受我作品的收藏家,而我不得不去建立一個新的收藏家清單,只因為他們不喜歡我當時的創作方向。而這只是工作的一部份。

JD: 這本書匯集了你2013至2020年的作品,你認為這其中是否有顯著的改變發展嗎?

RVK:當然,我會這麼說。如同我前面提到的,2013年為我的作品帶來了巨大的轉變,而書中的第一幅畫仍然是畫布作品。然後接著可以看到我如何探索不同的途徑與管道,而這因此改變了作品中呈現的材料與思維。我的英雄之一是Beck (一位音樂家),我喜歡那種永遠猜不到他下一張專輯會帶來什麼的感覺;唯一可知的就是一定會有些不同。所以,在這本書中,讀者可能不會讀通整本書後還喜歡每一幅畫;但是可能,而且希望,其中的一些作品會逐漸與讀者產生共鳴,而讀者也會因此喜愛上這些一開始可能沒有連結感的畫作。

比較可惜的是,這本書沒有包含一些比較小的作品。那些通常是我的實驗基礎,並且填補了我某些大型作品間的步驟;但是把這些作品包含進去的話,會太過廣泛。所以未來可能還會再有另一本書單獨呈現小型作品。

JD: 正如你提到的,可惜現在仍然是COVID-19的疫情期間。你如何經歷這場疫情,以及它對你或你的作品是否有任何影響?

RVK: 疫情帶來的是一場複雜的經驗。一方面來說,我蠻享受這期間的緩慢步調,這讓我有更多時間作畫,減少組織展覽的時間。這同時也讓我思考更多其他可能的途徑,包含重新投入教學。我喜愛教學,但這是一件十分耗時的事;而疫情讓我重新思考這個選項。

然後是那些隱藏的展與取消的活動。我現在在柏林Gutshaus Steglitz市立美術館有一場展覽,但卻沒有人可以欣賞它,這真的是個很悲傷的體驗。即使我已經比其他人更習慣較少的社交接觸,我對於社交隔離也逐漸感到壓力。但我盡量不讓自己太過擔心,專注於未來以及如何持續前進。到目前為止,我的藝廊在疫情期間都努力堅持著。而我真正最擔心的是我的孩子,他們幾乎都失去了一整年的學業與陪伴,這對他們來說真的十分艱難。

而這些體驗最後可能會默默存在於我的作品之中;當下的經歷通常會需要花點時間通過記憶的濾網並重新組合成為繪畫靈感。

JD: 沒有面孔的臉反覆出現在這七年的作品之中;模糊的、躲藏的、隱晦的、以Impasto厚塗手法,或者有時候直接沒有塗抹的表現方式。這個策略是如何產生的,以及為什麼?

RVK: 我希望我畫作中的人物不是特定的人,而是特定類型的對象。所以我有意識地在我的畫作之中使用「肖像」。對我來說,畫作在後來透過觀者的欣賞才會變得生動。而對觀眾來說,如果他們能夠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識別出畫作裡的對象,他們便能夠將這幅畫變成他們自己所擁有的體驗。所以我在具體化人像時也盡可能地減少其中的限制。

JD: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這樣呈現圖像的方式變得越來越明顯。你對這點有什麼看法?為什麼我們對於沒有臉孔或者欣賞無臉的圖像衝擊感會如此強烈?

RVK: 我們透過臉孔與他人建立連結;人們認為自己能夠從眼睛裡「理解」他人,而且我們認為情緒是通過臉上表情而傳遞的。但是如果失去這樣的線索,我們就會被拋回自身;我們直接地對透過姿勢或肢體語言所傳達的情緒產生同情與共鳴。這樣的反應更加的微妙;當表面看似無害且平靜時,有股激流將我們拉進畫中。當情緒被激發後,我希望觀者能夠對我的畫作產生強烈情緒反應。

JD: 是否繪畫本身有時候也會有模糊或隱藏臉孔的需求?

RVK: 模糊或是抹除是我呈現畫作常見的手法,我希望這些作品帶有一些生澀感與流動性,如果我在某些部份做了太多工,這樣的效果就會消失。所以當我覺得它們變得太過緊實與精確時,我常常會使用刮刀把洞的區域挖除,使它們回到一開始殘餘的狀態。破壞與重置可能會耗上一段時間,但我希望失敗的狀態仍然可見。對我來說,這樣的輪廓更加可信,因為它們有缺陷,就像人類一樣。但是讓錯誤可見也呈現出我脆弱的一面;只有當你允許自己變得脆弱時,才能建立起真正的連結。而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與觀眾建立連結。

JD: 身為一位畫家,可以說你是一位發自內心作畫的藝術家。直覺在你的創作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呢?

RVK: 直覺一直是繪畫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份;這就是繪畫與觀念藝術之間的區別。繪畫過程是一系列連續且有時候是遞增的決策。當然,其中有些決策,通常是劇烈的或戲劇性的,是經過精心且深思熟慮計劃過的。然而,如果在沒有意識的思考過程中做出太多次要的決策,那就大大低估了這些決策的重要性了。就像開著車在路上行進一樣,是的,你會在轉彎時做出思考;但是整個駕駛過程中,我們大部份的人卻都是下意識的在行動。

然而,最重要的是,別低估失敗與快樂的錯誤。它們無法被計算與預測,但是當它們發生時,有時會因此決定一個你之前從未想過嘗試開始的新方向。有時候它們會使一個新的靈感成形並幫助你更加精準的行動。我想這就是過去人們常說的「繆斯」。有可能某幅畫突然握有掌控權,明確的告訴你它需要些什麼。而我的職責就是後退一步並追隨靈感的引導。我發現這樣的方式通常會帶來比我期望更好的畫作。所以這是一個既直覺又滿是計劃與概念式思考的過程。而經驗的累積讓這兩者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與通透。

JD: 就我個人而言,當我瀏覽你的作品時,最讓我震驚的是你構圖與人物的高度多變性。有些圖像似乎超越了荒謬主義,描繪出即使是狂熱的夢境也無法誘發的場景。你可以告訴我們更多關於你如何產生這些構圖與圖像的思維嗎?

RVK: 構圖可能是關鍵,我對構思佈局深深著迷,它們是我每幅畫作的中樞並提供了許多影響繪畫情感表達的可能性。有可能是以十分井然有序的構圖來對抗極端的圖像,或者反之亦然。我一直很羡慕電影導演,因為他們有時間順序、音樂與聲音。所以對我來說,在繪畫中帶入一種之前/之後的感覺是很重要的;那是一種一定是某些什麼事情逐漸導致出所描繪時刻的強烈感覺,並且體認到接下來勢必還有什麼會發生。以這種方式思考我的畫作為我開啟了許多表達的可能性。

JD: 關於2015的Die Gefährten (譯:夥伴們),看到這幅特別的畫作時,我不禁微笑了起來。看起來像是一隻被變形服套住的小恐龍?像是一段純科幻情境與某種幻覺的有趣交集。可以請你說明這整個過程嗎?包含畫作是如何產生的,以及我們應該/可以用什麼方式理解這幅畫?

RVK: 其實沒有什麼正確的方法來理解一幅畫。就是允許自我完全融入繪畫世界中的內部邏輯,潛入情緒之中。我試著用我的畫作來創造一個「平行」現實,這在某種程度上映出了我們的自我,卻又奇怪地讓人感到不安;就像感受我們自己的行為在外面的人眼裡看進來是什麼樣的感覺。因此,藉由允許自己融入這幅畫作之中,理想的情況下,我希望觀者從中走出來時能同時帶出對自己生活有些改變的觀點。

這幅畫中,主角是那位蹣跚而行的「怪物」。我喜歡你這個被變形服套住的恐龍的描述。我試圖去捕獲這隻看起來有點舒適、柔軟、且無害,但卻又同時讓人感到恐懼的生物;因為它的形狀難以讓人辨識且朦朧,它感覺既熟悉又異常陌生。

然後接著是這幅畫命名中所指的夥伴們;那些被擺放在置物櫃裡的男人們背對著那隻怪物。作品的靈感來自奧德賽;那裡—如同許多英雄故事那般—有著奧德賽的手下們,他們是整個冒險旅程裡忠實的伙伴。但我們卻從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或更多與他們有關的資訊。他們是可被取代的替身、步兵、是神話中的「雜耍鮑伯」,他們是拋棄式產品。當你需要一隻可以變成豬的對象,只要隨手從衣櫃中拿取一個即可。

儘管這幅畫有點黑暗且喜怒無常,但這並不是一件意味著嚴肅的作品。我的畫作裡面通常帶有很多幽默;所以我很高興它讓你微笑。

JD: 你作品中的另外一個特點,在各種場景與構圖中提供著視覺連續性,那就是你的用色風格。我注意到作品中有許多的藍色、紫色、粉紅色、以及綠色佔據了你作品中的整體視野。這些色彩似乎在證實我們所見並非現實。

RVK: 當我開始繪畫的時候,我深受早期大師們的影響。我使用的是「老大師風格」,因此,我的畫作有那樣的色彩與光線。但我總覺得不太對勁;那樣的光線看起來不像現在的光影,有著霓紅燈與各種五顏六色的光源。我想要的色調比較像是感覺在水下,或者是在燈光昏暗的夜店之類的地方。那些環境讓膚色看起來不太健康或無法呈現粉嫩色感,而是以綠色或藍色為主。呈現出來的效果就是我們確實沒有看到真實的東西,而是現實的反映,我們正在經歷著某種白日夢。就像在夢中那般,東西看似熟悉,卻又不完全像在醒著的生活之中。

JD: 我們可以確定一個世代的當代具象畫家的特點是超現實主義與深植於存在主義之中那更黑暗的氛圍。在我的淺見看來,你一直是這個世代的領軍人物;你對於當代繪畫這種趨勢的看法如何呢?

RVK: 其實,我對於當代繪畫的「當下趨勢」不是非常確定。我只是一直對於嘗試將我的作品逐漸地推向我覺得應該前進的方向這種事感興趣,然後藉此畫出我腦中出現的靈感。而這是以過份關注他人在做些什麼為代價的。這聽起來或許有些自大,但是對我來說,這關乎於我如何分配我的時間。我沉迷於繪畫,而我始終在思考著如何獲取下一個創意靈感。然後就這樣了。當然,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沒有比這個更美好的讚美了;然後還能因此激勵其他藝術家,沒有比被視為是藝術家的藝家大師更大的榮譽了。然而,這是我無法定論的眾多事物之一。我能做的,就是完成我的工作,僅此而已。

JD: 我認為這讓一切變得更加有趣。在與這樣的潮流相關的藝術家交談時會發現這似乎是一種無心而成的現象。大家似乎都只是追隨著自己的興趣和衝動而已,你也是如此。是否有哪些藝術家或同事是你認為能夠與你的工作產生密切關聯?這其中是否有相互的影響?

RVK: 當然,我正在瘋狂地從中偷取東西。但是我很難把這些限縮到只有幾個名字。而且,通常我盡量不看我非常欣賞的人他們的IG分享,就是因為害怕受到太多影響。簡單列舉幾位就好,我欣賞Lars Elling (生於1966年)、Justin Mortimer (生於1970年)、以及Nicola Samorì (生於1977年)。

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從歌詞與書籍中汲取靈感。我喜愛文學,而且我沉迷於有聲書 (以及咖啡來成就我的成癮三部曲)。一本好書可以在我腦中激發出上百萬張圖像來運行。這就是為什麼我的許多作品都是以歌詞或散文來命名。當然,還有電影:它們對我的巨大的影響。我在作畫的時候,我的腦子裡就像是在執導一部電影。在繪畫過程中會產生許多需要找到解答的問題,從構圖、到光影、到一日中的時段、到衣服、色彩、背景、以及如何剪裁圖像。所有的這一切都影響著最終的成果,就像導演一部小電影那般。

JD: 我很期待你未來將要執導的「電影」—畫作。謝謝你寶貴的時間,更感謝你對藝術、畫作、以及生活的真實且有趣的看法。Ruprecht von Kaufmann,與你的訪談過程十分愉快,謝謝。

虛無的藝術

Daniel J. Schreiber

當Ernst Ludwig Kirchner的Große Berglandschaft與Ruprecht von Kaufmann的Der Fjord於2021年首次一同在Buchheim博物館展出時,那簡直是一場泰斗會面的場合。這兩個山景作品各有二乘六米;除了作品的尺寸、極端的橫幅模式、以及主題之外,這兩件巨幅作品似乎沒有什麼共同之處。在Kirchner的畫作之中,觀者會有種在仲夏時期,身處於高山山谷間草地、樹木、與巨石之中的感覺。另一方面,Ruprecht von Kaufmann的作品則是採取一個較為冷漠且有距離感的角度;觀者像是在峽灣旁遠眺白雪覆蓋的高山山脈。

Von Kaufmann有許多能夠近距離研究Kirchner巨幅作品的機會;他在圖青(Tutzing)的施坦貝爾格湖(Lake Starnberg)長大,距離Buchheim博物館所在的Bernried僅七公里之遠。Kirchner在那裡的主要作品是博物館創辦人Lothar-Günther Buchheim的部份表現主義收藏品;然而,當博物館於2001年成立之時,Kaufmann早已離開並走向世界了。高中畢業後不久,他便前往洛杉磯的Pasadena College of Art就讀藝術;此後,他住在洛杉磯、紐約、並且於2003年搬至柏林。但是當他想見父母或者思念他年輕成長過程中的當地景色時,他就會回到圖青;而他也會去欣賞Kirchner的Große Berglandschaft。

1931年,Kirchner將幾乎沒有混色的構圖結合他大膽的筆刷塗抹在作品表面的粗麻布上。暖色調橙棕樹幹與巨石在森林與草地的翠綠之中顯得格外顯目。樹木與巨石的深藍輪廓線條強調了對比的交互作用。淺藍色的天空,像楔子般地插入山脊之中,將觀者的注意力吸引至畫作中心。這部壯麗的作品是Kirchner在1931年於Gasthof 「Zum Sand」,一間位於Davos Frauenkirch的小旅館,演出的混合唱戲劇表演所創作的;作品明顯沒有提到具體的地點。作為Paul Appenzeller戲劇「Die Tochter vom Arvenhof oder Wie auch wir vergeben (英文意譯:Arvenhof來的女兒,或者當我們原諒之時)」的表演背景,這幅畫作充分顯露出一種整體的民俗風味魅力。正如Lothar-Günther Buchheim所說的,它是「阿爾卑斯山景觀的原型」。

儘管作品是Kirchner在1905年於Dresden所創立的藝術家團體「die Brücke」解散後18年才創作的,這幅大型畫作仍然是該團體很好的一個例子。根據Buchheim的說法,Kirchner與他的朋友們認為圖像再現實際情況的功能與表達的自由形式兩者的追求同等重要。而傳達這兩種相反的趨勢至今仍然是一項持續進行的藝術任務。換句話說,只有從我們的經驗視野開始,藝術才能夠被理解;並且只有超越它才能變得強大。這在當時與今日都一樣真實。

一開始,von Kaufmann的fjord景觀作品似乎與這個定義不太相干。畫作中細緻筆觸的逼真精度產生了太大的作用;我們毫無疑問地正在面對的是實際山脈的描繪。因此,我們對這幅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這座白雪覆蓋的山在哪裡,而不是它是否存在。即便是上面驚人的虹彩也不會破壞它逼真的外觀。從William Turner與隨後的水彩藝術中,我們感知到藝術家利用自然界中特殊的照明條件,例如日落,將色彩繽紛、富有情調的構圖帶到畫布之中。我們假設自己正在觀察一個冬季下午的全景;色譜從右側邊緣的橙色午后陽光到左側傍晚時刻較冷系的紫藍色調。

與第一印象相反,von Kaufmann的fjord畫作遠遠超出了我們對所感知的現實。實際上,相較於Kirchner的作品呈現著他所在的時代,fjord更像是地球上所有山景的「體現」,因為von Kaufmann的想像畫面是根據他對Landwassertal山谷斜坡的印象。另一方面,身為世界公民的von Kaufmann也曾經是山地獵人、滑雪者、以及登山客;他曾登上各大洲的許多山峰。他所描繪的山脈在哪?它漂浮於空中,無處不在卻也不在何處。這幅畫是畫家於New England、California、Alaska、Norway、他所在當地的Karwendel山脈、以及其他地方的繪畫與登山經驗所累積出來的基礎。

作品的配色方式與實際的光線情況無關;即使色調暗示了浪漫的日落氣氛,畫作表面落於周邊的亮白又大大的中和了這點。相較於Kirchner的畫作,構圖的概念顯然在這裡更是至關重要。表現主義的用色風格在此刻重新被詮譯著。在整個六米寬的作品上,von Kaufmann從橙色到藍色之間進行了幾乎無法察覺的過渡轉化—而Kirchner所強調的兩色則是在他的山景畫作中創造了一個果斷且互補的對比。這兩種顏色分別代表著夏天與冬天、白天與黑夜、以及寒冷與溫暖;它們是典型的對比。Von Kaufmann仔細雕琢的漸層清楚地表明,世界上的一切都屬於同類,即使是最大的對比。

然而,對von Kaufmann來說,最重要的藝術元素並非色彩亦非形式,而是畫作其中的虛無!事實上,我們起初很少關注這些空白的原因是在於我們視覺感知的特殊性。在試圖了解周邊環境時,我們的眼睛會不斷地來回移動;這樣做的同時,只有小部份區塊會顯現在水晶體上。而另一個限制是,敏銳的視力只能夠在視網膜上的一小部份上呈現;我們的大腦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將模糊的圖像直接排除掉了,而到達我們視覺皮質的脈衝僅佔視覺印象的一小部份而已,甚至比我們搜索的眼睛所掃描的周邊圖像量少得更多。儘管如此,我們仍然能夠獲得整體畫面的視覺感知,這是基於我們大腦強大的能力,能夠根據過往經驗與生物參數來補足缺失的訊息。我們的視覺皮質中只有大約10%的神經纖維起源於眼睛,而大腦會將剩餘的視覺資訊補足。因此,我們習慣於用很少的資訊得出我們對事物的看法。

Ruprecht von Kaufmann巧妙地向我們展現這個系統有多麼容易故障。只有經過幾次仔細查證後,我們才會發現,我們所看到的只不過是畫作表面那超過60%的彌漫且柔和的白。我們的感知將這些虛無轉化成霧濛濛的冬日天空、白雪覆蓋的岩石與草地、以及滑過谷底的冰舌。然而,並非每種虛無都是一樣。天空露出的是光禿且未加工的底板;而透過一些粗略筆法的幫助,將前景中那白雪覆蓋的岩石從我們的想像中誘發出來。除此之外,單純的底板也以此方式閃耀著,其柔和、彌漫、且略帶色調的白是von Kaufmann極其獨特的材料選擇:我們在這裡看到的並非帆布、紙板、或木材,而是油氈。

如同我們在美術課中學習到的,這種材料很容易切割與雕刻。而藝術家也利用了這種獨特性質,畫作上面冰舌所佔據的空間,最初便是Kaufmann以寬刷塗抹的厚塗顏料。這樣的顏料應用仍有部份保留在圖畫右下角,也就是峽灣出現之處。水平的筆觸讓人聯想到夕陽映照的平靜水面。整幅畫的用色風格都是以厚厚的塗抹形式表現,有些甚至延伸到畫作的邊緣之外。接著,藝術家再用油氈刀依照冰舌形狀從畫作表面雕刻出來,使其從源頭滑過山谷至水中。而殘餘的漆則僅保留於刀痕之間的山脊上。這樣的呈現方式使單色表面活躍了起來,並讓它看起來像是冰團表面那多孔洞且破碎邊緣的樣子。

不過,我們在von Kaufmann的fjord中體驗到最大的奇蹟是觀看冰川時所感受到的立體效果。我們怎麼會認為眼前所見的真實冰團,實際上是被切成空心的白色油氈?在這裡,藝術家也同樣利用我們感知裝置的弱點來欺騙我們。嚴格來說,我們的眼睛無法感知空間性。視網膜上的影像總是二維的,而具有空間感的影像則是僅由我們大腦對視覺印象的詮釋。例如,與空間有關的訊息是從陰影和比例獲得而來的。而藝術家同時利用了這兩者。一方面,鏤空的切面隨著深入的距離而變窄;另一方面,窪地間的山脊產生了陰影。我們的眼睛無法分辨它是空心的還是凸起的。當我們的大腦需要判斷眼前的物件,而它的判斷則需基於證據;由於沒有人見過下凹形式的冰川,所以大腦便認為這裡也因此不會出現這種形式。所以,大腦便會將二維的影像連同陰影轉化成向上凸起的雕刻。

但是如果我們更仔細地檢查圖像,尤其是從側邊觀察表面時,我們就能發現自己陷入了視錯覺之中。接著因此理解到,我們的想像力已將虛無轉化為雕刻。這樣的畫作鼓勵我們以超越自我經驗水平的方式進一步思考。我們是否也能以想法填充其他的虛無?有沒有可能用一種以朝著洞悉與行動為導向的方式來窺視未來的虛無?難道我們不應該只評估過往和現在的資訊來替未來添加預期的變化嗎?特別是冰川這個主題似乎更需要這樣的想像力。一張1895年拍攝的Alaskan冰川歷史照片啟發了Kaufmann的冰川畫作。從那時起,大部份的冰川都已經因為地球暖化的關係而融掉了;只有當冰川滑入山谷時所造成的景觀變形仍然存在。或許文明化所帶來的損失應該被視為一種對想像力的挑戰;一個能夠在他們所存在的地方展望著一個嶄新且更豐富未來的人。

作者:Daniel J. Schreiber (b. 1965)
Daniel J. Schreiber 為德國著名藝術史學家,現任德國施塔恩貝格湖畔貝恩里德幻想博物館(又名布赫海姆博物館)的館長,為收藏德國表現主義藝術作品的指標性博物館之一。Schreiber 在慕尼黑的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學習哲學、民族學、德語和比較民俗學,隨後於漢堡大學先後取得哲學、藝術史及民族學碩士學位。曾任職於漢堡工藝美術館、不來梅貝特西街(Böttcherstraße)藝術收藏、巴登-巴登弗里德布爾達博物館、羅蘭塞克阿爾普博物館,並於圖賓根美術館擔任管理策展人。

Scroll to Top